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靜,李 艷,徐 凱,戚 宇
江蘇省鹽城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江蘇 鹽城 224002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工業的迅速擴張,導致環境重金屬污染加劇。尤其是農田土壤重金屬殘留增加,使得農產品中重金屬殘留越發嚴重。重金屬元素的毒性根據不同的含量而定,少量的重金屬元素對植物生長以及人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一旦過量,由于重金屬在人體中具有生物富集性、難代謝的特點,則會產生較大的危害。在農產品中主要是討論包括汞、砷、鉛、鎘等毒性較強的元素。這些重金屬殘留在食物鏈中逐漸傳遞,不斷提高濃度,最后進入人體,造成危害,如有機汞蓄積于人體會導致水俁病,鎘蓄積于人體骨骼會引起骨痛病等。
農作物生長需要一定的水分,重金屬元素分子量較小,會隨著水分的吸收進入農作物分子中,進而影響人體健康。灌溉水一般為生活污水和處理過的工業廢水,均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元素。在某些地區推行污水灌溉,污水灌溉已成為農業灌溉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表明,污水灌溉使農產品中的重金屬殘留增加[1-3]。
土壤是農作物有機物質和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對農產品的質量影響重大。農田土壤中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程度和周邊工廠及人群聚居密集程度呈現正相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污泥處理對農業環境的影響。農田中污泥主要來源于市政污水處理,由于污泥中含有較高的有機質、氮、磷等營養成分,因此常被用作土壤肥料進行污泥處理[4,5]。市政污水處理的污泥中重金屬含量較高,須進行妥善的管理,降低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危害[5]。
現代農業生產一般都要使用化肥、農藥、地膜等農業投入品,以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這些農業投入品主要作用為殺蟲、殺菌、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酸堿度等,但其中基本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元素[6]。農業投入品中的重金屬通過土壤、灌溉水以及植物組織的直接吸收進入作物體內,長期不合理的使用會引起農產品中重金屬的富集。
大氣沉降也對農產品中重金屬具有一定的作用。大氣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汽車尾氣以及高速公路上汽車輪胎因磨損產生的粉塵。大氣沉降主要通過空氣對流、雨水沉降以及自然沉降進入農作物和農田土壤,通過接觸和植物生長進入農作物細胞內[7]。在工廠周邊及公路兩側的農田受污染尤為嚴重。
農業生產環境對農產品的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灌溉水、農田土壤及空氣的環境質量,是農產品中重金屬殘留最主要的污染源。鑒于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基本都能達標,整治灌溉水水質主要是著力于工業排污的管理。農田土壤的污染主要應重視廢棄物和市政污泥的處置,其中城市垃圾和滲濾液的處理,以及工業廢渣的處置應格外重視。
想要控制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應抓好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要嚴格控制農業投入品的質量和數量,堅持科學有效的施肥原則,避免盲目濫用農藥或化肥。提高農業執法力度,規范管理,從源頭上控制農藥和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有條件進行免費產地環境檢測的地區應向農民宣傳推廣。
治理重金屬污染,主要是要做好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土壤修復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結合化學和物理手段進行生態修復。對農田而言,主要采取改變農田耕作管理制度,利用某些特殊植物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吸收移除[8]。根據使用需要和農田實際情況有針對的選擇土壤重金屬修復的方法,兼顧效率和經濟的原則,科學治理重金屬污染,解決較為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問題,這是農業環境修復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我國對農產品及其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的檢測體系還不完善。首先是檢測標準體系有待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相關的標準體系普遍存在和其他部門的標準交叉重疊,或更新不及時,不便于操作,因此社會接受度不高[9-11]。其次,農產品質量檢測能力較弱。當前,我國農產品檢測主要是采用農貿市場快速檢測和省市監測相結合的方式。但主要以農產品終端產品為主,鮮少在產前和產中過程的監測。此做法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容易有檢測范圍外用藥的風險。最后,應創造有效的農產品質量監管模式。加強農產品可追溯管理模式,一旦出現農產品質量問題,嚴肅查處,向公眾曝光,強化農產品生產者對農產品質量的重視,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在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而農產品中重金屬殘留就是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我們應向社會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也要普及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解決方案。本文總結了農產品中重金屬殘留的主要來源,也給出了未來工作中解決措施的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