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 ? ? ? ?要]?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由于信息化手段的沖擊,給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更為復雜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應用條件。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外部條件的變化,革新管理思想,適應時代變化的要求,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話題。
[關? ? 鍵? ?詞]? 大數據;學生教育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270-02
學生教育管理在教育界是常而彌新的話題,由于外部條件的變化,常會引起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形式等方面的變化。隨著大數據技術體系的不斷成熟,其在社會各個方面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展。利用大數據技術自身的優勢,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創新,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一、大數據背景概述
傳統數據庫在數據的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等各個環節上都存在極大的局限性,而大數據在依托云存儲和云計算的基礎上,可以對數據存儲規模進行無限擴展,在不斷提升數據處理專業化水平的基礎上,不斷使數據的價值得到提高,從而在分析出其共有規律的基礎上,對實際工作產生指導作用。大數據的應用價值不在于其“大”,而是在于其“有用性”,相對而言,信息的價值含量比數量更加重要[1],如何利用好大數據才是在競爭中贏得先機的關鍵。
二、學生教育管理數據的來源途徑
在國家和社會層面的支持下,目前我國的信息化校園建設的硬件條件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在大數據的信息采集手段上,不斷得以豐富和發展。目前的數據來源途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行為數據
學生的行為數據會顯示在學生生活的多個方面,包括其在入學檔案和各種信息表格中提供的各種數據,在生活中通過消費等途徑展現出的財務方面相關的數據等。
(二)學生的學習數據
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產生較多方面的學習數據,包括其各科的學習成績,日常學習中的考勤數據,教師的相關評價信息,在圖書借閱和選課系統等方面產生的數據信息。
(三)學生的社交數據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學生在媒體上的活躍程度較之以前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擴展。通過搜集學生在校園網上產生的社交數據,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科學的整理,結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展現的行為特點,可以對學生教育管理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學生的健康數據
學生的健康數據不僅包括學生的體質數據的測定,還包括在心理測評等方面的數據,通過定期的數據測定和整理,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了解其心理發展趨勢,從而制定出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措施。
三、大數據背景下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的途徑
(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通過學生在行為數據和學習數據等方面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能夠及時預測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學生無法通過現有渠道解決的情況下,后臺軟件能夠通過大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預測出其異常數據,并通過實施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例如鄭州市某些高校通過對學生餐飲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對其中每月在學校食堂消費超過20天,但消費總額不超過200元的學生給予直接的餐飲補助。在補助方式上,將補助金額直接打入學生的餐飲卡,不僅解決了學生的生活之憂,還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2],達到了較好的教育管理目的。
(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教師在教學準備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采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支撐,豐富教學內容,擴展課堂教學的組織方式,引入互動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在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相應的引導,可以指引學生不再單純采用課本和學習資料進行學習的模式,而是通過手機和互聯網等手段查找更多的學習資料和內容背景,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和變革,教師要能夠將其中的關鍵指標進行數據化處理,并通過相關的平臺進行處理,以便累計更多關于學生學習的數據信息,從而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手段從這些數據中找出學生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在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對照之后,通過采取相對應的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更好地提高其整體學習效率。
(三)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隨著社會形態的不斷變革,信息傳播的內容越來越寬泛,在新時代的學生成長過程中,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干擾。在學生自身不足以對這些信息的真偽和指向性做出鑒別的情況下,更加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蝕,從而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生活。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學校的相關人員可以心理測評和相關數據整理等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表現異常的學生,根據數據指向,采取科學的對應措施進行解決。對于學生中出現的一些群體性的心理問題,可以開展針對性的講座、強化課程教學重點等方式進行大規模的處理,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適應社會競爭的需要。
(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再只是集中在知識傳授的多寡,而是更側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側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大數據技術的引入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成長的特點,開展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育教學管理不斷趨于國際化、趨于科學化的今天,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都開始著手建立具有共性的教學思想庫。在思想庫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能夠依托學科建設的內容,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從而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影響,進而不斷提高其創新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
