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忠霞
作為基層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檔案工作涵蓋了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近年來,在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城鄉環衛一體化與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等農村基層檔案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鄉鎮檔案隊伍仍存在人員變動頻繁、一些檔案員業務素質較差及工作能力不足等現象,導致檔案工作規范化水平不高,直接影響了鄉鎮檔案工作的開展。
加強檔案人員隊伍建設,是檔案事業穩步發展的保證。面對當前鄉鎮基層檔案工作的“短板”,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側重加強鄉鎮檔案工作,探索建立一支堅實的基層檔案工作隊伍,以此為支點推動鄉鎮檔案工作水平整體提升。根據鄉鎮特定的環境和條件,需做好以下工作:
人員是檔案管理工作的主導者,但是目前在鄉鎮檔案的管理工作中,人員缺乏、責任心不強的問題普遍存在。具體來講,一是缺乏專門的管理人員。鄉鎮檔案由黨政辦公室人員管理,即使設置檔案室也只是辦公室內多掛了一個牌子而已,并不是專門的檔案管理機構,檔案管理人員兼職管理檔案,工作積極性提不起來,降低了對檔案工作的責任感;二是流動性較強。鄉鎮一級檔案人員不穩定,檔案人員更換快,有的剛培訓完就換掉了,有的常常被同時安排去做其他工作,檔案管理很容易被忽視。導致一些文件的積累、保存、及歸檔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一些很重要鄉鎮自身形成的文件找不到,更別說讓鄉鎮一級的兼職人員去指導鄉鎮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了;三是鄉鎮工作繁雜具體。鄉鎮一級黨委政府是最底一層的黨委政府機構,各項工作更緊迫、更重要且壓力更大,比如新舊動能轉換、精準扶貧幫包、城鄉環衛一體化等等,時間性強,任務量重,兼職檔案人員必須先顧及這方面的工作,檔案工作就棄之一邊了,十分影響鄉鎮一級檔案工作的發展。
完善的人員編制是強化工作責任、提高人員工作熱情的基礎。在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中,一直沒有明確的檔案人員編制。筆者認為,應該自上而下行文,設置檔案管理站為全額事業機構,設定鄉鎮檔案人員為全額事業編制,從而明確責任,穩定人員,避免人員流動,改變鄉鎮檔案由黨政辦公室人員兼職管理現狀。擁有事業編的檔案專職人員從事檔案管理工作,才能確保鄉鎮黨委政府的每一項工作能夠真實完整記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是職業發展的重要階梯。職稱制度作為評價人才的重要標尺,是人才發展的核心環節,是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的重要依據。2018年1月3日,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意見》提出,在鄉鎮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可不受所學專業限制;評審時,側重考察實際工作業績。
這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從上到下的行政機構改革是成功的。山東檔案工作的改革也要從上而下進行才能有效,所屬系統的市縣鄉三級檔案機構改革同步進行、上下相互對應才能更便于實施。借山東省最新出臺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山東省檔案局和山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結合,實行從上到下的鄉鎮檔案人員職稱評定機制,深化鄉鎮檔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
現如今,鄉鎮檔案人員是行政崗,沒有設置檔案管理技術崗位,不能評聘檔案職稱。如果明確了鄉鎮檔案人員為全額事業編,就可以設置檔案管理技術崗位,評聘檔案職稱。檔案工作是一項業務性比較強的工作,特別是搞好鄉鎮一級檔案人員職稱評定工作,能穩定檔案人員隊伍,解決鄉鎮一級檔案人員更換快的問題。再者,鄉鎮一級檔案收集整理的檔案,最終要移交給縣一級檔案館,也體現了縣一級國家檔案館館藏的質量。檔案收集的全不全,整理的質量高不高,全在鄉鎮一級檔案人員的責任心和業務素質。
所以,搞好鄉鎮檔案人員職稱評定工作,設置鄉鎮一級檔案管理技術崗位,可以調動鄉鎮檔案人員的積極性,讓職稱評定起到對鄉鎮檔案人才培養、使用的導向作用,才能有力促進鄉鎮檔案工作的發展。
目前,各鄉鎮檔案工作的內容基本相同,在鄉鎮檔案工作實踐中,有些責任心比較強的檔案員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辦法,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加強鄉鎮檔案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一是召開現場會形式,進行現場交流。檔案局可組織召開專題現場會,如農村土地確權檔案工作經驗現場會或者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經驗現場會等,讓鄉鎮專兼職檔案人員現場觀摩、現場交流學習先進經驗。二是借助建立工作微信群等形式,為工作開展提供交流的平臺。如今,微信已經成為最熱門的互聯網手機應用軟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為鄉鎮檔案工作人員建立工作微信群,以微信文字和語音對講為載體,群成員之間針對不同業務、不同階段實時答疑解惑,利用圖片進行解釋說明,群成員之間暢所欲言,相互交流,集思廣益,節省了來回路上的時間,鄉鎮檔案人員利用微信群開展工作更直觀、方便和高效。

檔案局作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強化監管指導實效。首先,要抓好鄉鎮檔案人員的培訓。檔案局要每年春季單獨為鄉鎮舉辦檔案業務培訓班,使從事鄉鎮檔案工作的人員,能按照檔案規范整理的要求,及時、完整、齊全的整理歸檔,做到應歸盡歸。提高他們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增強他們檔案管理的業務水平,并做好向縣級檔案館移交到期檔案的進館工作。在集中舉辦檔案人員培訓的同時,還應主動上門指導服務,進行個別再輔導,雙管齊下,進一步提升鄉鎮檔案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其次,以點帶面,加強督導檢查。檔案局應借助行政執法檢查等形式,強化對鄉鎮檔案人員的督導檢查,實地查看檔案室庫房及檔案保管情況,充分了解鄉鎮檔案人員配備、檔案整理情況。既要抓好先進典型,發揮其模范示范帶頭作用;也要加強對落后單位的督導,敢于下猛藥。對檔案工作嚴重滯后的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提出具體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時限。限期仍達不到規范化要求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相關規定,視其情節輕重,追究相關鄉鎮檔案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