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衡艷



[摘? ? ? ? ? ?要]? 以形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研究對象,通過所在學校學生奢靡之風、形式主義等“四風”的問卷調查,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背景下,提出尋找建立道德共識的途徑來幫助現代人擺脫道德相對主義困擾的方法。
[關? ? 鍵? ?詞]? 奢靡之風;文化多樣性;道德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116-02
“四風”指形式主義之風、官僚主義之風、享樂主義之風和奢靡之風。2013年6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重提“四風”問題,強調整治“四風”刻不容緩。“四風”問題是違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它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近年來,關于高校“四風”現象的各種報道紛繁復雜,高校存在的各種“四風”現象被不斷曝光,讓人瞠目結舌,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關注。
為此,對我校“四風”現象調查,一是以廣鐵高校學生的視角進行關于“四風”問題的調查,以得出高校在“四風”問題上具體存在的現象以及原因。二是通過對廣鐵高校的抽樣調查,力圖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對“四風”現象的認識及反饋等。希望關注大學生對“四風”問題的看法,從而引導在校大學生最終向黨看齊,督促院方加強監督,將整治“四風”現象的系統工程變為基本常態化。
一、網絡調查及結果
(一)關于“形式主義”的問題和分析
1.你認為學校的信息公開和消息傳達是否存在以下現象?
反饋結果:絕大多數答卷者認為學校在此方面存在若干問題,其中反饋最多的問題是“信息公開的渠道少”,其次是“消息沒有傳達或不能及時傳達給學生”。
2.你認為學校行政管理部的辦事流程是否存在以下現象?
反饋結果:絕大多數答卷者認為學校在此方面同樣存在若干問題。超七成的答卷者認為“回復/批復慢”,過半數答卷者認為“手續繁雜”“溝通渠道少”。
3.你是否找過學校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教職工辦事?
有40%的答卷者表示“否,覺得很難找到這些部門和工作人員”,學生反映的問題集中在行政管理工作上“重形式而輕實干”——程序繁瑣復雜、辦事效率低等。這正符合“形式主義”的特點。從調查數據中不難推測,這股不良風氣已經蔓延校園,充斥于校園大小事務之間。因此,遏制形式主義之風刻不容緩。
(二)關于“奢靡之風”的問題和分析
1.你認為學校公共資源是否存在以下鋪張浪費現象?
反饋結果:較多答卷者認為“有些開設的課程沒必要或者不符合我校學生發展需求”“有些學生占選課程(包括網絡課)后曠課缺考”“教學設備利用率低”。較少人認為在硬件設施資源方面也存在浪費。
2.你認為學院在向學生收取、退補費用時是否存在以下現象?
反饋結果:超七成答卷者反映“退補、補貼費用拖延發放”,部分答卷者認為“收費、退補款項不透明”“住宿、水電費用不合理”“課本、教輔資料收費不合理”。
小結分析:以上問題的答卷反映出校內存在較為嚴重的鋪張浪費和費用收、退不透明、不合理的現象。可見“奢靡之風”也正在侵蝕校園內部,肅清校內奢靡風氣也應提上日程。
(三)關于“官僚主義”的問題和分析
問題:你在與教職人員往來時是否發現以下現象?
反饋結果:超半數答卷者認為“有問題不知道找誰負責”、半數認為“有問題找不到負責人”,且對于教職人員的不同意見均有反映。
小結分析:由數據可得知,學生認為校園內存在“官僚主義”。此風雖小,但也要引起警惕。
(四)關于“享樂主義”的問題和分析
問題:你認為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是否存在以下現象?
反饋結果:超半數答卷者認為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缺乏創新精神,半數認為課程設置落后”“教學模式單一乏味”。
小結分析:由此可見,校方一定程度上存有安于現狀的思想,缺乏憂患意識,以至于在教學管理方面缺乏創新。
(五)關于如何加強學院良好風氣建設、促進學院健康發展的問題
問題1:你認為要加強學院良好風氣建設、促進學院健康發展,應該需要?
