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佳,蔡 進,楊 怡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湖北武漢)
現代社會要求學校課堂更高效,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負擔更小。結合這樣的需求,我校以“打造高效課堂”為主題,進行了多年的課堂教學的研究,學校課堂教學效果得到相應的改善和提高。與此同時,學校的教育教學研究多在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課堂教學和日常管理的研究中,針對學生自身方面的學習研究則是通過翻轉課堂方式小步探索。隨著學生進入大學,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變得尤為突出。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時間,沒有了教師對學生的有針對性的學習引導,學生如何能將整塊的學習變得有效?學生究竟應該怎樣自主學習?這些問題成為院系教師必須面對的教育教學問題。
在學校,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遠遠不能滿足學生今后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學習不再是學生的“專利”,而是所有人的工作、生活乃至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也不再僅僅是為了追求一張文憑,而是為了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讓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和諧發展;教育也不再是就業的需要,而是貫穿于人的整個一生中。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終身學習的人。終身學習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學習者對學習保持興趣和有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個人學會了怎樣去學習,就能不斷獲得新知識,就能一輩子跟著時代潮流前進。可以這樣說,在未來的高校教育中,自主學習能力既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發展技能的重要條件和途徑。
多元智能理論的精髓是要發展人的多元智力,尊重人的個體差異。以前傳統的作業形式已很難適應大學生發展的需要,作業形式要多樣化。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設計作業,采用“分層作業”、“自主選擇型作業”等形式,給予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機會,使作業的過程成為學生展示自我,升華自我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布置個性化的教育技術作業,通過多元化的作業提高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多元潛能,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本研究中的自主學習任務清單設計要符合分層和個性化,滿足學生在家學習的需求。
院系有教育技術專業每年有一個班,班級平均人數40人,信息技術系教師10人。結合現在社會對學校的要求,我系圍繞自主學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并進行相關研究。先后在院系開展了有關自主學習的討論活動,教師例會培訓活動。在教師專題會議中,針對加強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管理,提出學科需要設計自主學習任務清單供學生擬定自主學習計劃,進行自主學習管理。本課題正式基于學校開展的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工作而開展。
通過研究教育技術學科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的方式去探索有效的教育技術自學方法,有意義的教育技術自學內容,有標準的教育技術自學評價。通過列表清單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自學任務的方向。學生在挑選使用清單的過程中,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選擇性,自由性,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特點,反思學習問題。作為教師,通過分析學生學科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合理選擇確定自主學習計劃,幫助學生形成有針對性的自學計劃,實現對學生的個體指導。
總之,教育技術自主學習清單的有效設計將會在各方面加大自主學習的管理,從而不同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課堂教學的新趨勢,是影響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為大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奠基。
本專業自主學習任務清單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為他們設計了有關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一系列學習任務,它是課堂作業的補充,使用比較靈活方便。它的實施離不開網絡環境。
具體操作如下:
周四前,以備課組為單位商定清單內容,以電子檔的形式上交分管主任。
周五,任務清單發給班主任。通過班會、班級QQ群發布任務,學生制定計劃,記錄在《學生成長手冊》中。
周末,學生完成清單內容,截圖發給老師。
周一,學生組長檢查任務完成情況,為完成好的組員加分。老師反饋部分檢查內容給組長加分。周末,老師也參與學習的檢查和監控,例如:學生需要把在諸如超星學習通的作業的截圖通過QQ傳給老師,老師統計、評分后周一再反饋給記載分數的同學那里。
在實施的初期,我們并沒有單獨給學生指派任務難度,重在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在后一階段,我們會對臨界生的任務清單選擇進行單獨的輔導。
對學生個人而言,他們會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的項目完成,每完成一項周一都會加分,讓他們能夠慢慢了解自己的弱勢和強項,選擇自己個性化的任務去完成。
對班級而言,分小組和科目指定不同的學生做好每周的統計,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氛圍;部分老師還會對積分的用途和獎勵進行細化和具體化,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完成任務中產生成就感。
在使用自主學習任務清單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并且經過改進,產生了效果。
5.1 給任務附分值的問題。實施初期,每個任務按照難易程度被附上不同的分值,這時很多學生能力達不到很高的水平,而基礎任務分值又低,他們不太愿意參與進來。后期我們做了一定調整。我們把任務分值標注一樣,人人參與自學,人人都能找到符合自己水平的任務去完成。
5.2 選擇任務類型的問題。同學們選擇基礎類的任務較多,沒有了解自己的需求,沒有認清自己需要提高的方向,為了得分而完成幾項草草了事。在實施一段時間之后,我們專門對部分學生要給予更細致的指導意見,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優勢、認清自己的短板,從而更有效率的開展自學。
還有一些問題,在操作的過程中,暫時也沒有想到太好的解決辦法。
5.3 部分學生態度消極的問題。有部分同學專業基礎太薄弱,覺得加分和獎勵離自己較遠,不愿意參與自學。
5.4 自主學習任務清單在各層次對象群中實施的力度和收效也不同。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實踐,自主學習任務清單在學生、班級、學校三個層面有如下優勢。
6.1 對學生個人而言,他們會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的項目完成,每完成一項周一都會加分,慢慢了解自己的弱勢和強項,選擇自己個性化的任務去完成。
6.2 對班級而言,分小組和科目指定不同的學生做好每周的統計,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氛圍;部分老師還會對積分的用途和獎勵進行細化和具體化,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完成任務中產生成就感。
總之,在新常態和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下,需要我們不斷去思索未來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樣的?怎樣切實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會繼續關注網絡環境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的方法,在實踐中使自主學習任務清單不斷完善,并為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