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艷,宋雪成,郝潤璇,袁 林
(1.湖北民族大學,湖北 恩施州445000;2.風濕性疾病發生與干預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恩施州445000)
竹節參(Panax JaponicusC.A Mey.)屬五加科植物,又名北三七,屬土家珍稀瀕危的名貴“七”類藥材,其味甘、微苦,性溫,具有消腫散瘀止痛之效[1],用于治療五勞七傷、筋骨疼痛、風濕痹證、氣血不足等多種疾病[2]。以竹節參為主藥制成的復方竹節參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散寒除濕的作用,臨床用于治療風濕性疾病。近年來,部分學者對復方竹節參片在實驗及臨床方面進行研究,現綜述如下。
1.1 抗炎鎮痛 陳龍全等[3]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可降低大鼠關節腫脹程度,抑制自由基引起的免疫球蛋白G(Ig G)改變及Ig G的抗原性,阻斷變性的Ig G同風濕因子形成免疫復合物。胡家美等[4]聯合應用復方竹節參片與抗結核藥治療骨結核,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白介素(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6的病理性升高,加強IL-10的生成,清除關節腔內炎癥遞質,減輕病痛。譚慶玲[5]臨床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與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改善試驗小鼠佐劑性關節炎炎性細胞浸潤,降低對軟骨與骨的侵蝕,改善AA小鼠的病變發展,降低IL-6、IL-8和TNF水平。大劑量復方竹節參片更能抑制關節腫脹,且其作用優于雷公藤多苷片。近年來,多數學者認為復方竹節參片可有效治療多種病因引起的風濕病證,亦可控制中晚期類風濕關節炎(RA)進展,并能顯著改善紅細胞沉降率(ESR)、抗鏈球菌溶血素(ASO)、類風濕因子(RF)等理化指標,抑制促炎癥細胞因子病理性升高,且療效與病程長短無明顯關系[6-10]。袁德培等[11]采用復方竹節參片的提取物喂養小鼠,結果顯示,氫化可的松組耳腫脹優于復方竹節參片組,復方竹節參片組優于0.9%氯化鈉溶液組;觀察其對小鼠痛閾值的影響,發現30 min內小鼠的痛閾值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90 min后3組小鼠痛閾值均減小,嗎啡組略優于復方竹節參片組,復方竹節參片組明顯優于對照組。陳龍全等[12]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可提高小鼠痛閾,減少因醋酸刺激引起的扭體反應次數,降低小鼠耳郭、足跖腫脹。
1.2 改變血流動力學 中醫認為痹證患者血液多處于高黏狀態,其血液流變學值高于正常人。陳龍全[13]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可改善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紅細胞沉降率、K值和還原黏度、紅細胞壓積、微循環,降低紅細胞聚集性,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可通過補腎活血之效,調節關節軟骨下骨的RANKL表達,影響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與成骨細胞介導的骨基質合成,保持骨代謝的動態平衡,從而治療骨痹[14]。
1.3 免疫調節 孟衛星等[15]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組可能通過增強細胞免疫,調整細胞比值,治療RA。陳龍全等[16]認為,復方竹節參片可提高小鼠淋巴組胞轉化率,明顯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胸腺及脾臟重量。
2.1 膝骨關節炎 刁京明等[17]采用復方竹節參片治療膝關節腫痛,總有效率為96.49%,表明該藥可降低膝關節腫痛、復發率,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用藥經濟方便的優勢。陳龍全等[18]聯合應用復方竹節參片與穴位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顯著。胡家美[19]發現,透明質酸鈉關節注射聯合口服復方竹節參片組與單用透明質酸鈉組治療膝骨關節炎,早期均能緩解膝骨關節炎的癥狀,改善膝關節活動功能,遠期聯合用藥療效更顯著。
2.2 術后疼痛 胡家美[20]臨床研究發現,復方竹節參片與甲基潑尼松龍靜脈滴注治療腰椎間盤摘除術后根性疼痛療效相當,效果確切。相比甲基潑尼松龍靜脈滴注組,復方竹節參片給藥方便,無明顯不良反應。
2.3 風濕類疾病 陳光銀等[21]采用復方竹節參片治療中近期風濕類疾病16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50%,且對不同原因導致的風濕病變具有較好效果,療效與病程長短無明顯關系。
復方竹節參片為湖北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院內制劑,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散寒除濕之效,全方配伍有利于各類風濕病證在風濕活動期炎癥的吸收與消散,改善循環障礙及減少代謝病理產物的蓄積,調整機體免疫功能,達到中止炎癥發展,消除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的目的。復方竹節參片廣泛應用于各種風濕疼痛病證,無明顯毒副作用,用藥經濟方便,起效時間短,適合進一步深度研究觀察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