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
(河北省灤州市教育局 河北 灤州 063700)
為適應新課標的素質教育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開展有趣、有益的教學活動,來促進少年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關注以下幾方面問題:
教材內容科學合理,但不能滿足所有班級的授課要求。教師需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考慮小學生的性格特征等因素,來調整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對現有教材要做到:把握教學大方向,靈活處理細節;挖掘教材內容的深度與廣度,設計思考問題,啟迪學生思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對于抽象空洞的理論,小學生聽不懂,也不喜歡聽。如果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展現、以形象直觀的漫畫來說明,學生會興趣大增。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小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多媒體網絡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教學途徑。聲情并茂的視頻資料,為課堂教學增添趣味,也擴大了課堂容量。靈活設計教學活動,教師教學得心應手。
課堂教學語言,一方面指有聲語言。如教師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的語音、語調,可以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減少或避免學生心不在焉的現象,學生聽講效率很高;另一方面指教師的體態語言。如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點頭,一個豎起大拇指的簡單動作,都會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愛與鼓勵。他們身心愉悅,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氣氛高漲。
教師安排教學活動時,要考慮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基礎和能力。重點講解疑難問題,同時,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間,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探究。比如,教師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避免一言堂,采用學生分角色表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讓學生克服恐懼心理。在整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分析、判斷、表達能力,也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來,這對學生性格的培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現實生活中,小學生面臨的問題也很多,如校園安全、交通安全、家庭生活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更要懂得保護自己。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利用報刊、雜志、網絡等實實在在的事例,引導學生了解如何防騙。假如遇到困難和危險,要明白如何向他人求助,并學習自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