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賢 麻海龍 姚振興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玉生2號是2018年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品種(蒙審2018039)。
1.1 產量表現。玉生2號具有高產潛力。2015年參加晚熟組品比試驗8個點增產,平均畝產955.8 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5%,達顯著水平。2016年參加晚熟組區域試驗6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884.7 kg,對比鄭單958增產5.8%,達顯著水平。2017年參加晚熟組生產試驗7點平均產量為933.2 kg/畝,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8.99%,達極顯著水平。
1.2 生育期。玉生2號生育期131 d,比鄭單958早1 d,適宜≥10℃的活動積溫2 850℃以上種植區域推廣。
1.3 形態特征。玉生2號高度適中,長勢茂盛,株形半緊湊,屬于晚熟品種。劍葉挺直,葉深綠,莖稈粗壯,抗倒性好,大穗、粒深、行多,禿尖小或無禿尖,穗長18~20 cm,穗粗5.5 cm左右,粒行18~24行,出籽率85%以上,行粒數40粒,百粒重31 g以上,空稈率1.4%,雙穗率2.8%。
1.4 抗性。感大斑病,感彎孢葉斑病,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抗玉米螟。
1.5 糧質品種分析。籽粒含粗蛋白(干基)8.88%,脂肪(干基)3.56%,粗淀粉(干基)76.8%,賴氨酸(干基)0.26%。
2.1 整地施肥。田間通過深翻、深耙(翻耙深度在25 cm左右)、旋耕等措施整平土地,以利于灌溉,然后作畦。施底肥:每畝施種肥磷酸二銨25 kg,50%復合肥30 kg。
2.2 適期播種。4月末5月初,在5~10 cm土層地溫恒定在8℃以上時進行播種;播種深度3~4 cm;種植密度4 000~4 500株/畝。
2.3 追肥與田間管理。5~6葉期定苗,除去雙株和野生苗,中耕除草,拔節期結合中耕追施尿素20~25 kg/畝。有條件的可在玉米花期、灌漿期各施1次尿素,施肥量在7.5 kg/畝左右,以促穗大粒多,增加百粒重;苗期適當控水促根,拔節后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
2.4 苗期地下蟲害防治。目前本地地下害蟲有螻蛄、金龜子、地老虎、金針蟲。地下害蟲主要為害種子和幼苗。防治方法主要是用克百威種衣劑包衣,并在底肥中摻入毒鋅顆粒劑2 kg/畝,如此可對地下害蟲起到有效熏蒸和觸殺、胃毒作用,使藥效發揮時間較長,進而有效防止害蟲對種子及幼苗的為害,確保收獲株數。
3.1 苗前除草。苗前除雜草用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合劑,播完后在土壤處于濕潤時噴灑地面,噴藥要求均勻、充足。
3.2 苗后除草。苗后除草劑用咽嘧·莠·硝合劑,待幼苗長出3~5葉時,在晴天無風時噴灑,噴藥要避開中午高溫,噴藥要充分。不加精油助劑的除草劑,噴藥后4 h內下雨了,需要重新噴灑;添加精油助劑的除草劑,噴藥后1 h內下雨了,需要重新噴灑。
3.3 天氣條件及注意事項。噴除草劑時要在無風時進行。除草劑在噴霧前需要二次攪拌,先把原藥在塑料桶內用木棍攪拌1次后倒入噴霧容器中,再在容器內攪拌均勻,注意不要用金屬棒攪拌。
在玉米大喇叭口前,用康寬加甲維鹽混合噴霧防治粘蟲、玉米螟危害;后期粘蟲、玉米螟再次出現,可用以上農藥再噴灑1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