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威縣林業局 河北 威縣 054700)
伴隨著國家對環境治理的決心,對生態改善和保護的重視,近些年國土綠化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到處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但從經濟角度來看,林木的生長周期長,前期基本上只有投入,沒有什么收益,所以發展林下經濟就成了一個彌補林木生長前期收益空白短板的有效措施。
依托已有的林地資源,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合理的、適應當地發展的規劃為指導,充分利用林下的土地資源,發展立體經濟,復合經營。在堅持林下經濟必須以有益于林木生長發育的大前提下,在保護林木資源的基礎上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業,是一項有利于生態保護,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提升經濟效益,有利于為社會提供更加豐富的農牧林產品的多方共贏的產業。能增加林地附加值,解決林地前期效益低的難題,提高林農的經營積極性。
1.1 林下種植。有林藥、林菜、林菌、林糧、林油、林草等多種經營模式。
林下種植以油菜為例,2012年秋后河北省通道綠化帶內在各級政府的倡議和指導下播種了油菜籽,2013年初春,各交通干道兩側綠化帶內一片翠綠,生機盎然,不久又是遍地黃花,香飄千里,引得無數踏青者競相拍照,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油菜籽收獲后,不但賺回了當年對樹木的投入,還略有盈余。油菜收獲后再種植一茬豆類,如黃豆、綠豆等,或者種花生,這兩茬林下間作物的收入,實實在在給林農帶來了收益。
油菜是淺根系作物,不與林木爭搶水分和肥料,還能充分利用空間,在樹木枝葉剛開始生長時就能收獲,秸稈還田又能為林下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機質肥料,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結構,有利于林木的生長。下一茬的豆類、花生等都是具有固氮根瘤菌的作物,既能增加林農收益,又能為林木提供優質有機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林下種植的作物生長期間還有效地保持了地表水分,抑制了雜草的生長,同時,樹木也為林下作物遮擋風沙,增加濕度,緩沖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對作物的不利影響。
1.2 林下養殖。林下養殖方面的養蟬、養雞、養鴨、養鵝都有許多成功案例和經驗,目前有的地方正在探索養羊、養肉牛、奶牛、野兔等等多個種類的林下養殖。威縣賀營鎮陶官營村林下養蛋雞已經7年了,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林下養殖不用擔心林木長大后遮蔭,雞糞還可以為樹木提供優質肥料。林下滋生的雜草、蟲子、蟻類等各種昆蟲,也為蛋雞提供了豐富的高質量、原生態食物,蛋雞的生長環境和飼料來源保證了生態蛋的可靠和可信度,打消了當今人們普遍擔心的飼料添加劑有害人體健康的顧慮,產出的生態蛋特別暢銷,雖然價格比較貴一些,卻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總而言之,林下養蛋雞,林下的雜草、蟲、蟻為蛋雞提供食物,蛋雞天生愛捉蟲吃,減少了林下病蟲害,形成良性循環的生物鏈,維護了林地的生態環境,提高了養雞者的經濟收入,實現了林牧和諧持續發展。
2.1 充分利用資源,節約土地,讓林木、林地的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增值。
2.2 林下小氣候為林下種植、養殖提供了更好的生長環境,比如:樹木遮蔭,陽光直射的光線減弱,調節林內溫度,增加濕度,這種特殊的林下小氣候有利于耐蔭作物的生長。樹木的落葉腐爛進入土壤,也為林下種植的作物提供一定的養分;林下雜草、蟲、蟻為畜禽提供了豐富的優質食物來源等等。
2.3 林下種植的作物只要科學合理選擇:淺根、耐蔭、需水需肥不與林木沖突、沒有共同病蟲害、種植時與林木保持安全距離等等。在作物生長期施肥、澆水也有利于樹木的生長,而且種植豆科作物的話,其根系還有固氮菌,固定空氣中的氮為土壤增加肥力,作物收獲后的枝葉也是很好的有機肥,防止林下土壤板結、改良土壤結構的作用較明顯。科學的林下養殖還具有抑制林木病蟲害、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2.4 林下種植、養殖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林農收入這個最重要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立體復合經營,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無論是林下種植還是養殖,都能帶來生態和效益的雙贏。
2.5 增加就業。據不完全統計,威縣每年僅林下種植就能為農民提供1 000多個就業崗位,尤其是不適宜外出打工的婦女和年齡偏大的農民,可以通過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在家門口找到合適的就業機會。
林下經濟市場潛力巨大,發展空間廣闊,是一種利國、利民、利生態、利長遠的、可永續經營的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