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奇沖,指導老師:席作武
(1.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450046;2.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450002)
席作武教授是河南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0余年,臨證堅持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對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診治思維師古而不泥古,審證求因,深入剖析疾病的病因病機。仙方活命飲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主治陽證癰瘍腫毒初起的病證。現代多應用于生殖、皮膚、肛腸、消化系統及周圍血管等疾病[1]。席作武教授不拘泥于常規思維,堅持中醫辨證論治,運用仙方活命飲治療熱毒血瘀型潰瘍性結腸炎,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席作武教授運用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熱毒血瘀型潰瘍性結腸炎的經驗總結如下。
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較高,病程長,纏綿難愈,易復發,屬于肛腸科常見病和疑難病。應用電子結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腸道病變黏膜,局部可見黏膜血管紋理模糊、紊亂、充血、水腫、易脆、自發或接觸出血及膿性分泌物附著,亦常見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病變明顯處可見彌漫性多發糜爛或潰瘍[2]。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中醫“痢疾”“便血”“腸澼”等范疇,《素問·太陰陽明論》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楊上善在《太素·調陰陽》中提到:“澼,音僻,泄膿血也。”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多與熱、毒有關,其病機多為局部氣血凝滯。席作武教授在傳統中醫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并對臨床案例進行系統總結,發現部分患者雖無受涼、食辛辣刺激等誘因,癥狀卻反復發作,且發病時間多不固定,詳細問診后發現長期患本病者多精神焦慮,郁郁寡歡,情緒低落,常有遇事急躁的性格特點。席作武教授把上述患者辨證為潰瘍性結腸炎熱毒血瘀證,其病機為患者素體情志不疏,久病纏身,遇事性急、易怒,郁久化熱,熱入血府,灼傷脈絡,又因患者情志不遂,氣滯不行,造成熱邪稽留,血運不暢而成瘀。臨證時根據局部癥狀可靈活加減運用,切中病機,可獲良效。“百病皆由痰作祟”,患病日久或郁熱日久,臟腑功能失調,熱灼津液煉而為痰,痰阻氣機,氣機不暢亦可致瘀,則病程反復,久治難愈,臨證時可酌加行氣化痰藥物。
本方的辨證要點是患處紅腫焮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仙方活命飲用于潰瘍性結腸炎熱毒血瘀證的辨證要點是在上述基礎上,四診合參發現患者發病前有抑郁惱怒,情緒波動明顯,伴有下利膿血、血色暗紅或夾有血塊,大便次數增多,瀉下不爽,腹痛拒按,痛有定處,胸脅脹痛等癥,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數或澀。
仙方活命飲出自明·薛己《校注婦人良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止痛的作用。仙方活命飲原方由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甘草節、炒皂角刺、炙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組成。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具有抗炎解熱、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糖等作用,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血小板聚集[3]。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陳皮可以行氣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有研究表明,赤芍中的芍藥苷、芍藥醇、氧化芍藥苷等含有單萜類化合物是其發揮抗炎、抗氧化、抗膿毒血癥、止痛的主要成分[4]。白芷、防風通滯散結,使熱毒從外解;研究表明,白芷的抗炎作用是通過其主要成分呋喃香豆素實現的,呋喃香豆素能通過抑制環氧合酶-2(COX-2)來調節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途徑,從而發揮抗炎作用[5]。貝母、天花粉清熱化痰散結。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經絡,透膿潰堅;研究顯示,皂角刺提取物皂角皂苷具有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以延長凝血酶時間,降低血漿凝血酶原百分活動度及延長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減小紅細胞平均體積及體積分布寬度,減小血小板平均體積及血小板體[6]。