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亞萍 李 娟
(1丹鳳縣林特產品產業發展中心 陜西 丹鳳 726200;2丹鳳縣國有流嶺林場 陜西 丹鳳 726200)
種條要求在品種純正、植株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豐產樹上采集,冬剪時將成熟度好、節間短而均勻、芽眼飽滿的當年生枝條,去掉副梢卷須、穗梗和冬芽已冒部分,將枝條剪成長50~60 cm的短枝,按50根或100根捆成1捆,拴上標簽,寫明品種、數量和日期,然后將采好的種條放入假植溝或地窖內貯藏,以防止種條失水抽干。
在立春后地溫上升至10℃以上時即可扦插。扦插前20 d左右,取出貯藏的種條,選取髓心小、節間短的種條,將其剪成10~20 cm長的插條。修剪時頂芽要留飽滿芽,在頂芽上方1 cm處平剪,下部斜剪。每50根或100根捆成1捆,捆綁整齊。若品種較多,需將各捆系上標簽,注明品種。用清水浸泡12~24 h,取出,待水陰干后再浸生根藥劑。
北方春季氣溫回升快于地溫,從而使插條萌芽并消耗營養,但此時根系尚未出現,就造成了上下不協調,使本已發出的挨肩兒芽因水分供應不足而萎蔫死亡。
3.1 藥劑催根。應采用低毒的生根藥劑進行處理。種條用50 mg/L吲哚乙酸或50~100 mg/L萘乙酸溶液浸泡12 h,或用100~300 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條基部4~6 h。將插條基部3~4 cm部位浸入藥液內,上部的芽不能接觸到藥液,否則抑制上芽的萌發。此外,藥劑催根時也可采用高濃度速蘸的方法,如將萘乙酸配成1 000~3 000 mg/L的溶液,將吸足水的插條的基部在溶液內浸3~5 s后立即取出。
3.2 加溫催根。本地區習慣火炕催根、電熱溫床催根。電熱溫床催根可以在扦插前10~20 d在露地找一背風地塊或在塑料大棚內進行。挖寬1.2~1.5 m,長3~4 m,深30 cm的溫床,床邊用磚砌好。將電熱線按5 cm的間距掛在小木樁上,使之緊貼在溫床的底面,上面覆蓋6~8 cm厚的細沙,然后把生根劑處理后的插條一排排擺放在電熱溫床上,插條之間用濕沙填滿。然后在溫床上覆蓋塑料薄膜。在電熱線一端裝上控溫儀,接通電源即可加溫催根。但注意控溫儀溫度定在25℃,氣溫控制在10℃~15℃;沙子濕度控制在60%~70%,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左右。2~3 d檢查1次土壤濕度,濕度不夠時要噴水補濕。空氣的濕度和溫度可通過棚膜通風口開啟的大小來調節。經過10~15 d,當插條基部產生白色愈傷組織時逐步降低床溫及加大通風,鍛煉3~5 d后即可取出插條進行扦插。當育苗量少時,也可用電褥子催根,不過電褥子一定先用塑料布包好,以防漏電。
在繁殖葡萄插條苗的小區,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3 000~4 000 kg,翻入30 cm深的耕作層,經深翻耙平后起壟。壟距60~70 cm,壟高20~25 cm,行向以南北為好。起壟后立即覆蓋地膜,覆膜時一定要鋪平,使地膜緊貼地面,少留空隙,周邊用土埋嚴實,以防被風刮起。覆膜2~3 d后地溫升高即可扦插。扦插的方法是先用一根與插條粗度相當的小棍捅破地膜,用力直插或斜插至預定深度,小棍拔出后,把備好的插條順孔插入地下土中,上部僅露出一個頂芽,該芽高于地膜。扦插后立即灌水,以利于插條與土壤密接,最后用少量的細濕土將孔口蓋嚴。
地膜覆蓋育苗時,當插條萌芽后,要經常檢查,保證萌芽不被擋在地膜下。根據土壤墑情,適時適量灌水。注意防治病蟲害,防止綠盲蝽和霜霉病危害。當扦插新梢長至30 cm左右時,及時立桿拉線引綁,避免莖蔓匍匐于地面生長。對葉腋間長出的副梢,每個留1片葉反復摘心。8月份以后為促進枝蔓充實,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立秋前后將苗木新梢頂端摘心,促進枝蔓成熟。
起苗時間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葡萄落葉后。起苗前先去除立桿和繩,同時保留下部發育充實的4~5個芽,剪去苗木上部的枝梢。對于未完全成熟的苗木,修剪時修剪到成熟部位,然后用鍬或鎬按照一定的深度把苗挖出,注意在挖苗時少傷根,挖出的苗木可在地邊臨時的假植溝內假植或集中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