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星汝
[摘? ? ? ? ? ?要]? 目的:研究標準化病人(SP)在診斷學技能培訓及考核中的價值、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選擇本院2017年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18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他們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0人,觀察組采用SP教學,對照組采用非SP教學法進行技能培訓,并在課程結束后對教學質量進行調查及考核,利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兩組研究對象的訓練前情況基本一致;SP模式訓練后診斷學技能考核成績比較,觀察組在系統問診、體檢、病例分析等方面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情況證實90%的學生認為SP教學方法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結論:SP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體驗患者、評估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提高診斷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實踐證明SP教學模式具有可行性,此模式對培養學生的診斷學技能、思維能力、實操水平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 ? 鍵? ?詞]? 標準化病人;診斷學;技能訓練;考核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222-02
醫學上的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也被稱為模擬病人(Simulated Patient,SP),特指從事非醫學醫療工作的正常人或者是具有輕癥病的人通過一定的系統培訓及標準化后,可以恒定、逼真、形象、精確地復制醫學病人臨床癥狀、身體特征和(或)病史,擁有較好的充當被檢查者、評估者和指導者等三種能力[1]。模擬病人的概念是美國人巴若斯在1968年提出的,經過50多年的發展,其現在已被全球眾多醫學院校普遍應用在醫學臨床教學、醫學課程評價和醫學技能認證中。
標準化病人作為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對于很多醫學初學者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學習資源,可以較好地提高醫學學習效果。經過50余年的醫學推廣及應用,標準化病人在歐美醫學教育及人才培養過程中,標準化病人已廣泛應用在醫學臨床技能教學及評估過程中;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浙江大學醫學院、九江醫學專科學校及華西醫科大學等醫學院校在紐約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資助下,利用“臨床技能教學與評估項目”,實現了我國首批標準化病人的訓練與培養[2]。
自從20世紀開始,國內部分醫療院校首次嘗試利用SP對臨床進行綜合考評及模擬教學,逐漸積累了很多SP醫學知識及應用經驗,且取得的醫學教學效果越來越好。目前,國內很多醫學教育單位都開始在臨床綜合考評中利用標準化病人,但是由于經濟水平、師資力量、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因素,SP還沒有在國內得到普及、廣泛應用。
本院從2013年9月開始引入標準化病人教學,當年探索、招募、遴選了10名專業醫學生作為標準化病人(SP),通過系統的培訓、訓練與考核,并將合格SP廣泛參與到醫學院校學生進行的診斷學臨床技能訓練及考核中,多年的臨床經驗及醫學成果證實SP教學效果良好。下面就將SP應用在五年制見習醫生中診斷學教學中的結果進行論述。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通過選取作者所在的院校2017年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18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180名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n=90)和對照組(n=90)。教學模式的差異性選擇:觀察組采用SP的教學方法應用在診斷學技能訓練和考核;對照組采用非SP的教學方法,主要利用知識講授、幻燈片放映等傳統教學方法進行醫學教學訓練和考核,缺乏臨床實踐及模擬教學。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數量、成績、男女比例、課程內容、教學時長等方面[3]沒有明顯的差異,他們在訓練前學習的技能訓練課程、病歷編寫及體檢培訓等方面基本一致。
(二)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1.臨床技能訓練
(1)觀察組。組內每個成員進行最少1次的SP診斷學臨床技能訓練,訓練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問診訓練。在訓練開始前,需要將事先設計好的問診內容和技巧融合訓練中,以提高組員應對特殊情況的能力;課堂訓練過程中需要標準化病人配合完成不同的病人角色,并體驗醫患關系,獲取病人的臨床常見癥狀或疾病病史信息;通過問診后,SP將學生的問診情況與評分表資料信息對比,并將采集的信息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總結并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促進學生更好地安慰患者、尊重患者、保護隱私、觀察患者[4],建立較好的醫患關系。
②體檢訓練。在訓練開始前,需要將事先設計好的體檢和技巧內容融合訓練中,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及訓練效果;在學生訓練時要按照教學大綱中的條目進行,每個組員都要對SP進行最少一次的體檢;標準化病人需要將自己被查的身心體會、手法情況、不足之處及檢查是否有遺漏等告知學生,并加強針對性的訓練[5];體檢訓練是醫學診斷學學生必須熟練的基本功,對體檢順序、科目、部位、手法等非常清楚、準確。
③病例分析。訓練過程中可以利用典型的臨床病例進行問診和體檢,采用模擬的形式,學生分別擔任病人和醫生的角色,進行病案討論。
(2)對照組。組內每個成員進行常規的技能訓練,在觀察組進行訓練的同時,將學生進行授課學習,授課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問診要求、體檢綱要和課本上講述的方法進行,并利用人體訓練模型、模擬訓練軟件等加強學習[6]。
2.臨床技能考核
(1)觀察組。
觀察組的所有成員均要利用標準化病人進行臨床技能考核,需要學生對患者完成病史情況、患者體檢、不同病例、診斷方案、化驗結果講解、檢查結論及治療辦法等。
