陳 霞 何述輝 段彩芬 江雨來
(1 重慶市渝北區畜牧水產站 重慶401120;2 重慶市兩路街道社區事務服務中心 重慶401120)
牛口蹄疫不僅有著較強的傳染性,而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如不及時地做好隔離工作,極易導致全群感染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牛口蹄疫病其病原主要是口蹄疫病毒,患病牛蹄部、乳房等位置會出現明顯的水皰現象,有著極強的感染性。該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品種及性別的牛,成年牛死亡率較低,犢牛由于抵抗力較差,死亡率較高。患病牛的乳汁中、排泄物中以及水皰液當中,均含有病毒,健康牛一旦接觸就會導致被感染。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現患病牛必須要及時地做好隔離以及消毒工作,避免疫病的大面積傳播。該病可發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春秋季節有著更高的發生幾率,因此養殖戶有必要做好防范工作[1]。
口蹄疫病毒潛伏期較短,一般為2~21 d,在發病初期,患病牛的口腔、乳房以及蹄部等位置出現大量的水泡,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水泡逐漸潰破并出現糜爛,在這個時候,患病牛會出現高燒現象,食欲明顯降低,精神狀態不佳,呼吸急促,懷孕母牛會出現流產以及乳房炎等癥狀,嚴重的食欲廢絕,出現跛行現象,成年牛死亡率較低,犢牛極易繼發心肌炎導致死亡。
為了降低口蹄疫的發生幾率,養殖戶要認真做好飼養管理工作,確保牛舍光照通風正常,定時定期的做好消毒工作,確保環境衛生,及時地清潔牛身,及時清理糞污,避免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合理控制好飼養密度,認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確保飼料營養均衡,可在飼料當中添加相應的維生素、中草藥,在滿足牛生長營養需求的同時,降低發病幾率[2]。除此之外,要確保牛群有適當的運動,提高其抵抗力,保障健康生長。
養殖戶要密切留意牛群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牛局部出現水泡,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隔離觀察,并及時報告當地獸醫部門,采樣送當地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檢測,經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后對患病牛及同群易感牛進行強制撲殺,并對病死牛、被撲殺牛及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認真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疫情的傳播。
為了降低該病的發生幾率,認真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每年春秋兩季為牛群注射口蹄疫滅活苗,并定期監測抗體,抗體合格率要達到農業農村部規定的70%以上方才具有保護力。在免疫過程中要合理的控制好免疫劑量,禁止接種過期疫苗,在完成接種后如果發現牛出現高燒、無食欲等現象,養殖戶無需擔心,1~3 d后可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牛口蹄疫發病機制、臨床癥狀的分析,并探討了該病的綜合防的控對策,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旨在保障牛群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益,促進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