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獎:《格雷馬斯結構主義敘事學視角下戲劇<戀愛的犀牛>分析》
袁明謙(北京舞蹈學院)
在得知自己獲得了此次評選的成績后,我十分驚喜,同時也備受鼓舞。我作為北京舞蹈學院一名研究舞蹈理論的研究生,在戲劇研究方面的積累還十分淺薄,而《格雷馬斯結構主義敘事學視角下戲劇<戀愛的犀牛>分析》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我校閆楨楨老師開設的《藝術批評理論與方法 》這門課程以及研讀格雷馬斯著作的基礎上寫作而成的,后期聽取了閆楨楨老師的指導意見后加以修改,抱著嘗試性的態度投給了《戲劇之家》雜志社。令人開心的是,我的文章不僅被收錄,還非常幸運地受到了專家組的肯定,獲得二等獎。在此,我十分感謝貴雜志社對我這篇文章的肯定和鼓勵,十分感激負責且有耐心的編輯部老師們,也特別感謝給予我理論基礎和修改意見的閆楨楨老師。
在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學習的學術生涯中,《戲劇之家》中刊登的諸多文獻給予我很多幫助和指導。貴雜志社憑借自身的優勢和權威性,在知網等數據庫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很多藝術研究者們發聲及交流的平臺,因此在我很多次的文獻研讀和學習中,貴雜志社給我提供過關于舞蹈、戲劇、文學、音樂等多方面的資料,這也是我這次選擇將這篇認真斟酌和修改后的文章投給《戲劇之家》的原因。而在整個文章投稿和刊登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貴雜志社老師們負責、細致、嚴謹、耐心的態度和品質,這也是我在此次的投稿中所學習收獲到的寶貴財富。最后,再次對《戲劇之家》以及此次的學術論文評比活動表示感謝,衷心祝愿《戲劇之家》越辦越好!
二等獎:《探索寫意畫的繪畫造型設計——以朱耷為例》
單徐榕,劉遵月(南京林業大學)
尊敬的《戲劇之家》各位編輯老師、評委老師,親愛的讀者們:
大家好!
承蒙大家厚愛,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喜聞我的論文《探索寫意畫的繪畫造型設計——以朱耷為例》在第五屆“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中獲得三等獎,我感到無比激動。
在此,請允許我對我的父母表示感謝,因為他們讓我從小受到了藝術的熏陶;同時,我也很想感謝我的繪畫啟蒙老師——孫煒老師,是他讓我對繪畫藝術充滿了樂趣和好奇。尤其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老師——劉遵月老師,是她的賞識、激勵和鞭策,才讓我在自己都無法想象的較短時間內,完成了此次論文的修改、查重、發稿等工作,可以說,沒有劉老師,就沒有我今天獲獎的機會。在此,請讓我對劉老師深深地說聲“謝謝”。
得益于父母教誨與引導,我自小浸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少習國畫、京劇等,又喜愛閱讀,陶陶然樂在其中。那時的我,醉身其中卻不自知,見之欣然,一靜一動之間,只覺意趣無窮。小小的人,穿著圍兜,立在案幾前揮毫潑墨,搖頭晃腦盡是自得。毛氈沾染上繽紛色彩,墨香沉邃,狼毫在水中浸過,墨色氤氳成縹緲之形,我能癡癡地看上許久。及至年歲漸長,聽得許多道理,方知其中奧妙,知其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知之深,行之切。了解愈多,想要踐行、傳承它們的心就愈迫切。
如今在南京林業大學學習工業設計,利用閑暇時間觀展,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在多文化的設計中求索。這次獲獎,令我深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我探索中華文化對設計啟發的決心。
最后,也歡迎廣大讀者對我的文章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希望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得到大家的青睞。
謝謝大家!
三等獎:《圖像的再現與延伸——以明刊插圖本<玉簪記>的圖文關系為例》
莊 昕(江蘇師范大學)
戲劇之家的各位領導、各位編輯:
大家好!
我是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的一名學生,由于學校資助的校立項目以及導師的指導,我有幸學習到戲曲方面的一些知識,并在獲得一些心得體會后寫了一篇文章。
在投稿過程中發現貴刊是由湖北省文學藝術聯合會主管,湖北省戲劇家協會、今古傳奇報刊集團聯合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學術期刊,是中國CNKI學術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最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維普中文學術期刊網來源期刊、龍源國際期刊網收錄期刊、ASPT來源刊。經過一系列了解后,發現貴刊在期刊中具有相當高的評價,便對貴刊很是感興趣。我便抱著試試的心態將《圖像的再現與延伸——以明刊插圖本<玉簪記>的圖文關系為例》這篇文章投給了貴刊,很榮幸被貴刊選中并發表。更榮幸的是,在貴社舉行的第五屆“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這對于我以后的學術發展有了莫大的激勵作用。同時貴刊舉辦的“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一方面不斷督促我們投稿者的投稿質量,另一方面也對貴社更好地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
最后,希望貴社越辦越好!
三等獎:《遼海文化視覺符號的動態設計研究》
安 娜,劉 健(魯迅美術學院)
非常感謝《戲劇之家》雜志社、武漢華中師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評選委員會的專家們。
感謝《戲劇之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批認定的學術期刊)舉辦的第五屆“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提供這樣一個理論學術交流的平臺,能夠在論文撰寫這個領域相互學習、借鑒。論文《遼海文化視覺符號的動態設計研究》是以遼海文化為內容背景,進行視覺符號的動態設計研究,梳理了遼海文化、視覺符號以及動態設計等相關概念理論,促進遼海文化視覺符號的動態推廣與多媒體應用,具有實踐意義。這篇論文能夠在第五屆“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中得到委員會專家的認可并獲獎,是對我們專業研究的鼓勵與推動,以后會更加專注于實踐創作與理論研究。對于存在的不足與差距,會不斷學習彌補。
祝愿《戲劇之家》雜志能夠一切順利,發表更多優秀的學術論文,進一步提升刊物的學術質量、推動文藝理論研究、促進文藝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