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孫立群 項福星
(1河北省種子管理總站 河北 石家莊 050031;2河北蘭德澤農種業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莊 050041;3承德市農林科學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唐山市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洼地和灘涂等多種地貌類型,具有地域差異性、農業氣候多樣性等特點,是河北省玉米主要產區。由于該區域土質、氣候、輪作制度等不同,農民對品種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樂亭縣、唐海縣等沿海地區,由于空氣濕度大,而且玉米大喇叭口期常遇大風天氣,對品種的抗病性和抗倒性要求較高,一些稀植大穗型品種在這些區域占主導地位;灤縣是河北省較大的奶牛養殖縣,該區域對糧飼兼用型玉米品種的需求較大;玉田縣玉米種植主要以玉米、白菜輪作為主,對玉米品種的熟期要求較高,一些早熟、耐密的玉米品種受到農民的青睞。
唐山地區種子市場上的主要問題是品種多而亂,農民種植的玉米品種多達上百個,基本沒有主推品種,農民購種表現出明顯的盲目性;部分品種抗干旱、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差,穩產性差,增產潛力有限,缺乏高產、穩產、優質、抗病綜合性狀好的品種。
2.1 2005~2007年鄭單958的推廣。從2003年開始引進試驗、篩選出適合唐山市夏玉米早熟新品種鄭單958,并探索出相應配套栽培技術。通過幾年努力,擴大該品種應用面積和種植范圍,逐步替代原有主栽品種。對唐山市農產品提質增效、糧食作物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2007年累計推廣該品種151萬畝,3年平均畝產536.5 kg,比對照唐玉10號增產16.8%。其中2005年推廣45萬畝,平均畝產521.9 kg,較對照增產22.5%;2006年推廣50萬畝,平均畝產573 kg,較對照增產16.3%。2007年推廣56萬畝,平均畝產514.5 kg,較對照增產12.0%。
2.2 2007~2009年紀元一號的推廣。為解決唐山市玉米品種生產上存在的問題,篩選適合唐山市氣候條件,尤其是適合灤南、樂亭等沿海地區的高水平優質新品種,我們結合本市氣候條件,在2007~2009年篩選出紀元1號新品種,并探索出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及配套技術要點,為唐山市夏玉米生產再上新臺階提供良好的接班品種。其中2007年推廣30萬畝,平均畝產575.2kg,較對照增產28.1%;2008年推廣50萬畝,平均畝產448.5 kg,較對照增產14.9%。2009年推廣57萬畝,平均畝產540.2kg,較對照增產21.5%。
2.3 2008~2010年浚單20的推廣。從2008年開始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最終篩選出適合唐山市種植的夏玉米新品種浚單20,并探索出相應配套栽培技術,通過幾年努力,迅速擴大該品種種植范圍和面積,成為唐山市主栽品種,對唐山市提高糧食作物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2008~2010年累計推廣140萬畝,2008年和2009年2年產量表現平均畝產677.3 kg,比對照紀元1號增產19.6%。其中2008年推廣35萬畝,平均畝產614.6 kg,較對照增產24%;2009年推廣49萬畝,平均畝產740 kg,較對照增產16.3%。2010年推廣56萬畝。
2.4 2014~2016年中地77的推廣。春玉米品種中地77在唐山地區突出表現為高產、穩產、抗病、抗倒性強,自2012年開始在唐山市大面積種植,由于其具有根系下扎深、抗旱耐密、芽率高、芽勢好、拱土能力強、出苗快,不禿尖、里外均勻、不空稈、軸細、出籽率高,抗逆性極強、活稈成熟、高抗倒伏、抗多種病害、增產潛力大等特點,推廣面積逐年遞增,成為唐山地區主栽玉米品種。通過試驗證實玉米品種中地77的最適種植密度為3300株/畝;2014~2016年3年平均畝產760.7 kg,平均畝增產43.2 kg,較對照增產6.0%。其中,2014年推廣10萬畝,增加經濟效益960萬元;2015年推廣15萬畝,增加經濟效益1 200萬元;2016年推廣20.5萬畝,增加經濟效益1312萬元。
2.5 2015~2017年京農科728的推廣。唐山市夏播玉米熱量資源緊張、品種生育期普遍偏長,玉米生產中干旱、風災倒伏頻發,抗倒性及籽粒成熟度和品質差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要求夏玉米品種具有較好的早熟、抗倒、抗旱能力。而夏播玉米在唐山市表現為品種多而亂,優勢品種不突出,農民購種表現出明顯的盲目性;部分品種抗干旱、抗倒伏、抗病蟲害能力差,穩產性差,增產潛力有限。夏玉米品種京農科728(國審玉2012003)在唐山地區突出表現為早熟、抗旱、高產、穩產、抗病性強。2015~2017年,累計推廣面積53萬畝,3年平均畝產764.1 kg,平均畝增產39.6 kg,比對照增產5.5%,3年共增產2 100萬kg。其中2015年推廣10萬畝,平均畝產771.4 kg,較對照增產7.5%;2016年推廣15萬畝,平均畝產765.8 kg,較對照增產5.5%;2017年推廣28萬畝,平均畝產760.5 kg,較對照增產4.7%。實現新增總產值2 113.1萬元,新增純效益1 80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