反饋結果:絕大多數回答者認為需要各界的努力,其中“更完善、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獲票最多。
問題2:你認為宿管辦在服務學生方面是否有以下具體問題?
問題3:你認為學校食堂在服務學生方面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調查總結:通過本次的調查,我們發現校園內著實存在“四風”現象,其中最為嚴重的是“形式主義”,已經充斥于學校行政管理事務之間,而其它三股不良風氣也頗有助長之勢。因此糾正“四風”、樹立校園良好新風氣的任務刻不容緩。
二、調查分析
總體上看,當前高職院校的價值觀是好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在道德方面,我們所處的社會已經面臨腐化危險。當一個社會的共同理想信念遭受空前危機、這個國家的執政黨在執政合法性以及公信力方面遭受了質疑,這侵蝕的不僅是社會道德的底線。
1.形式主義方面,在當前,其主要表現為:不注重學習的實用性,只講究學習的外在形式,造成學習浮于表面;在學校中,不單是存在于教職工的會議,即使是學生干部會議,也是經常的文山會海;面對名目繁多的各類檢查,甚至謊報數字,欺上瞞下;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切實際,不求實效;落實不力,工作疲沓。用粗枝大葉代替一絲不茍;用走馬觀花式的表面文章代替深入實際的嚴謹;用潦草應付代替嚴謹作風;用高喊口號代替實際工作;用欺上瞞下代替求真務實。
2.官僚主義方面,就目前而言,主要表現形式為高高在上的處理方法,脫離群眾;還有其他表現為不負責任,不敢擔當;與民爭利;表里不一,紀律松懈;指手畫腳、不重落實;在當前,不單是教職工而且在學生的一些活動項目的審批時手續繁瑣、執行不同通暢。
3.享樂主義方面,在當前,其主要表現為精神頹廢、思想空虛;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卻慵懶松散,不積極探索新的方法;同時,不單是成人,很多學生干部開始迷戀特權,甚至以權謀私;他們在工作中計較待遇,追名逐利,工作時拈輕怕重;自我陶醉、標桿不高;追逐名利、貪圖享受;講排場、擺闊氣,任意揮霍浪費。
4.奢靡之風方面,一直以來,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講究排場,鋪張浪費;所謂奢靡,一般是指花費大量錢財和社會資源追求過分享受。即古人說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費和享受的區別在于,一是大大超越當時普通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二是無度揮霍社會財物而不能物盡其用。以權謀私、腐化墮落,把奢華當時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四風”之害,如果對其輕視小視、見怪不怪,必將釀成“千里長堤螞蟻群居之患”。
三、深入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實踐活動,杜絕“四風”
“四風”的存在,其根源是價值觀出了問題。價值觀出了問題又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和錯位。
(一)深化宣傳普及、增強認知認同
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一,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一定要在增強認知認同上下功夫,使其人人知曉、深入人心。
找準宣傳教育同教育對象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點,學校就是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針對學校教職工、學生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建立長效機制,以對國家和民族高度負責的態度,凈化校園文化環境。
(二)推動人人參與、人人實踐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一定要注意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實現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讓人們便于參與、樂于參與。
校園中存在的“四風”只是一種觀念,只要我們能端正態度,就可以用好的事物取而代之。“四風”,不僅是對校園而言,更體現在社會方面,只要認清四風,便可更好地消除四風。不管學校,還是社會都存在“四風”。我認為應從“娃娃時期抓起”,強化節儉的意識,別讓我們的地球成為“撒哈拉沙漠”。如今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四風”卻更嚴重了,四風本質上是價值觀之別,掃除四風必須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美德世代傳承,明五禮(仁、義、誠、敬、孝),知五恥(懶、貪、奢、浮、愚),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社會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維系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高校教師要積極踐行職業道德規范,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帶動學生做一個明禮的人、做一個知恥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參考文獻:
[1]劉奇.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及應因對策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9).
[2]張藝兵.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4(6).
[3]伊麗麗.“四風”的具體表現、成因與對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8(5).
[4]王澤楠.道德相對主義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3.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