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超

張常寧
獲獎理由
她生于排球世家,又被人稱為中國女排公主,有著極為出色的身體條件和基本功底,創造了諸多難以超越的成績。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她以主力身份入選中國女排,場均貢獻7.1分,幫助中國女排12年之后再奪奧運會冠軍。她也是中國女排歷史上第一位不滿20歲就作為主力隊員拿到世界冠軍的主攻手。年輕的她,在磨礪中頑強拼搏,挑戰自我,不斷超越。
江蘇省隊排球訓練場,教練宣布下午的對抗訓練結束。江蘇女排的隊員們累得直接躺在球場上。隊長張常寧獨自坐到賽場旁的塑料椅上,微微泛紅的臉上沒有半點訓練結束的喜悅。拿到2019女排世界杯冠軍,從國家隊回省隊的兩個多星期里,她尚且還沒與隊友磨合好。當天的訓練配合出了問題,她有點迷茫。
更大的壓力來自外界的議論。排球世家的光環、與世界頂級主攻朱婷的對比……她站在場上,背負著特殊的期待和質疑。她今年24歲,她想要一直贏下去。
9月19日18:20,日本橫濱,2019女排世界杯中國對日本的比賽正式開始。比賽打得相當漂亮,第一局中國隊大比分獲勝,第二局第二次技術暫停時,比分拉到了16:7。中國女排幾乎是笑著回到場上的,主攻張常寧笑得尤其燦爛。這是她的發球輪,她擅長發球,當天手感極佳。一條直線打過去,中國隊直接得分。 再來一球,一樣的角度一樣發到日本隊7號石井優希。球被接飛,又是發球得分。氣氛一下子燃了。沒人攔得住張常寧。接下來的5個發球里,她連發3個ACE(發球直接得分)。
張常寧算是那種極具天賦的運動員,優良的身體素質來自排球世家的遺傳基因。張常寧的爸爸和哥哥都曾效力于中國男排,司職主攻。她跳得高,移動快,幼兒園時,身高就過了1米4。到爸爸張友生任職的江蘇省排球隊玩,哥哥和隊友放她到裝球的車筐里搖,爸爸則被同事攆著問:你女兒怎么還不來打球?
小學二年級,8歲的張常寧被爸爸送去進行專業訓練,早了哥哥4年。她不清楚前輩的期待,也不知道自己被選擇的必然性。初二那年,全國比賽的體能測試要求摸籃板,籃板下沿高度是2米85,14歲的張常寧不肯摸,怕跳得太高,籃板下沿打到頭。教練很驚訝。他叫來張常寧,告訴她可以摸籃圈,摸到了,他請一杯星巴克。就這樣,張常寧成了整個賽區唯一摸到籃圈的人。她忙著向媽媽炫耀星巴克,不知道這個消息傳到了時任體育總局排管中心主任徐利的耳朵里。
而這個人,將正式開啟她的“魔球手”生涯。
大勝日本隊的第二天,5連勝的中國隊遇到了歷史勁敵巴西隊。雙方平分了前兩局,第三局哨聲響起,起跳,扣球,打手出界,張常寧拿下了第三局的第1分。
好勝的張常寧喜歡得分的感覺。“小時候他們就說,這是張晨的妹妹,張友生女兒。我當時就想說,我一定會讓他們把介紹改成這是張常寧的爸爸,張常寧的哥哥。”張常寧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被徐利選進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成為專業球員后,張常寧不負眾望地在16歲拿下亞洲冠軍。但倫敦奧運會資格賽兩次失利給她造成了致命打擊,她覺得“可能做不到我預計的那么好了”。2012年7月1日,無緣奧運會那天,她告訴媽媽,她不想打沙灘排球了。
“你有沒有哪怕一刻想過,如果不打排球,人生會是什么樣?”“還真沒想過。從來沒有。”酒店餐桌前,她攪著咖啡,歪了歪頭。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為自己的排球生涯做決定。她要打回室內。室內排球強手如林,張常寧很難成為最耀眼的那個。這一度被看作她任性做選擇的代價。只有母親江秋寒知道,女兒的好勝是理智的。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做決定那天,女兒曾數了一遍全國同齡的室內高手球員的名字,無比冷靜地告訴她:這里有我的位置。
張常寧沒有食言。
2014仁川亞運會女排決賽,還在國家二隊的張常寧和倫敦奧運會MVP金軟景對轟,得分占全隊58%;2015年,她進入中國女排大名單,和朱婷、袁心玥組成郎平手下的核心戰力“朱袁張”;2016年,她作為主力,和隊友一起站上里約奧運會的冠軍領獎臺。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對戰美國,中國隊賽點。球飛向了張常寧。起跳,扣球,球砸到對方場地,張常寧拿下最后1分。中國隊3:0干凈利落地戰勝了本屆世界杯的頭號強敵。
如今回想這些履歷,張常寧依然說不清,自己的室內排球生涯是從哪一刻起“打出來”的。只記得:“有一天,我哥突然非常不高興地打電話給我,說,‘為什么現在,我是張常寧的哥哥?”
