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輝 羅 晨 楊繞華 李寶民 胡繼偉 黃 偉
(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 河北 承德 067000)
在林業建設中,病蟲害是影響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林木的習性和病蟲害的特點來進行,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率,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在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中,林業是貢獻極大的一個領域。而林業中的病蟲害是危害林業資源的最大因素。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有利于促進森林的健康成長,培育健康的森林系統,有助于經濟林木的增產,從而增加林農的經濟收入,保持森林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環節,可以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強林業的病蟲害防治,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舉措。
2.1 人工育林面積擴大。近年來,大面積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植被覆蓋率降低,為提高森林面積,我國開始使用人工手段進行育林,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提高了森林的覆蓋面積還提高了人員就業率。但人工林與天然林相比,缺乏天然保護系統,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較低,導致病蟲害問題不斷蔓延擴張。
2.2 濫用防治藥物。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會對林木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很難達到根治病蟲害的效果。而由于林業管理者缺乏專業的防治知識,濫用農藥,盲目進行病蟲害防治,不僅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還會導致病蟲害問題擴大,提高了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加了治理難度。
2.3 缺乏專業人員指導。在林業的管理、監察、防治工作中,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進行支撐,而且勞動強度大,導致從業人員數量逐漸減少。在林業病蟲害發生時,由于缺乏專業的防治指導人員,導致問題不能根治,也不能及早的發現問題。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不科學的施用農藥,只能在短期內抑制病蟲害繁衍,達不到清除的目的。
2.4 病蟲害具有頑固性。林業的病蟲害大多具有很強的繁衍能力,并且容易傳播,一經繁殖數量便會迅速增加,造成較大范圍的林業病蟲害。而且不采用科學的手段進行防治,不但增加了病蟲害的抗藥性,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后該病蟲害會發生更大規模的傳播,但森林的抵御能力卻沒有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病蟲害問題擴大。
3.1 重視森林植被檢疫。一定要加強森林植被的檢疫工作,對調運的林木做好病蟲害的檢測工作,降低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對于正常生長的林木,要做好日常巡檢工作,了解林木的生長狀況,及早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并及時做出應對措施,減少病蟲害對森林資源的損害。加強對病蟲害的預警工作,盡量在早期清除,減少病蟲害防治中人力物力的投入。
3.2 搞好封山育林工作。封山育林是降低植被被外在因素破壞的有利措施,可以保護林木生長環境的適宜性和安全性。封山育林要因地制宜,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地形等多種因素,采取多種措施進行管護,如可以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樹種進行培育。并注意樹種的多樣性和生物群落的豐富性,可采取生物天敵相互制衡的措施,提升森林的自然保護能力。林木的種植時間、種類、數量都應該經過科學規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擴大。
3.3 加大防治的科技投入。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需要高科技含量的手段和技術進行支撐,使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以提升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可以引進先進的技術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如微生物、生物農藥、病蟲害的天敵等,并加大資金投入購入新設備,加強對林木的生長監控,及時對病蟲害進行消滅和捕殺。
3.4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有關部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不斷促進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要認識到基礎設施對防治林業病蟲害的價值和保障作用,開展多層次的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防治和預警的工作范圍,強化檢疫環節,通過RS等對林業進行監控,實時分析林木的生長狀況,及時發現林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自動預警,提醒專業人員進行防治管理,切實提高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