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甘肅省秦安縣農業農村局,甘肅 秦安 741600
秦安縣是林果產業大縣,林果總面積90.93萬畝,產量80.44萬t,產值37.09億元。豐富的林果資源,催生了一大批從事果品營銷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到了56家。在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進程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了巨大的帶動作用。為了總結出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龍頭企業扶貧帶貧模式,筆者深入部分龍頭企業進行了調查研究,總結提出了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扶貧帶貧“雪原模式”。
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是集蘋果生產、加工、購銷、服務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立于2008年3月。十年的發展歷程,公司專注于蘋果營銷事業,逐步發展壯大為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近年來,在產業扶貧工作中,雪原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脫貧攻堅號召,履行企業社會幫扶責任,在生產實踐中,以推動果品產業發展、促進果農增收致富為目標,通過促合作、建基地,初加工、保增值,打品牌、創市場,借期貨、降風險,強帶動、促增收,形成了“公司+期貨+市場+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六位一體”產業脫貧“雪原模式”,走出了一條依托政策壯大企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產業助推精準脫貧的產業扶貧路子。
公司針對全縣果品種植農戶弱、小、散,果品產業全產業鏈開發程度低等問題,經過認真調查分析,自2014年開始,以股份合作方式領辦了葉堡牌樓果品合作社等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873人,其中貧困戶124戶;以合作方式和27家蘋果種植營銷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入社社員2 946人,其中貧困戶335戶;以23個果品經紀人為紐帶,和8鎮57村9 240戶果農形成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對合作社社員采取高于市場價格5%的方式收購果品,對貧困戶采取高于市場價格10%的方式收購果品,實現了企業、合作社和果農組團發展、合作共贏。雪原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經紀人+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把千家萬戶分散的果農聯結起來,共同推進蘋果種植、貯藏、收購、加工、市場銷售一體化經營,形成了蘋果生產體系、加工體系、銷售體系和服務體系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相融合的產業發展格局。
為發揮品牌效應,公司注冊了“雪原”牌商標,在全國最大果品批發市場——浙江嘉興市場開設了自己的果品專賣行,和部分高檔的連鎖超市和精品水果店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長期堅持誠信為本、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專營“雪原”旗下系列產品。多年品牌積累,使“雪原”蘋果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已成為全國果品行業中最有影響力的企業自主品牌。2012年精心設計了五種不同版面包裝箱,獲得了5個外觀設計專利證書。“雪原”果品,從包裝外觀到果品品質,都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2012年“雪原”果品在《全國名優果品交易博覽會》榮獲“暢銷產品獎”,2014年被認定為“甘肅省著名商標”,2016年榮獲“2016年中國果業龍頭企業百強品牌”,品牌價值7 384萬元人民幣,2017年上海亞洲果蔬博覽會榮獲“2017年度中國果業十大杰出品牌營銷獎”。
2017年12月,鄭州商品交易所蘋果期貨品種上市,在秦安縣委、縣政府的全力推動下,2018年1月中旬秦安縣正式簽約運作了甘肅省首個蘋果“保險+期貨”項目。面對這一金融市場重大創新機遇,借助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的東風,雪原公司積極行動,精心準備,扎實做好進入期貨市場的前期基礎工作。9月28日,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被鄭州商品交易所指定為蘋果交割庫,同時開展車船板交割業務,10月30日正式掛牌運行。蘋果期貨交割倉庫落地雪原公司,為秦安蘋果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建立了連接紐帶,標志著秦安蘋果銷售由傳統現貨交易轉向期貨金融市場交易。