四、大數據背景下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不夠
我國在教育體制方面的改革,歷經數次變更,并根據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變化不斷提出科學的政策。但是在這些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存在一個共性的缺陷,都是從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出發,而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存在。雖然在有些方案中也在不斷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在實際執行中依然存在細節不到位的情形,使政策無法在執行過程中落實到位。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下,無法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學生的參與力度不夠,從而使數據采集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并且采集的數據會造成準確度的失真,最終影響數據分析的結果,使數據分析工作失去指導意義。
(二)實際應用存在嚴重制約
采用大數據技術手段進行分析,對于相關技術人員的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在信息技術不斷發達的情況下,硬件設施的限制條件已經不復存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在于數據內容搜集的多少,而是在于數據搜集的有效性和分析技術的科學性。但由于目前學校教育體制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在開展這方面的工作進程中,還存在著各方面的嚴重制約,其一是在人才方面的制約,大數據軟件的分析框架的建立,需要技術人員對學校教育、學生的思維方式、數據軟件的構建等各方面有著深刻的理解。這種技術人員在社會上還比較緊缺,在學校教育管理上投入力度不大。其二是學校方面對于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原有數據庫之間的溝通壁壘無法科學打通,使一些重要的數據保持在沉睡狀態。最后由于數據采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侵犯個人隱私的情況,會出現學生的抵觸情緒,無法進行全面的數據搜集。
(三)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大數據平臺建立過程中,需要采集學生學習、生活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內容,在現行的管理制度中,對于這些數據的保存方式和使用權限等方面還沒有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在出現問題之后,無法通過法律手段和內部的法規制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及時問責,從而無法保障數據平臺的持續運行。
五、提高教育管理創新力度的措施
(一)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大數據背景下強化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力度,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參與的主體必然從傳統的教師轉向學生。大數據平臺的應用,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而不是創新的目的。創新工作的開展必須依托學生的積極配合,使其能夠意識到大數據平臺為其學生和生活帶來的便利,為其成長所提供的支持,從而在思想上強化對大數據平臺建立的重視程度,實際應用中也能夠積極參與到數據的統計工作中。
(二)改善大數據平臺應用的環境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工作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其外部條件的制約必須通過相關機制的建立不斷完善。首先要加強學校對這方面工作的重視程度,建立頂層設計方案,強化學校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在進行平臺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數據來源結構,通過對各種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合理進行數據分析架構建設,保證數據搜集的全面性和數據分析的科學性。確保新型的管理制度能夠保證有效性,發現學生教育管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的應對措施。其次要加強資金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學校自身實力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引入第三方機構,或者降低平臺建設標準等方式,進行前期的建設[3]。此外,在平臺的建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將平臺建設的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聯系在一起,盡量將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行為轉化為數據表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從多方面豐富數據平臺建設的內容,在進行分析時能夠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分析結果不斷進行完善,從而起到更加科學的指導作用。
(三)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是大數據技術應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在學生的大數據管理平臺中,還是以內部管理為主,相關的管理方案也是由內部管理部門制定,僅對內部工作人員具有強制性的意義。在法律和社會層面上,相關的政策制度還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這極大地限制了大數據技術在學生教育管理創新方面的應用。這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深入調研在創新工作開展中的實際需求,制定出科學的管理制度,強化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與外部人員的處理措施。
六、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日益增多,有些教育工作者在面臨這些新問題時,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及時察覺這些問題,并給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在這種情形下,從學校的整體情況出發,加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技術水平,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建立,不斷搜集和整理相關的數據,建立科學的分析平臺,在數據中發現問題,通過數據的方式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最終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推進學生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姜盼盼.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理論困境與保護路徑研究[J].現代情報,2019(6):149-155.
[2]徐浩.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索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21).
[3]孫薇.大數據時代下新媒體工具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影響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6):223.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