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英
[摘? ? ? ? ? ?要]? 講故事的能力是幼師專業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衡量一個幼師學生專業素質的基本標準。鑒于幼師專業學生未來的工作對象,故事教學是不可避免的,幼師專業的學生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講故事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師專業學生的講故事能力并不十分理想,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全面提升幼師專業學生講故事的能力。以幼師專業學生講故事能力為研究切入點,對其相關的內容進行詳細研究和分析。
[關? ? 鍵? ?詞]? 幼師;學生;講故事;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224-02
故事是兒童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媒介,在學前教育中,故事法教學是最為常用的一項教學方式[1]。可以說,在幼兒教學中,通過一定的故事給幼兒創造一個輕松、自由的語言環境,并在這一語言環境中,通過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接觸某些文學作品,并感受語言的優美和豐富,進而激發幼兒對語言的興趣,不斷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基于此,幼師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幼師專業學生的講故事能力,使其更加適應未來的崗位需求。
在幼兒教育中,講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就目前而言,講故事這一教學形式在幼兒園中實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部分幼兒教師對講故事的技能掌握、運動能力較低,無法很好地開展講故事教學;一部分教師講故事興趣較低、能力不佳,在進行講故事的過程中,常常忽視幼兒群體的特殊性,常常按照成人的思維模式和接受方式講故事;還有部分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表情單一、語調僵硬,并未對故事進行衍生,以至于出現了“背故事”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發展。在研究中發現,導致目前幼兒講故事教育現狀的重要因素在于學前教師。(1)學前教師對講故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講故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途徑,但部分學前教師對其認識不夠,片面地認為講故事只是哄孩子的一個手段,并未存在較大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意義。(2)講故事的基本功較為薄弱。鑒于幼兒教師對講故事教學缺乏一定認識,以致其在故事教學中,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并未進行特殊的訓練,進而使其講故事能力低下[2]。
鑒于講故事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幼兒園講故事教學的現狀和原因分析,幼師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學前教育的主力軍,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提升其講故事的能力,進而使得其日后能夠正確掌握講故事教學這一有效手段。
一、加強心理素質訓練,培養良好的講故事心態
中職幼師未來工作面對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講故事是其必須要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幼師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存在自卑、準備不足、缺乏信心等現象,以至于其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常常出現“緊張、出錯”等現象。基于此,必須要加強幼師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幫助其形成一個良好的講故事心態。一方面在進行幼師人才培訓的過程中,必須要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講故事的重要性,并激發其內在需求,使其樹立正確的觀念,樹立自信心,通過自我暗示、心理調整等方式,不斷提高講故事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種訓練方式,加強幼師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逐漸幫助其克服講故事的心理障礙,并在訓練過程中,逐漸增強其自信。
幼兒教師常常認為數學知識比較單調,并沒有什么故事可以講,其實這樣的心態是錯誤的,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培養中職幼師專業學生良好的講故事心態,將故事融入幼兒教學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運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量一量”相關內容教學的時候,中職教師可以根據所要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體現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繩子、尺子、水彩筆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將故事融入學習內容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講故事心態。有的學生講小熊種樹的故事,通過尺子來測量地面樹苗的高度進行記錄,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量一量”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講故事心態。
二、加強口語語言訓練,培養良好的講故事語態
幼師學生未來面臨的教育對象相對比較特殊,其語言和認知均處于發展階段。這就要求幼師在講故事的時候,必須采用合乎幼兒心理、生理、思維特點的語言,以便于其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對幼師進行講故事能力訓練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口語化語言訓練是重中之重。在對幼師學生進行口語化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擇與其相適應的表達方式,并將故事中難懂的詞語進行轉化,使其成為容易理解的詞語。并將較長的語句進行轉化,使其成為簡短的句子,少用或者不用關鍵詞,以免影響幼兒欣賞。
