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霞
(河間市米各莊鎮第五中心小學 河北 河間 062450)
提升培養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激發寫作興趣是當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基于對當前看圖說話教學的研究與分析,本文在現有看圖說話教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看圖說話的實際教學,對看圖說話教學進一步探討,以改進目前看圖說話的教學方法。
1.1 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積極了解學生的生活。目前對看圖說話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論上,這使得看圖說話的研究主體變得抽象。低年級語文老師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應深入了解學生,聽其所聽、想其所想,把握好學生的個性特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注重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解決看圖說話教學的多樣性、具體性與抽象性問題。
1.2 注重看圖說話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要把提升學生看圖說話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看圖說話教學的主要目的。實際教學中可用留言條、生日賀卡、卡通動漫、小報等形式來豐富看圖說話的教學內容,讓看圖說話更具有生活意義。
1.3 注重看圖說話教學方式的靈活性。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看圖說話教學時,應注重教學氣氛的營造與自我表達;增加自主命題寫話、仿生寫話等形式進行教學;在看圖說話的內容上增加想象性內容,并把生活中的內容融合到教學當中去。
要積極引導學生在看圖后進行聯想和想象,引導學生進行聯想不但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學習課文,還可以讓學生活躍思維。例如,在教學 《秋天來了》這篇文章時,如果讓學生去公園、郊區實地觀察可能造成課時的浪費,而且學生基本都已經知道秋天來時的場景,這時可讓學生以文中插圖為基礎進行想象,在腦海里展現秋天的場景,然后激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腦海的內容。為引導學生想象可這樣進行解說“同學們請閉眼,現在秋天來了,樹上結滿了碩大的果實,風吹起了,公園里的樹葉開始飄落,……”這樣有節奏、高效率的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并發現語言的優美,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
低年級看圖說話教學首先應做到讓學生對看圖說話感興趣,寫出心里所想的話語,寫出腦海中的人和物,寫出自己的認知與感情。以 《觀猴》這節課為例,看圖說話應做好以下幾點。
3.1 讓學生理解看圖說話的四個要素并掌握。可向學生提問“仔細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中小伙伴的穿著和周圍的樹木大概是什么季節呢”、“圖片好美,圖片中畫的什么動物呢”“圖片中猴子都爬在假山上,這又大概在什么地方呢”、“圖片中的小伙伴們在高興的干什么”等一系列引導問題,從而掌握看圖說話的四個要素。
3.2 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想象,使學生融入課堂,產生要表達的欲望。例如,根據猴子的外貌特征、面部特征、姿勢特征,引發學生對其想象,可采用擬人的手法描寫猴子的心理活動。抓住低年級學生愛表現的特征,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表演猴子以加深理解。
3.3 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和格式。如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等標點的正確使用方法。
開展多種活動,為學生學習看圖說話提供條件,并積極引導學生在多種場景下大膽使用語言,提高學生說的素養。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根據實際情況為教學內容插入圖片,以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內容。例如,在 《小熊住山澗》這篇文章中有六幅插圖,本篇課文的故事雖然完整,但故事中主人公說話較少,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根據插圖為主人公編寫對話。通過這種方式可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
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現較多的圖片、影音作品,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例如,在學習 《春天來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有關春天景象的課件,把春天時的場景給學生呈現出來。學生觀看時,如果需要觀察某一處細節,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將此細節放大,把細節更好的呈現給學生,加深學生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