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曄
(河北省易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易縣 074200)
小麥返青是指麥田一半以上的小麥苗長出了心葉并且長度不低于1 cm。從返青開始到起身以前為小麥返青期,大概歷時1個月時間,屬于小麥苗期階段的最后一個時期。小麥的返青期與小麥的種植區域和當年的天氣情況有關,返青時間大多為2月中下旬~3月中下旬。這個時期的生長主要是生根、長葉和分蘗,是畝穗數形成的關鍵期,所以返青期管理的重點就是多成穗、成大穗,提高產量。
對于秸稈還田后土壤暄松、播種時鎮壓不到位的麥田,在早春土壤化凍后進行鎮壓,對于長勢過旺麥田,在起身期前后鎮壓。麥田劃鋤松土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氣性,還可以促進土壤保墑,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發育,劃鋤松土的時間在小麥返青到拔節期,劃鋤2~3次,松土原則“先淺后深”。對于旺長的麥苗鎮壓還可以控制旺長,防止小麥倒伏。
麥田化學除草要在返青后到拔節前進行,拔節后禁止化學除草,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用除草劑。噴藥要在天氣晴朗、溫度10℃以上時,一般在上午11:00到下午2:00進行,避免重噴、漏噴。
一般情況下矮稈品種和長勢弱的麥田不需要控旺。麥田控旺是為了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控旺選在返青到起身期進行,若在小麥拔節后再噴施控旺產品則無效。合理控旺可起到防止麥苗后期倒伏、避免減產的作用[1]。控旺的措施有鋤劃斷根、噴施控旺藥劑等。
澆返青水的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中旬,具體是否需要澆返青水,要看氣溫、墑情、地力條件、苗情等。冬前沒有澆凍水或澆凍水偏早的,返青時0~5 cm土層嚴重缺水的,或者是分蘗節正好處于干土層時,應及時澆返青水,但是一定不要水量過大,因為返青時土壤還沒有完全化凍,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漚根,影響麥苗發育,嚴重的還可能死苗;對于墑情適宜的,一般不澆返青水,以免澆水后造成土壤板結,降低地溫,影響返青;冬水澆得比較晚,返青時麥田不缺水的,則可適當推遲到起身期再澆水。
返青期要根據苗情進行合理追肥。首先,對于苗弱、早播徒長、地力差、有脫肥現象的麥地,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墑追施。其次,旺長麥田,應采取以控為主、促控結合的措施,主要措施有鎮壓劃鋤、噴施化控劑等。第三,苗多、苗情好的麥田,可推遲到麥苗起身時(3月上旬)再追施返青肥,以控制無效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2]。
春季氣溫逐漸轉暖,小麥進入返青期,在這個時期小麥的多種病蟲害也開始進入多發期,病害主要有紋枯病、白粉病、葉銹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麥蚜等,其中重點監控對象是紋枯病、白粉病和紅蜘蛛。
春季倒春寒以預防為主,最有效措施就是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若早春一旦發生倒春寒,可采取及時澆水、追施速效化肥、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措施進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