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槐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湖南衡陽 421002)
如何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聯合國科教文化組織指出“21世紀是創造教育的世紀”,創業教育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職業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不能教?怎么教?教什么?”是創業教育繞不開的三個問題。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指出從九個方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高職院校的突破口則在于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建設、完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辦學準則是堅持就業導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準確來講高職院校是專門培養高級技能專業人才的孵化地。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在求學目的、自我管理、人際交往等方面具有差異。高職學生的求學目的各式各樣,很多學生進入高職院校是抱著自暴自棄的消極態度走入學校大門的,入學以后很大一部分同學開始為自己未來的出路謀求方向,試圖在學歷為競爭資本的社會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大一的時候已經開始了社會實踐,在各行各業尋找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社會實踐經驗,豐富人生閱歷。這一點對創新創業非常有幫助,而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在大一大二期間還是以學業為主,想比較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社會經驗這一方面還是占據很大優勢。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普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而高等院校則以專業課為主,幾乎不涉及創新創業教育課。這一點上高職教育的學生領先高等教育學生一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有利于學生盡早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是,目前來看,高職院校設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的管理體制不完善,由教學管理部門牽頭的高職院校占比少,多數院校雖然已經設立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和學分,但數量和類型偏少,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互不相關,沒有關聯性。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素養不高,教學方式也多采用課本理論知識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雖然高職院校對學生創新創業持支持態度,但是相配套的制度并不健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已經實行了幾年,但還處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管理體制、課程設置等方面與國家出臺的相關規定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都是我黨建設工作的組成部分,政府和教育部高度關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發展不平衡,學生缺乏積極主動性,黨員整體素質不高,入黨后行為管理松懈,院校對黨員的培養卻少科學規范的指導。這對高職院校的發展非常不利,更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產生消極影響。
“思想”對“行動”具有指導作用。首先,必須要要加強黨建工作的宣傳教育。學校要幫助學生了解黨建工作,引導學生向黨組織看齊,往黨組織靠攏。鼓勵學生積極遞交申請表,全方位的了解學生,動員學生積極入黨。降低黨政工作的盲區,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指導對創新創業教育有引領作用,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原則。把全面從嚴治黨,教育培訓,黨建力量,和財力物力落實到學校各個部門。堅持上層建筑和基層部署相結合的原則。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落到實處。
首先,樹立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各方協調共同建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做好黨建工作,形成以黨為主的領導方式,黨委在開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自身必須先樹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全面指導學校營造教育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完善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計劃,形成完整的規劃方案,共同推進創業和教育工作。黨委督促教育部門把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完善的的創新創業體系。在教學內容方面,創新課程教學計劃與教學設計,創新資源利用,構建新型課程體系,將崗位職業能力與職業拓展相融合,通過三年的課程學習,把理想付諸實踐,將創意理念轉化為具象的產品,把創意點轉換為行動目標,一步一步的實施。通過整個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明確的認知,樹立自信心,為今后的行動找準方向,盯住目標前進。為創業教育的土壤施肥,才能培育出創新型的人才。
其次,教師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起引導作用。在配備專業能力過硬的教師后,要求全校教師都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中去、將自己教的專業和創業相結合,明確全體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職責。學校明確建立創業教師發展標準,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作為創業的領頭人,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立全面覆蓋專業教師、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的培養培訓制度,對教師展開專職培訓、實行到企業掛職鍛煉、骨干研修等。學校可以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商業家、企業家在院校內開展創新創業講座,甚至可以高薪聘請其擔任本校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建立“創業導師工作室”,為創業領頭人培養可用之才,留住人才。
最后,將重點放在學生身上。建立適合學生發展的創業發展的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黨委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形成創業意識、發揮創新精神,提高心理素質、業務能力和解決困難的應變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備創業必備的知識素養,在創業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完善不足,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潛能,能夠利用自身的長處補足短板,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樹立正確導向的創業價值觀。
高職學生黨員教育分兩個階段,入黨前教育和入黨后教育。入黨前教育主要是思想層面的工作,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全面認識黨。入黨后的教育以行為教育為主,思想教育為輔,形成終身教育理念。學生黨員的再教育工作,是確保學生黨員的先進性的重要條件。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大前提下,黨建工作的內容必須要結合學校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定期組織開展學生學習活動,學習內容要符合創新創業體系和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要求并且能和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集體學習,提高黨員意識,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結合創新創業大形勢,擬定學生黨員的行為規范,列出詳細的行為要求,例如:加入創業小組、創業課程必須達標、社會實踐等。
職業院校要實現發展,離不開改革,改革的進行必須要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教師黨員作為教師隊伍中的典范,更具有引領帶頭作用,大力推舉創業創新黨員帶頭人引領隊伍的前進方向。職業院校在黨建工作中,除了要重視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工作,還要把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業務能力強,創業教育課程成果優異,思想進步、綜合素質高的教師吸納到黨組織中來,重視年輕教師的培養、發展工作,擴大基層黨組織的隊伍。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短時間很難取得有效的成果。同時這也不是學校個體的事,是整個社會統籌發展才能達成的目標。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改革過程中,國家應督促各行各業大力支持,有關單位積極配合激發社會的創新活力、提高創業者的創業成功率,將政府、高校、企業聯合起來,共同搭建平臺,提供高職院校學生實現創業的機會。做好學校黨建工作,統籌全局,讓黨建工作領導創新創業發展,為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做好后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