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花偉 王志奇
(1河南省滑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河南 滑縣 456400;2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滑縣分校 河南 滑縣 456400)
滑縣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中國小麥第一縣,耕地面積195萬畝,常年種植糧食作物280萬畝以上,總產量近15億公斤。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進一步促進全縣現代農業發展,近年來,滑縣按照“穩產能、調結構、轉方式”的目標要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狠抓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積極示范推廣優質強筋小麥,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有力促進了小麥綠色高效發展和農業生產整體進步。
為扎實推進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促進種植業轉型升級,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根據 《河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7年河南省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滑縣及時出臺了 《2017年滑縣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實施方案》,2016年全縣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16.4萬畝,2017年種植面積26萬畝,2018年種植面積28萬畝。品種涉及新麥26、鄭麥7698、鄭麥366、西農979、豐德存麥5號、鄭麥9023、鄭麥0943、懷川916、師欒02-1、徐麥32等十余個。其中統一供種四個鄉鎮,面積6.8萬余畝,分別是城關鎮、棗村鄉、白道口鎮、留固鎮;通過滑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滑縣白馬坡合作社、滑縣益農合作社、滑縣金誠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趙營鄉朝發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滑縣錦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六個單位,發展種植優質強筋小麥6.3萬余畝;另有生產規模較小的種植主體種植優質強筋小麥3.3萬余畝。同時打破鄉鎮界限,在留固鎮設立百畝攻關區,留固鎮、城關鎮、白道口鎮、棗村鄉建立萬畝核心示范區,其他鄉鎮為輻射帶動區。其中對百畝攻關區和萬畝核心示范區采取統一供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保證高產高效,同時達到綠色健康標準。
2.1 深入發動,利益引導?;h作為試點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親自召集鄉鎮黨委書記召開專題動員會,專項安排小麥綠色高產高效落實工作。為進一步擴大面積,縣主要領導、農業局主要負責人多次在有鄉鎮人員參加的工作會議上,動員安排優質強筋小麥種植工作,向與會人員大力宣傳種植優質強筋小麥的優惠政策、前景展望、發展趨勢等一系列政策,以此調動廣大干群搞好優質小麥生產的積極性。
2.2 財政投資,提高保障。為提高農民種植優質強筋小麥積極性,抵御自然災害,降低種植風險,縣財政加大支持力度,投入600萬元,對優質強筋小麥基地農戶免費供應種子,同時,對帶動農戶自發發展優質強筋小麥的種子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政府免費供種補貼,并為農戶統一購買農業保險,以此來降低農民種植風險,保障農民利益。
2.3 開展培訓,加強指導。針對滑縣發展優質強筋小麥特性,我們組織開展了針對性技術培訓班。在小麥播種和關鍵管理環節,及時制定印發了技術指導意見,并將技術要點印制成明白紙和編制成農技短信,及時傳遞到農民手中;同時結合小麥生產農時,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農業專家、農業技術指導員深入優質強筋小麥基地,實地查看小麥長勢,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難題提出應對措施及解決辦法;特別是在今年發生春季凍害和后期的風災后,農技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田間地頭,及時發布災后管理措施,指導農民生產,使損失降到最低程度。還專門對農業局技術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為優質強筋小麥良性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保證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2.4 產銷一體,訂單生產。近年來,滑縣小麥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級城市第一,但仍以“原字號”產品為主,市場競爭力差,產業鏈條短,輻射帶動能力弱,為了在短時期內迅速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加快推進從優質小麥生產向優質小麥產業邁進、向優質小麥經濟邁進,推進產銷銜接,延伸產業鏈條,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推進單品種規模化種植。通過強化加工環節企業的合作對接,帶動優質小麥的種植、銷售,直接解決了銷路問題,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3.1 部分優質強筋小麥品種抗逆性較差,容易發生凍害。由于2018年4月4~7日,受大風較強降溫天氣影響,滑縣小麥遭遇了嚴重的晚霜凍害,尤其優質強筋小麥更加嚴重。根據各鄉鎮統計,全縣小麥受凍害面積105.83萬畝,成災面積75.8萬畝,絕收面積6.97萬畝。為降低種植風險,首先應篩選出適合滑縣種植的優質強筋小麥優良品種,提高抗逆能力,尤其是抗寒能力。其次是繼續參加農業保險,提高農民種植保障。
3.2 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種植面積所占比重不高。2018年全縣種植優質強筋小麥28萬畝,占全縣 小麥種植面積181萬畝的15.5%;2017年全縣種植優質強筋小麥26萬畝,占全縣小麥種植面積180萬畝的14.4%;2016年僅僅落實優質專用強筋小麥16.4萬畝。由于缺乏市場導向意識,產銷不銜接,農民選擇小麥品種時比較盲目,跟風從眾,不相信專家指導意見,按照老方法、老習慣的較多。比如,滑縣某品種小麥價格偏高,但今年發現其產量不高,不適合本地土壤種植,影響預期收益。這就需要在加強市場引導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品種的特性,在栽培過程中篩選出適宜本縣種植的優良品種。
3.3 優質強筋小麥種植規?;潭容^低。目前整體還形不成規模,種植面積小,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少。整體上還是以各家各戶、一戶幾畝的小散戶生產為主,沒有形成大面積的規模化、區域化種植模式,造成各項生產成本一直偏高,大大限制了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的推廣,致使滑縣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的發展緩慢。目前僅有個別種植農業合作社或種地大戶承包有耕地,占全縣小麥種植面積的比例較小,遠遠沒有形成規模化種植。下一步要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對土地承包大戶、種植大戶給予一定補貼,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集體發展,大力推進滑縣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