①問診考核。通過SP進行模擬臨床實際情況,完成上述論述的訓練步驟,SP及考核教師對問診學生進行綜合評分,除對預先量化的科目直接打分外,還要對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技巧、舉止行為、態度儀表和臨床思維等[7]非量化科目采用等級分數來評估,所得的平均分就是學生的最后得分。
②體檢考核。利用SP來模擬不同的患者,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完成體檢,SP及考核教師對體檢學生進行綜合評分,除對預先量化的基本科目直接打分外,還要對學生的體檢手法是否規范、有無重點查體、體檢力度是否合適、是否洗手等非量化科目采用等級分數來評估[7],所得的平均分就是學生的最后得分。
(2)對照組。
對照組在技能考核的過程中,利用組員分別扮演模擬病人和模擬醫師,通過兩名考核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分,具體評分細則及標準與觀察組一致,最后考核教師的平均打分就是每個學生的考核最后得分。
(三)統計學方法
對觀察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的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分析,課題統計的數據采用統計軟件包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計算資料全部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利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7]。
二、結果與分析
(一)觀察及調查情況
通過對觀察組的觀察及調查可知,SP教學通過模仿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特別的臺詞等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及熱情,活躍了課題的氛圍,讓課堂學習更加生趣、形象、生動。對兩組學生抽取了80人進行調研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證實了觀察組在采集病史、資料收集、掌握程度等方面均要好于對照組。
(二)實驗組及對照組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
通過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可知,觀察組在病史采集、系統體檢、病例分析和醫患溝通等方面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8],見表2。
三、討論
醫學上的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也被稱為模擬病人(Simulated Patient,SP),作為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對于很多醫學初學者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學習資源,已廣泛應用在醫學臨床診斷學技能訓練及考核過程中。自從20世紀開始,國內部分醫療院校首次嘗試利用SP對臨床進行綜合考評及模擬教學,逐漸積累了很多SP醫學知識及應用經驗,且取得的醫學教學效果越來越好。
醫學診斷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質的學科,在醫學院校臨床教育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主要培養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臨床技能。診斷學是從學習醫學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技能訓練的紐帶和過渡階段,實現將醫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臨床基本功。因此,診斷學主要是提高醫學學生的實踐能力。
本院校從2013年9月開始引入準化病人教學,通過系統的培訓、訓練與考核,并廣泛參與到學生的診斷學臨床技能訓練及考核中,多年的臨床經驗及醫學成果證實SP教學效果良好。
通過將具有豐富醫學知識、臨床教學實踐的標準化病人,實現對現有醫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并將其應用在醫學臨床實踐技能培訓和考核的環節中,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了其優勢和可操作性,此教學方法值得推廣和借鑒。
標準化病人教學作為新的教學模式進入醫學訓練的過程中,但決不能取代真實的患者和臨床教學,傳統的臨床實習、課堂教學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標準化病人教學為臨床技能訓練和考核提供了一種途徑,肯定會起著重要的作用。醫學診斷學教學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為醫療相關工作人員提供詳實、可靠的資料。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較好的社會、醫學及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芳俠,劉原,馬肖容,等.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技能訓練和考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64-65.
[2]鄭海智,孟晶瑩,趙拴枝,等.教師模擬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技能培訓與考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4): 75-77.
[3]董理,沈聰,肖韓艷,等.標準化病人在外科學技能訓練和考核中的應用[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7(11):71-72.
[4]周韻,劉碧波,張星星.標準化病人在臨床診斷教學中應用[J].科技風,2018(10):209.
[5]沈華連,許仕超,張華麗.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技能課程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2(6):169,187.
[6]Ellen Strober Escovitz.Using Senior students as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assistants[J].Acdemic Medicine,2010,65(12):733-734.
[7]Barzansky B,Etzel SI.Educational programs in US medical schools. 2003-2004[J].JAMA.2004,292(9):1025-1031.
[8]劉昀,劉原,馬肖容.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5(10):894.
◎編輯 尹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