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少川,林三瑜,張澤苗,沈錦輝
(廣東省揭陽市慈云醫院,廣東 揭陽 522000)
棘間韌帶是人體的薄弱環節,處于受力集中部位,即固定骶椎及活動范圍大的腰椎,連接兩個棘突間腱性組織,由3層纖維構成。纖維呈交叉排列,脊柱頻繁伸屈動作使棘突擠壓、分開,造成棘間韌帶互相摩擦、牽拉、擠壓,導致棘間韌帶慢性損傷,從而使脊柱伸屈受限,且伴隨腰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中醫認為棘間韌帶損傷是外力導致,病因為筋肉、脈絡損傷,筋絡瘀阻,應以恢復筋絡為治療原則。本研究選取棘間韌帶損傷患者60例,旨在探討針刀松解聯合臭氧注射的治療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廣東省揭陽市慈云醫院收治的棘間韌帶損傷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3~65歲,平均(43.96±10.45)歲;病程1~20 個月,平均(9.96±4.30)個月。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2~64歲,平均(43.12±10.41)歲;病程1~20個月,平均(10.31±4.65)個月。兩組患者性別、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實用頸腰背痛學》中棘間韌帶損傷的診斷標準[1];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傷筋”的診斷標準[2];有腰扭傷史或勞損史,有不正確的彎腰勞作、長時間的不良體位和腰部受風寒史;腰痛劇烈或明顯,活動受限,翻身坐立和行走困難,常保持一定強迫姿勢;腰肌和臀肌緊張痙攣,可有壓痛,脊柱生理弧度改變;下腰段棘突間有明顯或劇烈壓痛;無下肢放射痛,腰韌帶張力試驗(+),直腿抬高試驗(-),下肢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經X 線片、CT 或MRI檢查確診為腰椎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脫滑、結核或占位性病變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即適當活動腰部、手法按揉松解。
2.1 對照組 針刀松解術后給予病變部位封閉治療。①針刀松解:于患者自訴疼痛棘突間隙進刀,取側臥位屈髖屈膝彎腰,或取俯臥位腹下墊枕,術者立于一側,刀口線平行于脊柱縱軸,針刀垂直刺入,深約1 cm,針下有堅韌感且患者有酸脹感,即為刺中病變位置。根據病變范圍,縱疏橫剝2~3刀,再傾斜針刀體,和脊柱縱軸成90°角刺至棘突上緣、下緣骨面,縱疏橫剝2~3刀,針下有松動感后,出針。②局部封閉:藥物組成為2%利多卡因(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52)1 mL,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604)20 mg,0.9%氯化鈉溶液2.5 mL,共4 mL。每周治療1次,持續治療1個月。
2.2 觀察組 針刀松解術后給予臭氧注射治療。針刀松解術步驟同對照組。臭氧注射時患者采取俯臥位,消毒局部皮膚,鋪消毒巾,于病變位置注入濃度為30μg/mL的臭氧10 mL,創口采用無菌紗布包扎。每周1次,持續治療1個月。
3.1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估腰腿疼痛情況,0分為無疼痛,10分為劇烈疼痛。
3.2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患者自覺腰痛和棘突間壓痛完全或接近消失,腰部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癥狀、體征大部分消失,能參加一般性勞動;好轉:癥狀、體征部分消失,腰痛及活動受限程度較前改善;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減輕。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棘間韌帶損傷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26例,顯效4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痊愈20例,顯效10例,總有效率為100%。其中觀察組治愈率(87.0%)高于對照組(67.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棘間韌帶損傷是常見慢性腰痛,約占慢性腰痛的10%,多見于體力勞動者、青壯年。臨床治療以局部封閉為主,其能改善纖維束穿孔、鈣化、斷裂等癥狀,但無法改善韌帶張力損傷,治療后仍伴有腰痛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
臭氧注射能夠治療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具有較好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少的特點。臭氧具有強氧化性、抗病毒、滅菌、抗炎等作用,注入椎間后能氧化蛋白多糖,破壞髓核細胞膜和細胞結構,減輕椎間壓力,從而緩解疼痛,且能抑制抗氧化酶過度表達,中和炎癥反應中過量產生的反應性氧化產物,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對一氧化氮(NO)、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的釋放,從而擴張血管,改善靜脈回流,抑制炎性反應,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4]。針刀松解療法具有安全性、科學性、操作簡單、全面性等特點。針刀能直接作用于病變位置,松解病變位置韌帶、纖維等組織,從而改善病變處血管血液循環,促進病變位置血管新生;同時其能剝離組織粘連部位,從而減少病灶壓痛,促進氣血流通、肌肉舒張,恢復韌帶功能;針刀松解還能加速疼痛因子、炎性因子等代謝,從而緩解炎性水腫及疼痛。此外,本法還能解除不平衡力刺激,形成竇道,從而改善局部營養供應,減少鎮痛物質與血管壁接觸,達到即刻止痛、促進恢復的目的[5]。針刀松解聯合臭氧局部注射有協同止痛作用,能縮短治療周期、減少治療費用、患者依從性更高,具有“簡、便、效、廉”的特點。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愈率較高(P>0.05)。
綜上所述,棘間韌帶損傷采用針刀松解聯合臭氧注射治療,治愈率較高,能顯著減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