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 蘭州 730070
教育發展,事關重大,國家發展,一定要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問題。目前,我國教育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模糊認識,亟需改革和澄清。
這多年,一些學校尤其是一些大學不斷改名,從某某學校,到某某學院,再到某某大學,名稱檔次不斷提升。這中間除有一些學?;虼髮W確實需要改動外,也有一些學校或大學未必真需要改動。為什么會有眾多學校或大學熱衷于改名稱,本質也是社會浮躁在學?;虼髮W名稱上的一種具體體現,其弊端是多方面的,建議政府嚴格控制并謹慎推進。
第一,教育問題,本質是質量問題,或者更重要是要提高教學和研究質量,而不是改名稱的問題。若名稱改了,但教學研究質量并沒有提高,等于是忽悠社會大眾,等于是另一種形式的做假。第二,名稱是一個學?;虼髮W的品牌,若一個學校或大學真有高質量,真有民眾多年的信任積累,更不應隨便改變名稱,改名稱,反而是一種社會信任資本的損失。第三,一個學校或大學名稱穩定,也便于管理部門常年追蹤管理和追蹤監督,有利于推進教育管理的規范化建設。第四,學校或大學不隨意改名,可以減少民眾對學校的識別成本。一個學?;虼髮W名稱變來變去,讓民眾也得不斷追蹤有關變動情況,尤其對有考生的家長,更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了解真實情況。第五,可以減少社會辦學亂象。一些學?;虼髮W名稱變動頻繁,導致名稱亂象,也為一些不法分子辦“野雞”大學提供了空間。第六,可以抑制一些學?;虼髮W的浮躁心理和一些學術腐敗。有一些學?;虼髮W改名,本質是滿足虛榮心,而且為了達到改名目的,不惜采取各種急功近利手段,甚至尋租腐敗,這進一步催生了一些學校或大學的浮躁心理以及各種學術腐敗問題。第七,可以抑制社會浮躁心理。一些學校或大學名稱雖然提升了,但其教學科研水平并沒有實質提高,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但由于名稱一提升,給學生和家長的心理感覺就不一樣,一些學生和家長會更覺面子上有光、會更覺有夸耀的資本,這本質是一種社會浮躁。所以,學?;虼髮W改名,也進一步助長了社會浮躁心理。
當然,由于社會經濟實踐在不斷變革,尤其是社會經濟結構在不斷調整,一些新興產業在不斷壯大,而一些傳統產業在不斷萎縮,對應需要的人才數量和結構也在不斷變化,也確實需要一些學?;虼髮W要不斷進行一些改革和調整,包括新辦一些學校和大學以及原有學?;虼髮W擴大規模及結構調整,還有一些學?;虼髮W內部也要進行專業設置調整等,這自然也需要學?;虼髮W在名稱上也應有一些改動。但從長遠總體看,一個學?;虼髮W名稱一旦定下來,就不要輕易改動,要改動,應謹慎進行,或慢改動為好。
目前,我國教育高考一考定終身,弊端諸多。一是加重了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負擔;二是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育的均衡發展;三是對高等教育健康發展也不利,學生一考上大學,壓力和動力都大大減少,導致教育質量下降;四是不斷的高等教育評估也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如何改進,筆者建議國家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和??平逃獙嵭信囵B權和考試權分立制度。
所謂培養權和考試權分立,就是國家單獨設立考試院,考試院應是一個省部級單位,跟教育部平級,由國務院直接領導??荚囋汗芾硭写髮W(重點是本科和專科)所有科目的考試。大學老師只負責學生的上課,當然,上課老師自己也可以組織考試,但考試成績不能成為所教科目的學生最終認定成績,最終認定成績應是學生參加考試院對所教科目的考試成績。
另外,考試院的考試設計,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彈性的,可根據學生需要設置。另外,考試院的考試,應對所有人(不一定是大學生)都開放,任何人只要參加了考試院的考試,并取得了合格成績,都算成績有效。另外,有了考試院,國家應對大學的所有專業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管理,尤其是課程設置,要統一。有了標準化設置,任何一個人,即使不上大學,只要通過國家規定的某一專業所規定的所有課程的考試,就算取得了相應的大學(或??疲┪膽{。
另外,對大學的碩士教育和博士教育,也可以探討實行培養權和考試權分立制度,但碩士和博士應更注重論文研究水平的提升和評定。另外,在碩士和博士這一塊,應容許一些年齡大的資深副教授,可以直接通過論文評定考核(不再參加有關科目考試),獲取碩士文憑,或允許一些年齡大的資深教授,也可以直接通過論文評定考核(不再參加有關科目考試),獲取博士學位。