若患者熱毒象較重,可加連翹、蒲公英,研究證實連翹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解熱、抗腫瘤等作用[7];腹痛明顯者,可加白芍、延胡索;膿血便明顯者,可加白頭翁、馬齒莧;肝郁重者,加柴胡、薄荷;兼有脾虛者,可加茯苓、白術。部分患者病情頑固,存在痰瘀、痰濁證候,加用枳實、瓜蔞之品清熱化痰祛瘀,往往療效頗佳。研究表明,從瓜蔞中提取出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真菌紅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其分離出的氨基酸有較好的祛痰作用,其中半胱氨酸可以裂解痰液黏蛋白,使痰液黏度下降,天門冬氨酸可促進骨髓T淋巴細胞前體轉化為成熟的T淋巴細胞,有利于減少炎性分泌物[8]。
(1)患者,女,39歲,2017年9月17日就診。主訴:便膿血伴大便次數增多1周。現病史:1周前患者與丈夫因感情問題產生矛盾,遂出現膿血便,既往有潰瘍性結腸炎病史,控制尚可,自行口服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效果不佳。現癥見:膿血便明顯,伴有少量血塊,大便日行4~5次,便時肛門有灼熱感,胸脅脹痛,抑郁不樂,失眠多夢,小便可,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數。西醫診斷: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斷:便血,證屬熱毒內蘊,肝郁血瘀。治應清熱解毒,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用仙方活命飲加減,處方:金銀花、炒酸棗仁各20 g,浙貝母、赤芍、當歸尾、天花粉、柴胡、合歡花各15 g,防風、陳皮、薄荷各12 g,烏梅炭、白芷、皂角刺、甘草片各10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囑患者暢情志,適寒溫,飲食清淡,適量活動。二診:膿血便減少,無血塊,大便日行2~3次,質偏稀,夜寐可,舌質稍紅,苔薄白,脈弦細數,初診方去金銀花、合歡花,加茯苓20 g,麩炒白術15 g,繼服7劑。囑患者暢情志,適寒溫,飲食清淡,適量活動。三診:便時偶有膿血,大便日行1~2次,質一般,夜寐可,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二診方去皂角刺、天花粉、薄荷,加黨參片20 g,砂仁6 g,繼服14劑。囑患者暢情志,適寒溫,飲食清淡,適量活動。后隨訪患者膿血便癥狀完全消失,心情舒暢,半年后回訪未復發。
(2)患者,男,45歲,2016年11月23日就診。主訴:間斷性便膿血3年,加重2 d。現病史:3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膿血便,量較多,遂到醫院就診,無痛電子腸鏡檢查結果示潰瘍性結腸炎,住院系統治療,控制一般,2 d前膿血便明顯加重,患者平素抑郁寡歡,少動。現癥見:膿血便明顯,伴有膿黏液,大便日行2~3次,里急后重,便時肛門灼熱感,抑郁不樂,體型稍胖,小便可,舌質偏紅,苔黃厚膩,脈沉細數。西醫診斷: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斷:便血,證屬肝郁氣滯,痰熱內蘊。治應行氣解郁,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方用仙方活命飲加減,處方:柴胡、郁金、浙貝母、瓜蔞、天花粉、茯苓、金銀花各15 g,薄荷、防風、枳實各12 g,白芷、當歸尾、陳皮、烏梅炭、甘草片各10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囑患者暢情志,適寒溫,飲食清淡,適量活動。二診:膿血便減少,伴有少量膿黏液,大便日行1~2次,質一般,小便稍多,舌質稍紅,苔厚膩,脈沉細,初診方去金銀花、薄荷,加豬苓10 g,麩炒白術15 g,繼服7劑。囑患者暢情志,適寒溫,飲食清淡,適量活動。三診:便時偶有膿血,伴有少量膿黏液,大便日行1~2次,質尚可,食欲欠佳,舌質淡、苔薄白,脈弦,二診方去瓜蔞、防風、當歸尾,加炒山楂20 g,砂仁6 g,繼服20劑。囑患者暢情志,適寒溫,飲食清淡,適量活動。后隨訪患者膿血便癥狀完全消失,心情舒暢,半年后回訪未復發。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明確,以結直腸黏膜連續性、彌漫性炎癥改變為特點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其病變主要在大腸黏膜和黏膜下層[9]。席作武教授對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病機進行深入研究,以中醫整體觀念為指導,審證求因,遣方組藥,治病求本,進行針對性治療。本文從席作武教授選擇仙方活命飲治療熱毒血瘀型潰瘍性結腸炎進行論述,體會到熱毒血瘀僅僅是疾病表現出來的“外在征象”,而肝郁作為疾病發展的“導火索”,不可忽略。總之,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病機復雜,值得中醫同道共同深入研究,取長補短,完善中醫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辨證論治體系,發揚中醫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