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常勇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南昌 330098)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我國社會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中國,中西文化思想發生融匯碰撞,各類思想、文化充斥整個社會,這在促進中國文化多種多樣的同時也在文化領域造成了一定的碰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文化的誤解與對立。融匯我國優秀文化及外來優秀文化而形成一種新的、符合社會要求的主流價值觀其重要性在當代社會越發凸顯。面對這種情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強有力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總的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簡單歸納為24個字,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也可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稱為一種社會的建設目標,其是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并歸納其應擔負起的責任。首先,從國家層面來努力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建設目標。其次,從社會角度來說的,是對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會的美好的構想。最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公民的基本素質進行規范與約束,以實現當代公民熱愛國家、職業,對人友善、遵守法律的基本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出現是時代是不斷進步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這之中對人的要求是最為基本的,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引導者——黨員,其在當代社會對其整體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在社會速發展的情況下,人類想要在時代變革中謀求發展就必須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完善自身,在此情況下對不僅要求人們具備更高的以科學文化為主的知識水平而且對當代人的思想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質水平。在發展思潮影響下,各行各業都迫切要求順應時代浪潮,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在思想教育領域更為突出,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的教育思想模式的引領下,作為社會建設中最具活力的大學生群體促進其全面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而在大學生群體中培養黨員進行高質量的黨員培養為我國社會建設提供充足的后備資源對于推動全面小康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較為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由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下我國開始對大學生黨員教育體制進行時代性的變革。
黨員在我國社會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黨員的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來政黨的規模的大小以及群眾基礎是否牢固、政黨執政水平的高低、社會發展程度的強弱。在數量龐大的黨員隊伍中大學生黨員是這支隊伍中最具生命活力的群體。
步入二十一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飛速發展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近年來,時代不斷進步,同時時代也向人們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聆聽時代的呼喚,時代呼喚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推進,然而在我國推廣高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校一直處于擴招狀態,不同學校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水平要求也不同,然而由于大學生黨員具有其他行業的黨員所不具備的重要地位,因而加強、完善大學生的黨員教育工作在現代社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戰略任務。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幾年來,我國開始逐漸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飛速出現并發展。高校擴招呈不斷擴大趨勢。在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的情況下這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資金更加捉襟見肘。由于相應的教學資金的短缺隨之引發一系列嚴峻的問題,而高校學生的黨員教育便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現為高校黨員教育工作仍然沿襲多年前的內容未與之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也就是說高校黨員教育工作未與時代相接軌,沒有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并體現其核心內容;二則是高校黨員數量、規模不斷擴大而高校所投入的資金不足而導致我國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缺乏強有力的支持力以謀求其長遠發展。
首先,我們要明確黨員教育的根本目標,也就是通過相應的黨員教育不斷提高包括高校大學生黨員在內的全體黨員的整體素質。整體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思想覺悟、政治素質、黨性修養以及實踐能力等多種素質,這其中的每一方面都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實踐去努力提升。其次,就我國目前基本國情而言,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中的大部分工作尚未得到完善,作為中國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根據我國國情從而確定了具體的行動目標,針對高校大學生的黨員教育工作將我國目前的任務劃分我三大部分,而這三部分的素質內容則對于擁有更高知識水平的當代大學生黨員而言則要求其對于這些教育內容達到更高的水平和層次。最后,作為新時代的主人的大學生在對其進行黨員教育工作時應遵守一定的原則以確保黨員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
教師作為高校黨員教育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其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黨員教資是否深厚,講授入黨知識老師是否擁有較高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高校中大學生的黨員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并取得較大成績。但是受近年高校擴招影響,高校教師崗位出現大量空缺,眾多高校迫于無奈下降低教師錄用門檻,使得學校教資力量參差不齊難以保證黨員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重發展輕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前緊后松”模式。也就是說,在高校黨員教育工作中所有環節不能一視同仁,重視大學生入黨過程的培訓,而忽視大學生入黨之后的繼續教育。黨員教育工作不能平穩、有效進行,黨員教育工作過于簡單化、形式化、格式化,對黨員的要求也在不斷降低,所以為了促進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重視學生的黨員后續培訓、教育以保持其長遠發展。
在我國眾多高等院校之中進行大規模的大學生黨員教育機制改革與完善是一項長期、系統而又十分艱巨的工程。在高等院校進行大學生黨員教育教學改革不僅是學校的任務和責任,應讓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貢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在學校內:學校的各級領導都應該對大學生黨員教育改革給與高度的重視,努力營造良好的黨員教育教學氛圍,破除“重發展輕教育”的問題,并且與時代緊密結合,為高校黨員教育工作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相關部門:應給予高等院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以相應的資金支持,避免在高校黨員教育工作中出現因資金不足而導致的教育前松后緊、體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與此同時我國眾多擁有較為深厚的底蘊,充足的高質量生源、較為雄厚的師資力量、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這些為完善、創新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因而在高校黨員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黨員知識提升自身綜合水平。
完善大學生黨員教育機制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黨員人才對于大學生個人、中國共產黨、國家、社會而言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其本身已經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通過接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內容的黨員素質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全面發展對社會的意義不容忽視。另外大學生黨員與群眾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時間較多,其按照黨員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其言行風貌對普通學生具有良好的榜樣示范效應,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對身邊群眾產生影響,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其次,學校在高校黨員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從一定意義上說,高校對學生黨員黨性的教育程度,直接關系到一所高校黨風建設的優劣程度。而一個學校的校風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持久深遠的,因而黨員教育活動應該與時代發展相接軌,緊密貼合實際,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能力的提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刪減原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黨員教育內容,添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代表的符合時代新要求的黨員教育內容,并著重提高、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致力于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從而進一步推動時代的進步。
最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國家作為高校黨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按照國家要求,當代大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對大學生的黨員教育工作加入必修課程,國家通過頒布法律、文件等形式表現了國家對于高等院校黨員教育完善的重視,有利于促進良好校園黨風氛圍的營造,從而鼓勵學生積極活躍地參加黨員培養活動促進全方面發展,在全學校乃至全社會營造一種良好的當代大學生黨員教學改革的氛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