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曄 張愛明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事業總部, 510380, 廣州//第一作者,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圖1 直線電機結構示意圖
由于直線電機牽引運載系統的特殊性,直線電機與感應板之間的垂直方向最大存在50 kN的相互吸力。在交變吸力的作用下,直線電機出現垂向吊桿橡膠關節老化,以及垂向吊桿斷裂的現象,從而引起直線電機下沉,導致多起直線電機與感應板之間的接觸碰撞發生,造成直線電機和感應板之間損傷,影響地鐵線路的正常運營。在我國廣州地鐵4號線首次引進并成功運用了日本的直線電機牽引運載系統。為了實時在線監測氣隙的變化,以及實現系統對超出限值自動報警,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我國相關企業共同攻關,相繼研發了廣州地鐵4、5、6號線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
廣州地鐵5、6號線的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安裝在正線上,可實現對正線運營列車電機狀態的監測預警。但通常情況下,當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能夠檢測到異常時,設備已經處于故障狀態了。因此,能否在故障出現前預判出故障的苗頭,就需要研制直線電機下沉預警子系統。這樣,在故障真正出現前,便可預判出故障的苗頭,這對于維護檢修的意義更加重大。
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采集到了大量的直線電機狀態歷史數據,并將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通過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可以找出直線電機下沉的趨勢,實現對直線電機故障的預判。
基于上述原因,廣州地鐵5、6號線聯合我國有經驗的企業,對直線電機氣隙預警子系統進行攻關研究,直線電機氣隙預警子系統孕育而生。
直線電機氣隙預警子系統可以準確地發現列車直線電機的故障隱患,能為列車直線電機預防性檢修和維護提供技術依據。
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主要由軌行區模塊、軌邊機房模塊、數據中心模塊及相關傳輸網絡組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結構示意圖
軌行區模塊主要由車輪傳感器、激光傳感器、車號識別裝置及相關的防護裝置組成,負責檢查來車、離車,以及采集電機數據;軌邊機房模塊主要由信號處理模塊、數據采集計算機、光線傳輸設備、配電系統等組成,負責數據的前端處理,并將處理后的數據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數據中心模塊由數據庫服務器、用戶操作終端、聲光報警裝置等組成,負責數據的存儲、分析、預警、Web發布等工作。
廣州地鐵5、6號線的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將所有過車的數據均存儲在DCC的中心數據庫服務器中。直線電機氣隙預警子系統直接利用數據庫中存儲的海量數據,進行大數據綜合分析,得出氣隙下沉的趨勢,并對預警可能超出閾值的電機進行預警。直線電機氣隙預警子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

圖3 直線電機預警子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直線電機預警子系統根據每臺電機氣隙的歷史數據,分析判斷電機下沉的趨勢。在確定下沉趨勢的基礎上,根據列車運行的經驗,進行閾值設定,并對超過閾值的電機進行預警。
直線電機呈長方體形狀,由4根吊桿固定在轉向架上。電機位置、吊架與波形的對照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 ②、③位置為電機吊桿與電機的固定位置,①、④位置為電機的兩個端頭。通過對電機進行結構分析可得:
(1) ②、③位置之間的電機體檢測數據的變化受電機和感應板之間的吸力、車體震動、電機體的翹曲變形、車輪不圓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且變化規律比較復雜,無法從中得到電機下沉的信息。
(2) ①、②位置之間,以及③、④位置之間電機體的檢測數據的變化受②、③位置之間電機體變化的影響,同時亦受車體震動、車輪不圓等因素的影響。其變化幅度雖然不大,但是變化規律比較復雜,無法從中得到電機下沉的信息。
(3) ②、③位置是電機吊桿的安裝位置,它的變化可以很好地反映電機的下沉情況。
從上述分析可知,選擇②、③位置作為電機下沉趨勢預警的分析目標位置是最佳的選擇。

