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王一斌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長春130600)
培養大學生科學合理的消費行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會消費風尚和健康的消費潮流。在當前“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下,加強對農村籍大學生的理財教育顯得十分重要,既有利于引導農村籍大學生消費行為,同時也有利于培養農村籍大學生的理財觀念,因而應當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努力促進農村籍大學生消費行為科學化和理財觀念的素質化。
從農村籍大學生消費行為來看,盡管總體上比較理性,能夠從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消費,但也有一些農村籍大學生在消費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有的農村大學生交際消費偏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農村籍大學生到城市上學之后,對很多新生事物都比較感興趣,加上自身消費觀念的原因,在交際消費方面出現了過度消費的現象,例如一些農村籍大學生經常參加同學組織的社交活動,但由于屬于集體活動,因而也需要支出一定的費用,而一些農村籍大學生并不具備消費條件,給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有的農村籍大學生存在“無計劃”消費的現象,對于購買決策還比較膚淺,其認識過程、情感過程、認知過程都不到位,這直接導致大學生消費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導致在消費的過程中不進行思考,特別是在當前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甚至“習慣”的情況下,農村籍大學生“無計劃”消費更為突出,這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籍大學生科學、理性消費的重要因素;有的農村籍大學生消費結構缺乏合理性,個別農村籍大學生出現了“攀比心理”,為了購買“高檔商品”,超過自身消費能力的問題同樣比較突出。
加強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財觀念,而且也有利于促進農村籍大學生理性消費。高校應當高度重視對農村籍大學生的理財教育,特別是著眼于培養農村籍大學生科學、理性、效能消費觀念,將理財教育納入到高校教育當中,進行系統的設計和安排。要切實加強對農村籍大學生消費理念、消費行為、消費方式等諸多方面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農村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理財教育思路,努力使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更具實效性。
健全和完善的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體系,是確保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高校在開展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構建理財教育體系上升到更高層面。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組織體系,將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對農村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能夠深刻認識到大學生消費的科學模式,并且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切實做到理性消費。由于農村籍大學生屬于一部分群體,因而在開展理財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更加重視“滲透教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開展理財教育,努力形成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合力。要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引導學生對農村籍大學生消費行為進步,如果出現不正常消費應當相互提醒,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行教育引導。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展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還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努力推動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在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方面的作用,可以利用校園網、微信、QQ以及短信等方式,及時提醒農村籍大學生理性消費、科學理財。還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例如可以多開展一些大學生“理財報告會”,或者召開大學生消費行為座談會,引導農村籍大學生明白理性消費、科學理財的重要性,也可以通過“正反典型”的方式,例如個別大學生在“校園貸”方面的過度行為,給自己和家庭造成了極大的負擔,甚至引發了一些不良事件,可以作為加強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的“反面典型”,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總之,在開展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強化理財教育模式創新,努力使理財教育發揮積極作用。
總體來看,農村籍大學生普遍艱苦樸素,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消費,但也有一些農村籍大學生在消費方面缺乏正確認知,甚至出現了過度消費的現象,不僅不利于其健康成長,而且也會給這些學生的家庭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甚至會引發一些更嚴重的問題,因而必須切實加強農村籍大學生的理財教育,重點要在重視理財教育、完善教育體系、創新教育模式等諸多方面下功夫,推動農村籍大學生理財教育步入科學、健康、持續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