這不僅對規避蘋果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穩定秦安蘋果銷售價格,提高廣大果農生產的標準化、組織化程度和抗風險意識有重大作用,也對促進秦安縣林果產業發展,推動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全縣脫貧攻堅步伐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公司成立之初的2008年,秦安縣共有果品冷藏保鮮庫9座,總貯藏能力3.32萬t,蘋果產后初加工水平低,市場價格始終徘徊在4~5元/kg,銷售模式主要是果農簡易貯藏、坐等客商上門收購,產后損失率在17%~23%之間。雪原公司在綜合分析秦安蘋果的規模優勢和品質優勢后,決定建設大型果品冷藏保鮮庫,解決全縣果品產后減損嚴重的問題。公司先后投資4 700萬元,分兩期建成了靜態貯藏能力1萬t的保鮮庫1座,加工車間2 000m2,引進蘋果分揀包裝線1條,吸納各類務工人員500人以上,實現了“產、加、銷”一體化經營,補齊了蘋果產業鏈上的短板。目前公司年周轉收購貯藏果品1.5萬t,帶動果品企業10年間新建果品保鮮庫59座,總貯藏能力24.19萬t,蘋果產后減損率降到了5%,銷售價格逐年提高,近幾年始終保持在7元/kg以上,僅加工增值提高蘋果價格一項,全縣果農戶均年增收7 000元以上。
為保證果農的收益,建立穩定的原料基地,雪原公司積極推行訂單農業模式,對合作社社員、貧困戶果品高于市場價0.5元的價格。今年通過23個合作社,訂單收購3 819戶,其中貧困戶459戶;通過23個果品經紀人,與8鎮57村9 240戶果農簽訂蘋果購銷協議,建立穩定的原料基地11 700畝,其中貧困戶1 386戶,訂單模式可使貧困戶戶均增收2 130元。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吸收5個貧困村貧困戶產業配股資金,按不低于入股總額的8%的比例進行保底分紅,受益貧困戶188戶,戶均年增收800元。探索勞務入股模式,對公司員工以保底入股形式,收益權高于銀行利息的20%,年息收益最高可達15%,最低達8%,其中入股帶動貧困戶8戶,戶均年增收800元以上。在產品加工區建立扶貧車間,吸收25戶貧困戶長期務工,人均年可增收2.8萬元。開展結對幫扶活動,自2016年開始,公司與蓮花鎮袁山村結成幫扶對子,每年邀請果樹專家對全村果農培訓兩次,累計培訓果農1 000多人(次),其中:貧困戶勞動力200人(次)。在果品成熟季節,優價收購全村的蘋果,累計收購袁山村100多萬kg優質果,收購價值達1 000多萬元,通過結對幫扶蘋果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了袁山村自我造血脫貧能力。
雪原公司在全縣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能夠依托自身實力,發揮扶貧帶貧的重大作用,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雪原公司專注蘋果營銷20年,從最初的個體經營發展到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就是因為始終堅持做實做大實體經濟,最終形成了有基地、有加工、有市場,“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方式,成為全縣果品行業乃至全省果業實體經濟的榜樣。
公司建成了萬噸果品保鮮庫,促進果品加工增值,并在浙江嘉興水果批發市場站穩腳跟。公司在扎實干事、踏實創業的基礎上,能夠積極開展創新,設計自己的產品包裝并獲得了5項專利,大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公司自1996年至2006年利用10年時間,通過保質量、講誠信,完成了品牌積累期。2006年注冊“雪原”商標,再用10年時間維護和推廣品牌,最終使“雪原”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在全國蘋果行業中名列前茅。
2011年在長三角最大的水果市場—嘉興市場設立了專賣行,隨后進一步拓展市場渠道,在華東地區的各個二級市場,建立銷售點,形成了以嘉興市場為中心,輻射整個華東地區的銷售網絡。
雪原公司能夠敏銳捕捉市場信息,迅速抓住鄭州商品交易所蘋果期貨品種上市的金融新機遇,成為鄭商所指定的交割庫,成功打入期貨市場,為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給廣大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本地每年可提供500多個就業崗位,在浙江嘉興等批發市場,提供穩定就業崗位73個,還帶動了一批果品經紀人、運輸車輛參與果品收購和運輸,促進了三產融合。
公司在產品質量控制、市場營銷、人員管理、安全生產、宣傳等各個方面,都引入了科學規范的管理方式和運營方式,達到了管理出效益的目的,并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
公司在發展壯大的基礎上,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堅持做到訂單收購、提高單價、讓利于民、助農增收。尤其是主動結對進行幫扶貧困村,體現了公司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在當前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應以雪原公司為榜樣,大力推廣應用“雪原模式”,堅持做大實體經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企業發展和產業扶貧緊密結合起來,既能分享政策紅利,又能幫助群眾致富,在雙贏的基礎上,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出一個現代農業企業應有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