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利 黃燕燕
1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第二人民醫院 浙江 上虞 312365
3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中醫醫院 浙江 上虞 312300
筆者運用刺絡拔罐結合溫和灸治療早期帶狀皰疹引發的神經疼痛,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劉某某,女,61歲,右上肢疼痛伴皰疹半月,于2019年4月10日前來我科就診。患者自訴半月前不明原因出現右肩部疼痛,繼而右上肢前外側、內側部均出現大小不一的紅色皰疹,疼痛明顯,當地衛生院予以抗病毒、營養神經、藥膏涂擦治療后,右側上肢皰疹好轉已結痂,但疼痛無緩解,夜間痛甚,口服止痛藥未能緩減,嚴重影響睡眠。現右上肢前外側、內側多處皰疹結痂,無明顯滲液、滲血,局部無明顯壓痛,食少,小便偏黃,舌質紅、苔黃厚膩,脈弦數。常規消毒,予毫針針刺治療,取穴:肩髃、肩髎、曲池、尺澤、手三里、支溝、合谷,均瀉法,留針20分鐘。予皮損嚴重部位及尺澤穴附近常規消毒,皮膚針叩刺出血,然后在叩刺部位拔罐,留罐約10分鐘。起罐后再用清艾條溫和灸,約15分鐘,灸至皮膚潮紅。囑清淡飲食,當晚疼痛大減,未服用止痛藥可入睡。次日繼以針刺上述穴位,并用溫和灸,每次約15分鐘,疼痛明顯好轉,1周后痊愈。
王某某,女,23歲,左大腿后部疼痛3天,伴皰疹2天,于2019年4月30日就診。患者3天前左大腿后部疼痛,并有皮膚灼熱感,繼而出現粟米大小水皰,成簇分布,有刺痛感,行走時明顯,予以營養神經、抗病毒治療,疼痛未緩解。現左大腿后部兩處范圍約3cm×4cm皰疹,大小約粟粒至綠豆,透明有張力,簇集成群,基底色紅,會陰部散在幾顆皰疹,納可,舌質偏紅、苔薄,脈弦。常規消毒,予三棱針在皰疹集聚部位點刺,再取陰谷穴附近絡脈點刺出血,然后在刺血部位拔罐,留罐約10分鐘。最后用清艾條溫和灸患處,約15分鐘,部分水皰液體已干癟,疼痛明顯緩解。囑清淡飲食,次日予皮損處溫和灸,后隔日1次,共5次痊愈。
按語:中醫學認為,本病屬于“蛇串瘡”“串腰龍”“蜘蛛瘡”等范疇,大多疼痛固定,刺痛,且夜間痛甚,觸及衣被時疼痛加重,多屬瘀血阻滯。《靈樞·小針解》載:“宛陳則除之,去血脈也。”《素問·血氣形志篇》載:“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瀉有余,補不足。”刺絡拔罐能夠起到瀉火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緩解疼痛的作用。《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云:“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辨別皰疹所在部位的經脈,選取該經脈之合穴,如尺澤、陰谷,從而調理臟腑氣機,疏通經絡而止痛。《本草從新》載艾葉“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以清艾條溫和灸達到扶正祛邪,加強溫經通絡的功效,使火熱邪毒驅散,行氣止痛,從而激發正氣。因而刺絡拔罐結合溫和灸能有效地減輕帶狀皰疹引發的神經疼痛,促進皰疹愈合,縮短病程,從而減少后遺神經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