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宮仲栶 遺命書”"/>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唐德州

《宮中栶遺命書》(原件現存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檔案館)
今年是《膠澳租界條約》簽訂120周年。
日前,筆者讀到青島市城陽區檔案館珍藏的一份形成于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原始檔案——“宮仲栶遺命書”,真實反映了當時青島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抵御德國統治的堅貞氣概,展現了一段以一介鄉儒為代表的中國人民誓死反抗殖民主義統治、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這位私塾先生令人肅然起敬,亦重新掀開了這頁塵封了120年的德國侵華歷史。
如果沒有19世紀末德國入侵青島,從宮仲栶個人履歷上分析,其可能僅是一位生活在鄉村的私塾教書先生,高雅稱謂之為鄉儒。然而,歷史不容許假設……
宮仲栶,字伊真,今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辦事處南屋石社區人。生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 年),他出身農家,家境貧寒,然少時好學苦讀,才華傳聞鄉間,青年時正值清末,社會動蕩,當局腐敗,因而對仕途無望,不去追求利祿功名,先后應聘于仙家寨、女姑、源頭(今屬青島市城陽區所轄社區)等村塾館為師。在教學中,他經常向學生講述中華民族歷代愛國忠臣名將和仁人志士的故事,鼓勵學生長大后報效祖國,教育學生對投降賣國的佞臣奸賊要深惡痛絕。宮仲栶為人剛直不阿,尤其對齊國人魯仲連為國排憂解難的義舉倍加崇尚,對漢室宦官中投降匈奴的劣跡嗤之以鼻,經常巧妙地借鑒典故抨擊當時朝政,其品德和學識甚受鄉人敬佩。
然而,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一個遠在數萬公里之外的西方國家——日耳曼之鷹,早已對宮仲栶生活的這片沃土——膠州灣地域垂涎已久。當時,隨著德國在遠東勢力的日益增強,德國迫切需要在東亞,特別是在中國尋求一塊永久性殖民地,保護其在華的既得利益,擴大其在華的勢力和影響。至少從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開始,德國人就有計劃地對膠州灣進行了調查研究,當年3月,德國著名的地理地質學家李?;舴以邶R魯大地上穿梭1165公里,并于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向德國政府提交了一篇名為《山東地理環境和礦產資源》的報告,強調了膠州灣的優越地理位置,建議在此建筑港口……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 年)11月13日,德國軍艦“開士”號、“晚蔡司”號、“康茂冷”號侵入膠州灣;11月14日晨7時,德軍借口“巨野教案”,調遣720名德軍在前海棧橋一帶登陸,迅速占領各山頭要點后,向清軍發出照會,限下午3時以前退出女姑口及嶗山以外,清軍守將章高元于限定時間內退兵至四方村;11月15日,清政府電示章高元,令其“度其情勢,萬無遽行開仗之理。惟有鎮靜嚴扎,任其恫嚇,不為之動。斷不可先行開炮,至釁自我開”。清軍奉電令后,又迫于德軍壓力,撤兵至滄口。11 月18 日后,德軍又很快占領女姑口要塞及城陽、即墨等地帶,形成對清兵的包圍,聲言如不撤退,即行用兵。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面對德軍的步步緊逼,仍然采取不抵抗政策。12月1 日,五六百名德軍在火炮的掩護下,攻擊清軍。時已退至城陽夏莊源頭村一帶的清兵,飯后準備拔營時,卻突然遭到德軍的襲擊。遭遇中,左營哨長、守備銜千總趙先善陣亡,勇丁4 人受傷,損失毛瑟步槍58 支和部分裝備,還有2名百姓被打死。懦弱的清兵們眼睜睜地望著流著鮮血的士官和同胞,竟然無人敢還擊。12月20 日,守衛的清軍全部撤到煙臺,德軍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對膠州灣地域的完全占領……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 年)二月,德寇強迫清政府在北京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條約》共三項十款,連標題算上也不過1539個漢字,卻使得膠州灣5551.5平方千米土地上的274個村莊劃為德國租界。就此,在弱國無外交的屈辱、沉重和悲涼中,一個由德皇威廉二世命名的城市“青島”誕生了!