高等教育實行培養權和考試權分立制度,好處是:一是可以大大減輕中小學的高考壓力,中小學教育就有了更大靈活自主性,學生也有了更大的自由選擇空間,這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是也有利于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展,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三是也有利于調動全社會所有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建設學習型社會。四是也有利于建立人才識別的統一有效信號。不然,都是北大畢業,但水平差異很大,用人單位如何有效識別,就是一個問題。
另外,高等教育若實行培養權和考試權分立制度,也會大大降低高等教育評估成本。有了獨立的考試院,對大學的評估,教學這一塊,就主要看不同學校的學生考試成績排名,這就簡化了許多不必要的評估環節。另外,除了教學評估外,大學還需要進一步規范科研業績評估。國家對大學的投入,應根據其教學業績和科研業績綜合考核,實行掛鉤管理。對業績好的,要實行獎勵制度,也可容許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對業績不好的,要進一步規范管理,也可考慮壓縮規模。
另外,有了考試院,國家對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的招生照顧,也可以繼續進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加大照顧比例,但在考試成績認定上,應是同一標準,不能降低分數通過。是什么等級,就是什么等級,考了多少分數,就是多少分數,不然導致人才識別信號混亂。也就是在教育公平實現這方面,在培養權方面,可以對弱勢群體更多傾斜照顧,國家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培養投入,但在考試權上,應一視同仁,不能搞特殊。
另外,國家設立單獨的考試院后,為了防止各種權力濫用行為,國家還應在監察委下面設立一個獨立的教育學術監察局,專門對教育培養權和考試權中的不軌行為以及一些學術研究中的不端進行有效監督。
有些中學和小學老師,要求家長對學生作業每天進行簽字檢查監督。此種做法看似是為了更好督促學生學習,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讓學生更健康成長,其實弊端諸多,應盡可能少用或不用。
家長簽字,其消極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因為自律意識的形成與自覺活動是密切相關的。一個人若長期缺乏自覺活動,凡事都要靠別人督促,靠別人強迫,必然更多容易養成依賴人格,成為長不大的小孩。二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尊意識。簽字本身隱含著一種不信任。對一個人而言,信任本身也是一種榮譽和精神收益。對學生缺乏信任,將導致學生有一種人格貶低和損失感,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三是不利于建設和諧家庭。家庭不同于學校,學校是非血緣的團體,而家庭是一個血緣團體。家庭的游戲規則不同于學校的游戲規則。讓家長簽字,實質是讓家庭承擔了一種社會管理功能,讓家長扮演了社會管理者的角色。這種角色換位,容易更多激化學生和家長的矛盾,不利于建設和諧家庭。四是也容易催生學生的叛逆心理。對學生的管理也需要適度,應當留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家長簽字,幾乎讓學生沒有了自由自主的空間,這會讓學生有一種壓抑感,并進而產生一種反抗心理或叛逆心理。五是變相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為了簽字,學生需要花時間找家長,家長也需要花時間應付簽字。至于對簽字的內容,有些家長可能根本就看不懂,簽字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產生實際效果。六是不利于教師隊伍建設。有些老師讓家長簽字,本身也有一種推卸責任的意識。因為孩子多了家長監管,老師的負擔自然也就輕了。另外,若孩子有了問題,家長也就有了更多承擔責任的理由。所以,讓家長簽字,實際也是老師敗德的一種表現。
當然,家長簽字,在特定一些情況下,也不妨可以用一用。比如對一些學習太差的學生,或有一定智力缺陷的學生,或自我管理能力特別差的學生,不妨也可以試一試,但不能普遍用,尤其對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其產生的副作用很大。一般而言,我們應根據一個班不同學生的不同個性,應分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應因材施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總之,對于學生的教育,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應盡可能更多給予其自由生長的空間。過多對自由的壓抑,或密不透風式的管理,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極為不利,這也是教育手段對教育目的的背叛,深層次也是教育的一種異化。對一切教育的異化行為,我們都應堅決反對或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