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英
(云南省永勝縣濤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5)
利用永勝縣濤源鎮干熱河谷氣候,降雨少,雨水結束早,氣候干燥,冬季氣溫高,有霜期短且霜期來的晚,具有“天然溫室”的特點,經多年開發種植冬早辣椒,于6月底至7月初播種育苗,7月底至8月初移栽,9月底至10月初采收,一直采收到12月底霜期來為止。平常年份畝產值在6 000~8 000元,好年份可以在1萬元以上,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選擇前作為玉米或水稻的田塊,不要選擇前作為茄果類、瓜類的蔬菜地種植,否則病害嚴重造成減產。選擇土壤疏松、透氣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且排水好的田塊種植。
大青椒選擇永優806、永利13;線椒選擇辣豐3號、辣豐303;甜椒選擇京甜一號、石頭甜雜。
3.1 工廠化育苗,即采用漂浮育苗或穴盤育苗。
3.2 土床育苗。育苗田塊選擇病害少的玉米地、水稻田,整地前進行燒田處理,殺滅蟲源及病源。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農家肥5 kg、復合肥(15∶15∶15)0.1 kg,深翻細土后,做成畦寬1.2 m、溝深30 cm的育苗床。每平方米播種10~15 g,夏季育苗要防高溫、降雨,采用“一網一膜”的簡易保護育苗技術,即用竹條搭成小拱棚,降雨用膜避雨,高溫日照用遮陽網降溫。苗期要加強病蟲害的管理,防止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的發生。
4.1 定植前的準備工作。①種植田的整理:深翻,揀凈廢塑料膜及雜草。②施底肥:每畝將腐熟的農家肥3 000~4 000 kg、16%過磷酸鈣肥100 kg、52%硫酸鉀肥25 kg、46%尿素10 kg、多種微量元素肥5 kg、辛硫磷5~8 kg或毒死蜱5 kg毒土均勻施入后,用旋耕機耕翻1遍。③理畦蓋膜:畦寬1.2 m(包溝),畦面寬0.6 m,溝深0.3 m。膜用6絲0.9 m寬的地膜覆蓋,間隔1 m用土壓膜于畦面。
4.2 定植。①定植時間:苗具6葉1心、高20 cm,充分煉苗后進行移植。②密度:種植每畦2行,泡椒(大辣椒)株距35~40 cm,畝種植3 000~3 200穴,每穴2株;線椒(細辣椒)株距40 cm,畝種植2 800穴,每穴2株;甜椒株距30 cm,畝種植4 100穴,每穴1株。
5.1 提土蓋膜。移栽10~15 d后,辣椒開始分枝時,及時中耕溝并提土均勻覆蓋膜面,封兜。
5.2 抹除腋芽。把辣椒第一分杈處以下的腋芽所發的分枝及早抹除,有利于辣椒底部通風透氣,同時減少營養損失。
5.3 及早摘除根果。當辣椒根果現蕾時及時摘除,甜椒可連續摘除對椒,促進辣椒的營養生長,提高前期的產量及質量。
5.4 及早插桿拉線防倒伏。
5.5 灌水。灌水要做到“三看”(看天、看苗、看地),灌水量的多少要根據墑情來定,墑情好少灌,墑情差多灌,切記灌水不能過畦面。
5.6 追肥。定植10 d后,緩苗期可追施催苗肥,以速效的硝基高氮復合肥(20:5:20)10 kg、海藻肥2 kg,兌水稀釋后,距苗5 cm打穴澆施肥水0.5 kg;開花坐果后,每畝用速效復合肥(15∶15∶15)25 kg、海藻肥2 kg兌水距兩苗中間打穴澆施2次,間隔20~25 d;同時結合灌水每畝用尿素20 kg沖施2次,間隔15 d,甜椒開始轉色后每畝用速效52%硫酸鉀肥25 kg兌水穴澆施1次,促進轉色。
6.1 蟲害防治。辣椒蟲害主要有蚜蟲、小綠葉蟬、煙青蟲、斜紋夜蛾。①蚜蟲、小綠葉蟬、薊馬可選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2 000~3 000倍液、3%啶蟲脒乳油2 000~3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防治。可混用或單用。②煙青蟲、斜紋夜蛾可用殺滅菊酯、甲維鹽乳油防治。
6.2 辣椒病害防治。冬早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細菌性葉斑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上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主要采取高墑栽培、增施農家肥等措施。①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蟲傳播,所以防治蚜蟲是關鍵。可用吡蟲啉防治。在發病初期可以噴施高猛酸鉀。②細菌性葉斑病:可用可殺得或代森鋅連續噴2~3次。③疫病:可在發病初期用甲霜靈、百菌清,毎隔7 d噴1次。④炭疽病:用米鮮胺乳油1 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進行防治。⑤白粉病:防治時可選用20%腈菌唑水劑噴霧或43%戊唑醇乳劑7~10 d噴1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