9月27日14:00,日本大阪,中國對戰荷蘭的比賽正式開始。中國隊順利拿下前兩局,第三局,荷蘭隊的知名主力羅內特·斯洛特耶斯展現出絕對實力,比分差距越拉越小。13:12,中國隊領先,張常寧發球出界,荷蘭隊追平。“魔球手”張常寧失誤了。她能感覺到那場打得很難。她想應變,力不從心。
2014年初剛進國家隊時,張常寧也有這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她怕“氣場過于強大的郎導”,覺得自己“進攻沒人家強,攔網也一般,所有方面好像都不太如人家”。她也確實因為技術不達標,一度被退回省隊。
2018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的銅牌讓球迷惋惜不已。核心的討伐火力集中在張常寧身上:半決賽對陣意大利,她多次失誤,整場只拿到1分。張常寧不是喜歡爭辯的人。直到受不了辱罵的父親發微博,網友才知道她當時腎積水手術做完不足半年、十字韌帶撕裂不足兩月、比賽期間兩度尿血。
但輸了就是輸了,競技體育不講人情。
張常寧完全不覺得委屈。“(不好的)成績還在那,沒什么好說的。”下一場,贏就得了。
9月27日,大阪,中國對戰荷蘭,中國隊輸掉了第三局,荷蘭隊士氣大漲。第四局,郎平又換上了張常寧。重新站在球場,張常寧覺得完全放開了。就像二進國家隊確信自己再不會離開一樣,她相信這場能“越打越有”。第5分,張常寧短球得手;第6分,張常寧大力平打,對方兩人倒地;第9分,張常寧后三得分,比分追平……
哨聲響起,25:19,中國隊九連勝。
夜色漸深,酒店的燈光不夠亮,張常寧高高瘦瘦的輪廓有些模糊。她在嘗試總結自己的24年,覺得總體還是“挺順的”。去年的世錦賽風波讓她篩出了自己最在乎的東西:她曾經被動接受,后來主動選擇,最后堅持打下去的排球。
《中國體育報》排球專項記者、中國排球協會新聞委員會委員蘇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張常寧是個非常符合中國女排精氣神兒的球員:“她未必是世界最頂尖的球員,但一流的主攻和接應應該是毫無置疑的。她還是個多面手,能給(中國女排)排兵布陣帶來很大的變化。這是她的價值所在。”
如今的張常寧已成為朱婷的最佳對角,外界常想象作為巨星和中國女排標桿的朱婷,會給張常寧帶來壓力。但排球是集體項目,朱婷發揮越好,張常寧在場上越放松。“場上主攻是兩個人,所以說(壓力)也還好。”
9月28日14:00,中國VS塞爾維亞比賽開始。按世界杯的排名規則,拿下這場十連勝,中國隊將提前鎖定冠軍。
24歲的張常寧已足夠沉穩。偶爾打得急,是為拼出“運動員的血性”。“我沒有拿過世錦賽冠軍,其他冠軍都拿到了。這么說可能有點兒狂妄,但我覺得人的欲望應該是永無止境的。”
比賽打到第三局,中國隊22:16領先。張常寧拿到球,猛扣了一個小斜線。她把自己扣得坐在地上,身高1米95的身體重重砸下;還是塞爾維亞隊發球,一樣的攻位,她輕輕吊球,拿到世界杯冠軍點。
24:16,朱婷發球,塞爾維亞進攻失誤,中國隊提前贏得2019女排世界杯冠軍。場下的球迷揮舞著中國國旗,張常寧和隊友們擊掌慶祝。
“你有沒有哪怕一刻想過,如果不打排球,人生會是什么樣?”“還真沒想過。從來沒有。”酒店餐桌前,她攪著咖啡,歪了歪頭。
她決定回去看訓練錄像,解決配合不當的問題。江蘇女排將在第二天打排超聯賽的第一戰,她是隊長,對隊里的00后女排新生代隊員,還有很多事要安排。
張常寧
1995年出生于江蘇常州,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運動員,主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