例如,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針對“蝗蟲腹部有六只小孔”的表達方式,應將其改變為“螞蚱的肚子上有六個小窟窿”,將“因為天氣下雨,所以帶把雨傘”轉變為“啊,天嘩啦啦地下起了大雨,怎么辦呢?嗯……帶把雨傘吧”。通過這種口語化語言的轉變,更加符合幼兒的學情。故事中的“花園”可以根據故事的感情色彩進行語言轉化,邪惡巫婆的花園一般是陰暗、冰冷的且里面有大量奇怪的小動物,而國王的花園則是陽光明媚、有艷麗的花草、有美麗的蝴蝶、小燕子自由自在飛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講故事中進行擬聲詞的應用,比如,蜜蜂嗡嗡嗡地飛著、青蛙呱呱呱地叫個不停、知了不知疲倦地唱著“知了—知了”的歌,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展示故事的豐富性。同時,學生在講故事的時候,要用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敘述,以故事主人公的口吻進行訴說,更能夠過將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人物形象全面展示出來。
三、加強語音語調訓練,培養規范的講故事語音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規范、準確的語音是其基礎,直接決定了講故事的效果。具體來說,在對幼師學生進行語音訓練的過程中,應做到三點:(1)加強學生的普通話訓練。鑒于學生來源于各個地方,存在一定的方言現象,甚至部分同學的普通話極為不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指導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有效地去除方言,并將每一個聲母、韻母念出來,不斷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2)加強學生的語氣語調訓練。在學生講故事的過程中,其語氣、語調尤為重要,高低、快慢、強弱、虛實等不同的語氣語調,表達出了不同的思想情感和含義,并體現出不同的人物情感、人物特征等。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講故事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著重語氣語調的訓練。(3)節奏訓練:在對幼師進行講故事訓練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對其進行節奏訓練,使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停頓明顯、重音得當、抑揚頓挫,使得故事內容在其演繹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比如在講《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時候,教師要注重講故事過程中的語音語調訓練,并把控故事的節奏,讓聽故事的幼兒不僅能夠明白故事內容,同時也能感受故事的環境和氛圍。在豬媽媽要求三個小豬蓋房子的時候,要體現出豬媽媽的誠懇和關愛以及小豬的驚訝與依依不舍,在小豬蓋房子階段的講述中,要體現出歡快、平緩的氣氛,通過語氣語調表達三個小豬對用什么材料蓋房子的態度,隨后大灰狼的出現要營造緊張、恐怖的氣氛,突出大灰狼的兇殘、狡詐,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小豬內心的害怕。通過語音語調訓練,可以將故事氛圍營造出來,體現故事中的情感和含義,以規范講故事的語音、語調和節奏,提高學生的講故事能力。
四、加強態勢語言訓練,培養豐富的講故事體態
在進行講故事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語言表達,幼師還必須要配備一定的態勢語。所謂的態勢語,就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的表情動作具有極強的輔助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故事內容的精彩程度。具體來說,在對學生進行態勢語訓練的過程中,應注意三點:(1)對其進行眼神和表情訓練。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目光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一種身體語言,幼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眼神也必須要有分寸,要保持自然適度,利用平和、親切的目光,幫助塑造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等,以提升故事的精彩程度;(2)身姿訓練:幼師在講故事的時候,一般是正面面對幼兒,可以做45度的側身,但身體的動作不能太大。因此,在對幼師專業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應結合這一原則,對其進行身姿訓練,確保其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身子端正、大方;(3)加強手勢語訓練: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手勢語尤為重要。通過手勢與的運用,對故事中的某些內容進行形象化的展示,使得故事更加生動、更加形象。基于此,在對幼師專業學生進行講故事能力訓練中,必須要加強其手勢語訓練,使其充分結合故事內容中的情節、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等,采取有針對性的手勢語,以加強故事的表達[3]。
比如在講《好餓的小蛇》故事的時候,教師要加強態勢語言的訓練,讓學生能夠聲情并茂,將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在將小蛇走的時候,要扭動身體,并做出彎彎曲曲的動作,從而能將小蛇走路扭來扭去的體態表現出來,當小蛇吃了一個蘋果的時候,可以用手將肚子作蘋果狀,體現小蛇吃了東西后的樣子。這樣,一邊進行故事描述,一邊輔助體態,更能夠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將故事講得繪聲繪色[4]。
綜上所述,講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相適應,且對幼兒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幼師培養的過程中,要針對目前幼師講故事能力的現狀,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強幼師專業學生講故事能力的訓練,進而使得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利用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劉艷梅.如何培養會講故事的幼師:幼師生講故事技能的培訓方略分享[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9):33-37.
[2]楊玉鑾.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講故事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3]陳靜.湘西地區中職幼師專業“講故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7(S1):204-206.
[4]袁增欣.幼師“講故事”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