隨后,德國又在青島簽訂了《膠澳邊界合同》,肆無忌憚地對我國領土資源、民生資源進行瘋狂掠奪,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
德軍侵占膠澳后,社會各界以不同方式反對德國的侵略行徑。其時,在青島地區具有重大歷史影響的是今城陽區夏莊街道辦事處南石屋村村民宮仲栶誓死相抗的義舉,宮仲栶亦因此成為膠澳最早反抗殖民主義統治的先鋒義士。
德軍入侵青島后,對膠澳地區(即膠州灣環灣區域)進行區劃,將宮仲栶所居住的南石屋村劃入租界之中。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 年)十月,德軍當局委任德國人為李村區長,頒布殖民法令,強化殖民統治,并建立華人監獄。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 年)后,又開始修建鐵路、公路等,對中國人民進行殘酷的壓榨和掠奪……
凡此種種,宮仲栶倍感恥辱,常對鄉人說:“我堂堂炎黃子孫,豈容德人宰割;我神州大地,怎忍淪為異域!”他堅決反對德國人的統治。早在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 年),他就只身奔走于白沙河沿岸各村莊,倡導當地民眾繼續向即墨縣衙門納糧,以此來表達他仍做中華赤子,不為德占膠澳的順民。在昏君當道的社會里,宮仲栶的行為雖是正義之舉,卻得不到應有的“正果”,但宮仲栶并不氣餒。第二年,他憤然棄家,只身北上,奔走于北京、盛京(今長春)等地,企圖尋求救國救民之道。然而清王朝腐敗得已奄奄一息,安邦治國已無回天之力。宮仲栶單槍匹馬在外奔波兩年,“威武之師”沒有見到,“國土破碎”卻比比皆是。

青島德國監獄舊址
無奈之中,宮仲栶回到家鄉,看到家中的現狀與他北行中耳聞目睹的清王朝“寧贈外友,勿予家奴”的腐敗狀況一樣,使他的愛國之心倍受戕害,痛心疾首與萬般無奈之中,他決心以死相抗,以死來證明他誓死不為亡國奴的凜然正氣。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 年)農歷二月二十四日午夜時分,宮仲懷著滿腔憤恨和愛國豪情,在家中自縊身亡。
家人得知噩耗后,在其居室中發現紅色遺命書一張,其中憤言:“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保ㄒ浴墩撜Z·憲問》)寥寥數語,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道出了對不覺悟人們的無可奈何,深刻表達了昏君當政時代一個普通鄉儒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也莊嚴地向德國侵略者和全世界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宮仲栶救國無門,憤然殉身而去,消息一傳出,立即震動了膠澳城鄉各界人士。安葬之日,男女老幼揮淚送別者不絕于途。對于他的死,無奈的人們表現出極大的悲痛與憤恨,許多社會名流賦詩稱頌,并印刷成小冊子發往各地,進行宣傳,藉以激發人們的反帝愛國熱情。時流亭鎮南城陽村文人、前清廩生王錫極贊揚宮仲為“民族義士”;膠澳進士、清末官吏、《新元史》和《清史稿》總纂人、史學家柯劭忞作挽聯贊曰:“漢家縱有中行說,齊國寧無魯仲連。”
城陽區檔案館珍存的這份“宮仲栶遺命書”,是青島地區為數不多的反映愛國主義教育題材的珍貴檔案,稀有、獨特,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2014年5月,該藏品入選“山東檔案精品”;2015年3月,入選青島市首批十件檔案文獻遺產。
檔案為憑,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12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重新掀開這頁塵封的歷史,追憶這位反帝反封建的先鋒義士的時候,深感“弱國無外交華廈失土”的切膚之痛,更激發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