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劍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
在信息社會,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面臨著更多困難,因此高校在對其進行教育過程中,需要從實際出發,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把握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在具體實施時的特點與規律,實現對大學生的重新審視,為工作有效開展創立全新途徑,進而使其更具實效性與針對性,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被喚醒,樹立正確思想理念。
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將社會經濟作為主要參考,考慮當地經濟實際情況,將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促進其創新模式形成作為主要目的,進而使培養的人才更具創造性。由此可見,創業教育主要是圍繞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開展。通過對這兩項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逐漸轉變擇業觀,提高大學生創業熱情,并且使其將新方法和新思維運用在創業中。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對學生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有所忽視。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這一現狀得到了有效改善。從某種程度上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業教育之間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而這種聯系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本質決定的。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將德育教育和職業教育作為工作中的重點。就大學生來講,將來可能會進入到各種不同領域,而正確三觀的形成會對其將來產生重要影響,而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之間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和國家以及社會實際發展需要相符的職業道德。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初始階段應該針對性培養其職業道德素質,使其樹立對基本規范和創業原則的正確認識,這是高校在自身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同時從教育本質來講,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實施的主要目的在于為學生提供服務,進而使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拓展,實現對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的培養。除此之外,受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知識經濟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使相應行業、產業以及職業工作內容發生了相應變化,面對社會對人才的大量需求,在高等教育中,更需要注重對學生精神的培養,使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之間高度契合。
就當前社會發展現狀來講,各行各業高速發展,不斷有新興產業興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培養人才時,需要將社會實際需求作為重要依據,使人才的培養能夠為社會建設服務。我國當前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而為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整體進程,就需要制定和時代發展相符的人才培養戰略,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并且在正確三觀影響下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應用貢獻。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是競爭獲勝的關注,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之間的結合,不僅是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也是時代不斷發展的客觀需要。
高校對人才培養的主要目的在于今后將其送至不同崗位當中,推進國家建設,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就業問題得以解決,自我價值得以充分實現。但是社會高速發展進程中,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已經逐漸代替人工,同時一些重復性比較高,操作簡單的工作內容,已經由機器逐漸替代,一些傳統工作崗位可能會遭遇失業風險。而針對這一社會現狀,大學生與高校需要進行深入思考,了解學生在今后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不被社會淘汰。通過創業教育的實施,能夠使學生逐漸樹立創新精神,動用自身的創新思維更好為社會發展服務。而它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結合,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思想動力,使學生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使自身成為和社會實際需要相符的人才,進而更好在工作崗位中做好自身工作。
高校大學生是今后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學生在學習、成長中,需要注重自身眼界的開拓,豐富知識學習范圍,實現跨學科、跨領域,掌握多種知識,同時在具體實踐中鍛煉自身能力,最終使自身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講,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業教育之間的結合,是學生不斷實現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5]。創業教育的實施,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平臺,使學生在平臺中實現自由溝通和交流,在項目實踐中鍛煉自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業教育中的運用,能夠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引導,進而逐漸樹立正確三觀,為學生今后職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二者之間的有效結合使學生自身內在發展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為職業規劃的樹立創造了良好條件。
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之間的結合,需要高校及時轉變自身教育理念,運用先進思想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此引導下樹立正確思想認識。傳統創業教育中主要是為學生講授一些與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能夠實現對學生在價值觀上的引導。而為了使二者之間的結合更具有效性,在教育中,首先需要對學生實施意識上的啟發,使學生樹立相應創業動機,并且將學生自身創業意識作為依據,向其講解針對性內容,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避免學生在創業中出現盲目性與隨意性的問題。其次,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使一些具有優秀個人品質的大學生能夠加入到創業中,而不是在創業過程中一味隨波逐流,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樹立相應責任意識,逐漸形成較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通過對傳統教育理念的轉變,能夠對學生的內在精神意識產生更深刻的了解,這也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實際效果的重點。
為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業教育之間更好融合,高校需要設置相應課程內容,并且建立相關教育平臺,進而實現知識之間的有效傳遞,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具有效性。而平臺的構建能夠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在構建平臺之后,需要設置更為完善、具體的教學方案,在方案當中,需要包含一些比較典型的實例,然后讓學生針對這些實例展開分析、研究和討論,最后需要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表現進行評價。針對同一個問題,學生可以從思想政治以及創業兩個方面進行研究,進而使其在思維上得到活躍。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在平臺中構建虛擬實踐內容,在實踐平臺中,可以利用社團活動,文體活動、活動宣傳、知識講座等方式為學生進行相關知識滲透。并且高校可以組織與此相關的設計大賽,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檢驗,同時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也會得到相應考察。在此過程中,為了使二者之間的結合取得更好效果,教師也需要注重自身綜合水平的提升,在教學中,使學生認識到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問題,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上給予學生適當點撥。
總之,創業教育實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逐漸具備創業能力,今后獲得更好發展,進而使人才的培養與社會實際發展需要更為符合,而其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結合,是一種相對高效的教育方式,能夠使學生實踐能力獲得培養的同時,實現對自身內在品質的塑造,進而實現自身水平與層次的提升。二者之間的結合彌補了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促進了整個教育體系的完善,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