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凡 姜明敏
浙江省諸暨市中心醫院 浙江 諸暨 311800
剖宮產術后子宮憩室(CSD),是婦科常見疾病,常導致經期延長、淋漓不盡、經間期陰道流血、性交后流血,甚至不孕、痛經等,憩室內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與宮腔內膜發育不同步的現象,亦可導致異常陰道流血。筆者采用中醫結合宮腔鏡微創手術治療CSD,獲得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收集本院2014年到2017年婦科住院的剖宮產術后子宮憩室大小在1cm以內伴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等癥狀的患者44例,隨機分兩組各22例。其中治療組年齡32.6±2.4歲;剖宮產次數1.5±0.5次;經期時間12.6±3.5天;經量76.7±17.6ml;超聲下憩室大小0.4±0.2cm。治療組年齡33.0±2.6;剖宮產次數1.6±0.7次;經期時間12.3±3.4天;經量79.6±18.2ml;超聲下憩室大小0.4±0.2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采用擇期宮腔鏡微創手術治療[1],術后配合西醫藥物治療。用藥方法: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媽富隆),(每片含去氧孕烯0.15mg、炔雌醇30μg,批準文號:H20080423),每日1次,每次1片,連服21天,停藥7天后繼續下1個周期,共服用3個周期。
2.2 治療組:擇期行宮腔鏡微創手術,術后服用“中醫止血方”:黃芪、當歸、生地黃、續斷、桑寄生、龜甲(炙)、藕節炭、菟絲子各15g,煅牡蠣20g,墨旱蓮12g,白芍、狗脊、椿根皮、女貞子、海螵蛸、雞冠花各10g,茜草炭6g,三七粉5g。經期服用,每日1劑,每次150ml,共服用3個月經周期。
3.1 觀察指標:①治愈率;②經量;③經期時間藥物反應(乳房腫脹、惡心);④治療后隨訪情況。
3.2 治療結果:對照組18例患者經期時間延長、經量增多、陰道不規則出血癥狀得到控制,治愈率為81.8%;治療組20例治愈,達90.9%(P<0.05)。對照組月經量47.2±22.1ml,治療組為44.8±21.6ml;對照組經期時間8.2±2.6天,治療組為7.5±2.5天,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反應情況:治療組出現乳房脹痛為4例,惡心嘔吐3例,治療組僅1例出現惡心嘔吐。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 隨訪情況:兩組患者進行1、3、6個月隨訪,大部分治愈者憩室處凹陷瘢痕消失,宮腔恢復平坦;部分治愈者仍有小憩室存在,其中對照組2例,治療組3例,憩室大小均小于3mm,5例患者月經周期均在正常范圍。對照組1例在術后1月時出現腹痛、不規則陰道出血,月經周期為12天,復查B超:子宮憩室2mm×4mm;較術前5mm×8mm有所減小,但術后6月復查癥狀無明顯改善,計入失敗例數。
剖宮產術后子宮憩室(CSD)的發生,以往常考慮為子宮內膜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病變,嚴重影響婦女正常生活。中醫治療主要通過合理用藥緩解瘢痕周圍及組織張力,改善局部血供,促進經血及分泌物的排出,同時避免了口服避孕藥引起的副作用。以止離經之血為首,調經以使子宮內膜脫落周期同步,故于經期采用補氣清熱、活血化瘀止漏之法治療。所用方中黃芪、當歸補氣活血、化瘀生新;白芍斂陰益血以柔肝;生地黃、龜甲滋陰降火;桑寄生、斷續、狗脊、菟絲子固腎安沖止血,女貞子、墨旱蓮滋養肝腎;椿根皮、雞冠花清熱止血、固經;茜草炭、藕節炭、海螵蛸、煅牡蠣、三七粉活血祛瘀、收斂止血,使血止而無留瘀之弊。合之,共奏去瘀生新、引血歸經、調經止痛之效。使已損之氣血得復,瘀血得化,漏下自止,可解經血淋漓不凈之急,用于收斂子宮切口假腔療效頗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