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娟


[摘? ? ? ? ? ?要]? 對現代學徒制背景下護生的職業認同感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現代學徒制班護生職業認同感得分為(65.1±13.1);影響護生對護士職業認同感的因素有興趣愛好和學習成績水平。與普通培養方式相比,現代學徒制在提升護生職業認同感上具有很大優勢。
[關? ? 鍵? ?詞]? 現代學徒制;護生;職業認同感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188-02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醫務人員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影響,這導致護理人員的職業認同感發生改變。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指護士在長期從事護理工作時對護理工作產生的正向積極的態度、想法和情感,從而愿意更好地完成工作[1]。護生職業認同是指護生在學校和醫院學習中逐漸形成的對即將從事的護理行業的認識和理解程度[2]。雖然護生們并未長期從事臨床護理工作,但護士與護生均在從事或者學習護理專業的過程中產生了對護理專業的看法和情感。以往研究表明,影響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因素主要有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家庭收入、入學形式、學歷等[1,3]。有研究發現,在剛進入臨床實習階段,職業認同水平受護生個人因素影響較大,在校期間的針對性引導可以幫助護生提高對護理行業的認識,形成較好的職業情感[4]。
現代學徒制是以技能培養為核心目標、重構傳統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實施“1+1+1”一體化育人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近期,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019年工作要點》中提出,要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我校為全國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護理學院與某醫院共建成立了護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班。學生第一年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打好理論基礎;第二年離開學校,在合作醫院進行“理論+臨床實踐”的學習,要求上午是理論教學,下午在醫院科室臨床實踐,通過形象生動的“床旁教學”使學生充分理解學習內容,更早接觸到醫院文化與管理模式;第三年,學生在醫院進行頂崗實習,以專業技能培訓及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為目標,在不同科室進行輪崗實習,培養職業能力,適應工作崗位,提高綜合素質。
本文旨在通過對現代學徒制班護生的職業認同感的現狀調查來分析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對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樣法,選取了本校現代學徒制班兩個年級、兩個班級,共71名學生。
(二)研究工具
1.自編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包括護生的性別、年級、家庭收入,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為學生干部,是否參加社團、兼職等。
2.護生職業認同感問卷:采用由郝玉芳編制的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生職業認同問卷。該問卷包含個人、人際間、社會歷史三個維度,將職業認同劃分為“職業自我概念”“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社會說服”“職業選擇的自主性”“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5個因子。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很符合”“較符合”“介于之間”“較不符合”“很不符合”依次得分為:5分、4分、3分、2分和1分。該問卷共17個問題,反向題計分題1個(第12題),滿分85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生的職業認同感越高。本次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5。
(三)調查方法
采用線上問卷星的調研方式來搜集調查數據。研究者統一對兩個班的班長進行線上培訓,之后由她們負責指導同學們在手機上完成答題。
(四)數據分析
調查數據由雙人錄入SPSS22.0軟件中,且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驗、方差分析(檢驗水準:P<0.05)。
三、研究結果
(一)一般情況
本次研究共向71名學生發送了調查問卷,回收問卷71份,有效問卷71份,有效率100%。其中女生67人(94.4%),男生4人(5.6%)。大二學生占46.5%,大三學生占53.5%。91.5%的學生都是通過第一志愿錄取到護理專業,非獨生子女占比88.7%,66.2%的學生沒有學生干部經歷,38.0%的學生無社會兼職經歷。接近一半學生的學習成績可以達到優良水平,大部分學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較低。43.7%的學生親人中有從事護士工作的,74.6%的學生認為進入大學以來,對自己認識護理專業影響最大的人是臨床帶教老師。
(二)現代學徒制班護生的職業認同感現狀
1.各因子得分與總分
護生職業認同感5個因子中,根據其因子滿分來判斷,得分最高的因子是“職業選擇的自主性”,其他因子的得分依次為:職業自我概念(23.4±5.4),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14.5±3.9),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11.8±2.3),社會說服(7.3±1.5);職業認同感總得分為(65.1±13.1)。
2.不同特征護生的職業認同感比較(見下表)
總體來看,女生、已有實習經歷的大三學生、以第一志愿錄取的、自己喜歡護理專業的、非獨生子女的學生,其職業認同感得分更高,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得分要高于不擔任任何職務的學生,學習成績越好的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同感就越高,在校期間有兼職經歷、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學生,其職業認同感也更高,親人中有從事護理工作的對學生本人的職業認同感也有積極作用,認為臨床帶教老師對自己認識護理專業影響最大的學生,其職業認同感得分也明顯高于其他情形。
組內差異性比較的結果顯示,不同的專業錄取方式、學習成績水平各組間得分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他分類的組內得分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特征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得分表
四、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現代學徒制背景下,護生的職業認同感得分較高,高于普通高職護生實習后期水平,高出本科護生的職業認同感得分5分以上,高出同地區普通類型護生的認同感得分近10分。這說明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不僅可以整合校內外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專業和今后所從事職業的認識。
本研究中,不同特征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得分均有差別,但除了“專業選擇”和“學習成績水平”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外,其他組間得分均不具有統計學差異,這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男護生對護士職業的認同感普遍低于女護生,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大三年級已經在接觸臨床頂崗實習的護生其職業認同感高于大二年級護生,這與本科護生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再次說明了臨床實踐對護生真正認識護士職業的意義。將護理專業作為第一志愿,而且自己喜歡該專業的護生得分要明顯高于非第一志愿、非自主選擇的護生,這與以往研究結果完全一致,因此專業和職業的選擇應該始終遵循興趣第一的原則。本研究中,是否為獨生子女、在校是否擔任職務、是否有兼職經歷、是否有親人從事護士工作都不是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74.6%的學生認為進入大學對自己認識護理專業影響最大的人是自己的臨床帶教老師,這個比例遠高于學校老師(12.7%)的作用;而其相應分組對應的職業認同感得分也是“臨床帶教老師”組高于“學校老師”組,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之前的研究結果顯示,實習護生認為學校老師對自己認識專業的積極作用要大于醫院護士。這表明,現代學徒制背景下,護生受臨床帶教老師的積極影響作用更大。在我們搜集整理的護生反饋中,98%的學生十分認同現代學徒制,認為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能夠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臨床實踐經歷是影響護生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現代學徒制背景的培養模式下,護生在兩年的臨床實踐學習過程中能夠與臨床帶教老師建立密切聯系,臨床老師良好的榜樣作用能夠很好地增強護生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感和興趣,這是普通培養模式很難達到的。良好的職業態度及合理的職業認同感的形成,不僅需要理論知識,更應在實踐中去體會和領悟,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迎來了良好發展時機。
參考文獻:
[1]邢爽.高職護生實習后期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2]胡蘊綺,仇瑤琴,胡再平,等.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感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4):47-48,56.
[3]王艷.江蘇省高職護生職業認同與學習倦怠的現狀及關系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6.
[4]崔麗君,李姍姍,何劍.本科實習護生實習前期職業認同感的現狀調查分析[J].國醫學倫理學,2011(6):789-790,801.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