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呂保東 丁建領
(河南省鹿邑縣林業局 河南 鹿邑 477200)
為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建設宜居綠色生態的農村環境,了解豫東平原農區庭院經濟發展狀況,促進現代農林經濟業發展,我們對該區域庭院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庭院經濟發展現狀、制約庭院經濟發展原因及發展庭院經濟的有利條件等有了初步了解,并就庭院經濟發展提出了初步建議。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建設宜居、生態新農村等戰略的實施,豫東平原農區庭院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對提高農民收入、改善人居環境和移風易俗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豫東平原農區庭院經濟在發展傳統種植、養殖基礎上,家庭作坊式的小加工廠、代加工手工產品、家庭網店、特色食用菌種植、農特產品、食品等也已得到初步發展,長青樹、花卉苗木種植面積擴大,庭院經濟在農村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在經濟收入方面,部分家庭特別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加工廠、網店、農特產品經營戶已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2.1 投資少,見效快,分布廣。在宅基地、房頂、房前屋后種植花卉苗木,既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又可增加收入。利用空閑房屋進行作坊式加工既可提高資源利用率,又可增加就業,活躍農村經濟,促進鄉村振興。庭院經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少的投入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現在部分經營特色食品加工、羊肚菌、香菇、化妝刷、工藝草制品等的作坊加工戶庭院經濟收入占家庭收入的50%以上。
2.2 發展庭院經濟可促進鄉村振興,發展農村經濟,增加就業,并可產生鄰里效應,促進文明鄉風民俗的形成,有效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結合。以往庭院經濟只是把科學技術引入庭院搞種植、養殖或小型加工,諸如種花、養雞鴨等。現在庭院經濟發展較快的村莊已不滿足于此種形式,開始向多樣化、專業化、合作社、網絡化發展。庭院經濟以市場為導向,以眾多庭院為基礎,逐步走向集群化、區域化及生產可持續化發展的道路,如草編、香菇、羊肚菌、尾毛、化妝刷、毛衣等專業村,他們立足鄉村,面向全國,部分已進入國際市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產業格局。有力促進了本地農村科技的推廣及經濟的發展。隨著庭院經濟發展,單個家庭成員勞動力已不再適應現在生產、流通等領域專業分工、合作的需要,有的家庭已開始招收工人、聘任技術人員或開展合作經營,一戶干多戶跟,形成鄰里效應。
2.3 可有效利用本地優勢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符合生態、環保、節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發展理念。一些農戶利用房前屋后、村邊四周的地面和空間,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庭院經濟,以種養產銷四結合的發展模式,逐步改變了農村自給自足的傳統觀念,促進了鄉村繁榮和振興。
從全局看,庭院經濟發展較快,但發展不平衡,部分鄉鎮、村莊庭院經濟發展還較為緩慢,自身特色不突出。
3.1 思想意識、觀念等方面的因素影響。現在改革開放已有40余年,中青年已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但由于相當多的中青年長期外出務工、經商,對在家鄉發展庭院經濟關注度不高,投入較少,沒有把在家鄉發展庭院經濟作為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3.2 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人才、信息等多種因素制約了庭院經濟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近幾年農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科技投入,開辦了不少培訓班、網絡視頻教育等技術推廣活動,農民群眾的科技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多以農業、林業、食用菌、養殖為主,針對庭院經濟發展的綜合規劃、系統技術指導相對不足,存在信息、技術、銷售系統服務滯后,農村分散的勞動力與庭院經濟用工相互補的靈活優勢沒有很好的發揮,庭院經濟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豫東平原農區庭院經濟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有很多潛力有待開發利用。
4.1 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待開發利用。在農村受到農業季節性、作物生產周期性的制約,農忙時間主要在夏種、秋收時,并且現在機械化程度較高,農忙時間只1~2個月,其余時間進行田間管理,用時不多。現在農村中青年勞動力外出較多,但中老年人、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的中青年也不在少數,他們有發展庭院經濟的愿望,并具有經濟、技術、信息、銷售等條件。因此,應在庭院經濟發展較好的村莊開展生態村、旅游村試點,由政府、社會、企業給予政策、資金、技術的支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區位、人文、傳統優勢,發展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生態、化妝用品、草編、特色食品村。發展庭院經濟以點帶面,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4.2 大量的農副產品資源有待開發利用。豫東平原農區是傳統的重點農業發展區域,農副產品、作物秸稈資源豐富,這為發展庭院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庭院經濟發展減少了作物秸稈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作物循環利用率,符合國家可持續、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
5.1 豫東平原農區庭院經濟處于發展初始階段,應加強科學引導,突出自身特色,取長補短,避免一刀切和不切實際的跟風雷同發展。在規劃發展庭院經濟時應做好充分的調研、走訪,全面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傳統、自然資源、區位位置等,做到適當超前,又不超越實際,避免一味追求高大上。
5.2 抓好試點,以點帶面。在推廣發展庭院經濟工作中,要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每縣先搞1~2個試點鄉鎮,每個鄉鎮試點2~3個村,在規劃時要突出當地特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按照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原則,根據政府區域發展規劃,結合本地自身特點,統一規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力爭在較短時間內促進試點區域庭院經濟有較大發展,產生試點效應。同時發揮庭院經濟發展大戶的傳、幫、帶作用,盡快形成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產業格局,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在平原農區庭院經濟發展過程中應遵循生態學原理,樹立生態循環發展理念,以建設生態家園、實現生態富民為目標,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平原農區庭院經濟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