圖4 直線電機相關結構與波形圖的對照示意圖
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得到的數據質量直接影響到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因此,在做數據的綜合分析前,應對目標分析數據進行預處理,由此開發數據預處理模塊。
通過對直線電機在線監測系統的組成進行分析,得到影響數據質量的因素為:①由傳感器本身的測量不確定性造成的差異;②由傳感器周邊的強電磁干擾造成的數據差異;③由車體震動造成的氣隙值與震動位移值之間的疊加;④由輪軌關系導致的檢測值波動;⑤由綜合因素造成的測量毛刺。
針對第一條因素,可選用高品質的傳感器,其影響因素在大數據綜合分析中可忽略不計;針對第二條因素,通過聯合公司專利技術的電磁防護措施,可基本消除電磁干擾的影響,其造成的差異亦可忽略不計;針對第三條因素,由于車體和轉向架之間存在二系彈簧,其相互作用比較復雜,同時考慮直線電機安裝在轉向架上,車體震動對其影響有限,在后續分析中應進一步關注其影響;針對第四條因素,由其帶來的影響實實在在地疊加在了氣隙檢測值當中,因此后續分析處理中可以考慮如何補償的問題;針對第五條因素,由其造成的毛刺需要進行剔除。
根據以上分析,研發團隊研發了直線電機預警子系統的數據預處理模塊,為后續的大數據綜合分析提供了高質量的分析數據。
3.3.1 氣隙數據的補償
針對3.2節提到的第4個影響因素,由其造成的氣隙數據差異,可能對數據分析預警的結果造成影響,因此需要研究其補償方法。
輪軌關系正常的檢測數據和異常磨耗輪的檢測數據對比如圖5所示。
由圖5中的波形對比可知,由異常磨耗輪造成的數據差異相對較大,如果不進行處理,將會對大數據綜合分析帶來影響。
根據大量數據的分析研究,做出如下對策:
(1) 分析目標數據樣本的差異大小,對于差異比較小的數據樣本,可以考慮不做補償。
(2) 對于差異較大的目標數據樣本,分析其規律,建立動態特征模型庫,并對分析數據樣本進行模型匹配,得出需要的補償值進行補償。

a) 輪軌關系正常的檢測數據

b) 異常磨耗輪的檢測數據
通過上述對策的實施,對于大多數正常的目標數據和差異小的目標數據,不需要進行處理,大大減小了處理的壓力。數據模型及補償算法通過Matlab軟件數據仿真和實際運行測試,完全能夠滿足綜合分析的需要。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直線電機在線監測系統還可以間接地測量反應車輪的異常磨耗情況。
3.3.2 數據的綜合分析模型
對目標數據樣本做處理后,就可以進行數據的綜合分析,從而得到電機下沉的趨勢。綜合分析的考慮因素和原理如下:
(1) 將綜合分析的目的設定為:得到最近電機下沉的趨勢,對于趨勢持續下去,可能超限的電機進行預警。
(2) 下沉趨勢是動態的,不同時間區間的趨勢代表不同的意義,如較長時間的趨勢反應的是電機在運營、維修,甚至更換過程的狀況。根據下沉預警的目的,選擇最近一周(不超過兩周)的分析期間。
(3) 針對每列車、每個電機的特定部位進行趨勢統計和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并得出趨勢數據。
(4) 采用Kalman算法建立預測模型,對電機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5) 根據直線電機列車大量的實踐數據,設置預警閾值,進行預警信息的生成。
基于以上原理,研發團隊研制了直線電機下沉分析、預測的數學模型及相關軟件,并采用大量的歷史數據和實際案例進行仿真分析,其分析結果與實際案例完全一致。
根據直線電機下沉預警系統得到的預警信息,預測電機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提前介入處理,以最大限度降低運營風險;預警發生后,系統會根據設置進行“聲光報警”。
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裝置在廣州地鐵5、6號線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直線電機列車的運用安全水平,有效地預防了直線電機運行中電機與感應板發生刮擦事件,提高了地鐵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公眾提供了更滿意的交通服務,達到了系統建設預期的技術、經濟及社會效益。在系統投入運行后,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多次有效檢測到氣隙異常,并多次有效預警電機下沉異常,如表1所示。根據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的報警和預警,檢修單位及時處理了異常情況,防止了后續可能性安全事故的發生,挽回了后續的經濟損失。

表1 直線電機氣隙在線監測系統預警典型事件
目前,廣州地鐵5、6號線的直線電機在線監測系統實現了在線實時檢測、氣隙及槽隙的預警,以及統計查詢等功能,為廣州地鐵5、6號線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是車輛檢修部門的重要保障系統之一。未來應在大數據分析方面進一步挖掘,以實現大數據的準確預警、設備評價和檢修效果評價,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