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曉
(辛集市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 河北 辛集 052360)
隨著我國種植制度的改革和經濟的發展,大豆優良品種的改進,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我國北部省份采取種植一季春播大豆,而南部省份多采用麥收后夏播的種植方式,不論春播或夏播豆田常發生大豆病毒病,由于種植時間和播種時周圍環境不同,常會給大豆生產造成一定損失,有些地塊嚴重減產,所以在生產中應引起注意,確保大豆高產穩產。
根據辛集市的種植情況,大豆病毒病主要因灰飛虱和蚜蟲的危害而引起,常見類型有:①皺縮矮化型:病株矮化,節間縮短,葉片皺縮變脆,生長緩慢,根系發育不良。生長勢弱,結莢少,也多有莢無粒。②皺縮花葉型:葉片小,皺縮、歪扭,葉脈有泡狀突起,葉色黃綠相間,病葉向下彎曲。嚴重者呈柳葉狀。③輕花葉型:植株生長正常,葉片平展,心葉常見淡黃色斑駁。葉片不皺縮,葉脈無壞死。④頂枯型:病株莖頂及側枝頂芽呈紅褐色或褐色,病株明顯矮化,葉片皺縮,質地硬化,脆而易折頂芽或側枝頂芽最后變黑枯死,故稱芽枯型。其開花期花芽萎蔫不結莢,結莢期表現豆莢上有圓形或無規則褐色斑塊。豆莢多變為畸形。⑤黃斑型:黃斑型病毒病多發生于結莢期,與花葉型混生。病株上的葉片產生淺黃色斑塊,多為不規則形狀。后期葉脈變褐,葉片不皺縮,上部葉片呈皺縮花葉狀。⑥褐斑型:該病主要表現在籽粒上。病粒種皮上出現褐色斑駁,從種臍部向外呈放射狀或帶狀,其斑駁面積和顏色各不相同。
2.1 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毒種粒。
2.2 及時除草。定苗時及時發現和拔除病株。建立和保護無病種子田。出苗前后結合其它病蟲害及時防治,確保苗期不受病蟲害危害。
2.3 外部調運種子需種子管理部門和檢疫部門嚴格把關。
2.4 防治蚜蟲、灰飛虱等害蟲。多選用50%抗蚜威10 g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4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等葉面噴施。
2.5 發病田可及時噴施0.5%菇類蛋白質多糖300倍液;1.5%植病靈乳油1 000倍液并混加脂肪酸100倍液,5%菌毒清400倍液等藥劑防治,每隔10 d噴1次,連噴2~3次。
2.6 選用優良的拌種劑。優良的拌種劑可防止大豆土傳播病害,同時可殺滅地下害蟲和大豆從苗期至大豆成熟前發生的病蟲害,如灰飛虱、蚜蟲、薊馬等刺吸式害蟲,能很好的預防大豆病毒病的發生,保持和維護大豆的優良種性,延長大豆優良品種的使用期限,促進大豆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