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穎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47)
政校企合作是一項“學生得崗位、企業得人才、政府得口碑”的民生工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的特色專業,學校提出“重點建設一個專業群,服務一個產業”的口號,根據地區建筑產業的需求,致力于培養高水平高技能的復合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為本地的建筑產業的迅猛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1 政校企合作,共建考核機制。在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由高職院校牽頭,組織制定政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評價辦法,考核指標包括單位領導重視程度、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合作開展職業培訓、合作開展科技研發、單位對學院提供支持程度等。在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由行業和高職院校聯合組織,每年7月份對校企合作辦學情況進行全方位評估。
1.2 政校企合作,共建激勵機制。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要實施有效的校企合作辦學考核機制,樹立先進單位典型,對支持高職教育、積極參與合作辦學并取得良好成效的企事業單位及部門,由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頒發榮譽證書。對于成績優異的單位,工作委員會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獎勵基金由高職院校專項支付。
2.1 搭建平臺,構建全方位的政校企育人體系。高職院校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在企業設立建筑技術專業工程研發中心,與企業建立穩定可靠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包括院內實訓室、院外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可以利用院校場地、并與校內現有設備實行配套共享,推行實習就業一體化,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實現校企雙方共贏;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研室要和校企合作單位共同制定學生實習實訓計劃,在學生實訓實習期間要安排專業教師負責學生的管理,專業教師也定期參加學生的實訓實習指導工作,不能把學生直接推給企業,或者安排學生做一些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要想方設法探索政校企合作模式,讓行業企業真正的參與到學生的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以及實訓教學中來,讓政校企合作模式成為真正的校企融合辦學模式。
學校發揮政校企合作委員會的作用,成立由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研室參與的政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設立專業建設委員會、教學改革委員會和社會服務工作委員會,讓政府部門的管理人員和企業的技術人員真正參與進來,做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立足于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真正的調動企業的積極性,讓企業成為政校企合作發展的核心力量,從而形成一體三翼的政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學校要起草制定一些關于政校企合作的制度,改善政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讓一些政校企合作委員會的專家和政府部門專家參與日常工作,讓他們擔任政校企合作委員會的各個分支委員會的工作,讓他們參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目標等制定和實施,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政校企合作平臺,學校與企業進行了合作,實行政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將學校專業與地方經濟發展和企業產業相銜接,與政府部門和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先后與常州第一建筑公司、常州建筑科學研究院等開展了校企合作,并與英國南安普頓索倫特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開展了校校合作。
學校校企合作部門負責政校企合作委員會的日常運作,具體由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所在的土木工程學院進行管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師全部參與政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政校企各方的資源,形成強有力的措施,以此帶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建設力度和師資隊伍建設,有效推動政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不斷推進。
2.2 合作開發課程,構建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按照共建方案,校企雙方共同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政校企合作三方成立相應的理事會,由政校企三方的相關人員擔任理事會成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由學校土木工程學院的院長擔任理事會的會長,學校和企業各自派人擔任常務副院長,政府部門派人負責監督學校辦學,構成一種三方負責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技術研發、社會培訓等一系列職能,以此形成一種強大的合力。
在政校企合作理事會的領導,積極開展校企合作,進行訂單培養,政府部門為企業提供減免稅收等政策,讓企業參與到學校的各方面工作。企業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簽訂訂單班協議,由企業在學校設立獎學金,資助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學校建立校內實踐基地,聘請企業的優秀技術人員擔任實踐指導教師,開展政校企合作辦學。由政府牽頭,企業和學校共同出資在校內設立建筑工程技術實訓室,在實訓室中投入大量的實訓設備,由企業進行技術指導,讓學生在校內實訓室真正體驗到企業的生產氛圍,從而受到真實的體驗。
政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實施,通過政校企三方共同構建一種全新的辦學模式,三方共同合作一起進行教學改革,一起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合作編寫專業課教材,共同優化建筑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有效措施,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專業知識雄厚、技術水平高超、熱愛企業的高技能人才,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發展平臺,從而帶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政校企合作深入推行。
2.3 深化科研合作,構建政校企合作育人機制。依托裝配式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構建裝配式技術實踐教育平臺。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滿足學生現場認識實習和頂崗實習需要;校內實踐基地用于滿足學生課內實訓、專項能力訓練和綜合實訓需要,是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有效補充。實訓將購買以真實施工案例為背景的裝配式虛擬仿真實訓系統,讓學員從構件識圖、構件生產、現場施工全過程貫穿學習。依托“校中廠”與企業的項目資源,讓所有參與的學生在學校里就可以提前感受到企業真實的工作情景,體驗到企業真實的生產空間,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校企雙方成立實踐教學考核小組,制定相關的考核要求,對學生工程在基地的實踐環節進行過程和結果的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