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星
(太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江蘇 太倉 215400)
新毛芋艿是新毛地區的種植戶通過對本地品種改良、系統選育而成的,“新毛”香子芋是著名地方品種,種植面積達2 000多畝,2014年入選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新毛芋艿個頭中等,頂芽略帶紅色,植株中下部也呈紅色,有香味純、質地糯、品質優的特點。近年,種植農戶摸索總結出了新毛芋艿—菠菜種植模式。芋艿畝產量達1 500 kg,菠菜畝產量達1 500~2 000 kg,年畝總效益達8 000元以上。
新毛芋艿在3月中下旬播種,8月中旬陸續采收上市,采收至10月初;10月中旬撒播菠菜,翌年1月份開始采收上市,3月初收完。
芋艿選用本地新毛香子芋;菠菜選用耐寒品種,如波斯特菠菜、金剛菠菜、全能菠菜等優質品種。
3.1 選擇種芋。一般畝用種量125 kg。種芋選擇單只重50 g以上,個頭中上等,芋頭圓整,頂芽健壯,球莖粗壯,形狀完整,芽紅色,無病斑、不畸形,無病蟲害的典型“新毛芋艿”作種芋。
3.2 整地施肥。芋艿不宜連作,應選擇在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強、無污染、排灌方便的土壤種植。前茬清理后及時耕翻整地,耕深20~30 cm,結合耕翻施足基肥,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1 500 kg、45%復合肥100 kg、磷肥6 kg。
3.3 播種。芋艿采用行直播,播種前曬種2~3 d,在3月中下旬播種,播種時與畦面橫向開好播種穴,穴深10 cm,一般行距60 cm,株距80 cm,密度1 300株/畝左右。播后先進行化學除草,然后覆蓋地膜。
3.4 田間管理。芋艿喜溫喜濕。出苗前不宜太濕,應少澆水,播種至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生長盛期及球莖形成期遇干旱天氣要勤灌溉,保證足夠水分。地膜栽培的揭膜前采用溝灌,揭膜后采用漫灌,灌后應及時排清田間積水,防止因積水形成根際缺氧,造成根系腐爛。在芋艿生長期間如遇到長期陰雨或臺風暴雨,應及時清溝理墑排除積水,防止漬害及芋艿水僵。在芋艿陸續出苗時要逐株查看,如有出苗,一定要及時破膜,讓芽露出膜面。芋艿苗期實行平衡多次施肥,要嚴格控制追肥的濃度。一般在6月上中旬,母芋迅速膨大,子芋和孫芋形成,結合壅土追施母芋膨大肥,每畝施45%復合肥40 kg。在壅土前,先清除主莖周圍的分枝,在兩棵芋艿之間施入肥料,用培土機進行起壟培土,壟高10 cm左右。
3.5 病蟲害防治。芋艿病蟲害防治一般采用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①疫病。主要為害葉柄、葉片和球莖,在6~8月高溫多雨天氣容易發生疫病。農業防治:實行每年輪作,合理密植,科學灌水,選用無病子芋作種,減少地上部及地下部的機械損傷,及時清除病殘體,加強田間管理等。化學防治:用64%惡霜錳鋅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處理芋種。發病前于5月中旬開始用藥,先用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2 0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1 000倍液防治,對于已發病的田塊,先用25%阿米西達懸浮液1 500倍液均勻噴霧,間隔1~2 d再噴1次53.8%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由于該農藥為保護性殺菌劑,噴藥時要注意噴灑到植株所有部位,在植株莖葉外表形成一層保護膜。若阿米西達噴霧后,受陰雨影響未能噴阿米妙收保護,發現病害有所發展,再噴1次阿米妙收,先控制病情后再噴53.8%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保護。②軟腐病。為害地下球莖及葉柄基部,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病。農業防治:加強肥水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走,同時在病穴周圍撒石灰。藥劑防治:可用72%農用鏈霉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75%百菌清(達科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灌根,可在施肥前、培土后、割子芋后各施1次。
3.6 采收。8月中旬陸續采收上市,至10月初收獲結束,每畝產量1 500 kg左右。采收宜選晴天,先用芋艿收獲機前置割灌機去除地上莖葉部分,再用芋艿收獲機將整穴芋艿翻起,抖落泥土,掰出子芋、孫芋,將芋艿按母芋、子芋、孫芋等級分開,擺放在向陽處,散濕去除泥土。
3.7 留種貯藏。從無病的田塊中選擇健壯的芋艿作種芋,種芋應選擇頂芽充實、性狀完整、芽紅色、無病斑蟲害痕跡、充實度好、水分少、淀粉含量高的子芋。種芋選好后一般采取堆埋貯藏,選擇高爽、干燥、溫暖處。11~12月將挖出的芋艿安置堆埋于田間,上面再鋪上稻草,然后蓋泥,再在泥外面蓋上稻草薄膜進行越冬貯藏。種芋貯藏到翌年3月播種前,將子芋挖出,剔除傷芋、病蟲芋,將單個50 g以上的子芋留作芋艿種用于播種。
4.1 整地施肥。菠菜適應性較廣,以土質肥沃、深厚、無污染、保水保肥能力強、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條件好的中性或微堿性土壤地塊為最佳。在前茬芋艿收獲完成后,應及時清除田間殘留物,耕翻整地,耕深20~30 cm,并結合耕翻施足基肥,每畝施高濃度復合肥50 kg,做寬2 m的畦,確保能排能灌。
4.2 催芽浸種。播種前應進行低溫浸種催芽。用涼水將種子浸泡12 h左右,然后取出進行濾干,用濕毛巾包好,置于15℃~20℃條件下催芽,每天都要淘洗1次,3~4 d后、8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4.3 播種方法。菠菜采用撒播,在芋艿收獲后,10月中旬播種為宜。畝播種量4~5 kg。
4.4 田間管理。菠菜為速生蔬菜,以葉片供食用,且生育期較短,產量高,需水需肥量較大,播種前土壤應先澆透水,播種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11月中旬和12月中旬追肥1次,每次畝施尿素5 kg左右。菠菜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生長期如遇土壤干旱,要及時澆灌,或澆水與追肥結合進行。若雨水過多,則應注意及時做好清溝理墑排除積水的工作。菠菜可多次采收,每次收獲后均應追肥,以促進小苗生長。
4.5 病蟲害防治。一般采用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農業防治:實行輪作,合理密植,科學灌水,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病殘體。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霜霉病以及炭疽病。苗期的猝倒病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液或用50%拌種雙粉劑300 g,兌細土100 kg配制成藥土撒施在直播的種子上,讓其覆蓋一層藥土。出苗后發病可噴施72.2%霜霉威水劑400倍液。霜霉病和炭疽病都應注意開溝排水,霜霉病可用58%雷多米爾5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700倍液噴霧。蟲害主要有蚜蟲及潛葉蠅。菠菜蚜蟲可用50%抗蚜威2 500~3 000倍液噴霧。菠菜潛葉蠅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霧。注意菠菜采收前10~15 d停止用藥。
4.6 采收。當苗高在10 cm以上,有8~9片葉時,可分批開始采收,先間拔大苗,去掉黃葉、枯葉,留部分根,翌年1月陸續上市,至3月初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