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濤
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校園貸現象逐漸興起,校園貸因其貸款門檻相對較低,并且比較便捷等特點,受到了部分大學生青睞。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校園貸管控力度的加強,校園貸現象有所轉變,但仍然沒有將其根除,校園貸的影響依然存在,這對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因此,現階段高校應加強對校園貸的防范,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大學生的資助工作,并注重做好校園貸的防范教育工作,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本文分析了校園貸的現狀以及校園貸產生的原因,并對現階段高校校園貸現象防范及處理方法提出建議,希望對高校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校園貸現象;防范措施;處理方法
一 校園貸的現狀
(一)網貸行業不正規
目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網貸行業的發展。但由于我國在互聯網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尚不完善,使得一些不正規的網貸公司充斥其中,這些不正規的網貸公司多為不具備相關資質,屬于非法的民間組織,他們通常都會打著低利息以及無需擔保的旗號煽動大學生進行貸款,在大學生進行貸款之后,便會以各種名義變相催加貸款利息。一旦大學生不能如期償還貸款以及利息,這些不正規的網貸公司便會采用恐嚇、泄露大學生個人隱私以及通知家人等方式進行催還,這會對大學生造成較大的危害,不僅會影響到大學生正常的學習與生活,甚至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家庭財產安全。近年來,校園貸造成的大學生自殺、暴力催貸以及裸貸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不僅會對大學生自身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而且也會造成比較惡劣的社會影響。
(二)大學生的還款能力不足
校園貸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大學生無需提供個人的征信材料或者財產抵押便可進行高額貸款。一些不正規的網貸公司為了煽動大學生進行貸款,會進一步的放寬貸款條件,有的甚至只需要大學生提供個人身份證以及學生證便可進行貸款,這種貸款往往都具有貸款額度較高、貸款期限較長以及可以分期還款等特點,很容易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但這種貸款的實際利率并不低,很容導致大學生到最后無力償還。部分大學生由于無力一次性償還貸款,往往會選擇采取分期還款的方式,這又進一步的增加了貸款的利息,使大學生的還款壓力增大。除此之外,由于校園貸不需要大學生的征信材料,導致一些大學生可以同時從多個網絡平臺進行借款,這一方面增加了大學生的還款壓力,另一方面也會使大學生通過新的貸款來償還之前的債務,逐漸形成“拆東墻補西墻”的狀況,一旦資金鏈斷裂,便會導致大學生無力償還貸款。
(三)大學生對校園貸的防范意識不強
之所以校園貸現象會出現甚至會如此猖獗,一方面是國家對網貸公司的監管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對校園貸的防范意識不強造成的。眾多的校園貸事件足以證明我國目前部分大學生沒能充分的認識到校園貸的危害,缺乏對校園貸的防范意識。網貸公司只要以貸款門檻低、貸款利息低、貸款期限長以及貸款數額高等便利條件進行誘騙,很容易便可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進行校園貸,進而使大學生陷入高利貸的騙局之中無法脫身。除此之外,由于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對校園貸相關的注意事項接觸較少,對校園貸的騙局認識不清,無法深入的了解校園貸中貸款條件、貸款期限以及還款利率等,使得大學生在面對校園貸時很容易上當受騙,進而造成循環借貸以及惡性催債等不良現象。這會對大學生自身以及大學生的家庭造成嚴重的后果,也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二 校園貸產生的原因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生活費用多數都由家長提供,極少數的大學生會通過兼職或獎學金等方式獲取部分資金,這使得大學生經濟來源相對比較單一。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使得大學生的購買欲望不斷增強,部分大學生會出現超前消費、盲目消費以及過度消費的行為,這會導致其出現資金嚴重不足的狀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大學生會選擇進行校園貸。除此之外,社會上的“提前消費”以及“花明天的錢,園今天的夢”等不良思潮也會對大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這些不良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提前消費行為屢見不鮮。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大學生只要通過手機動動手指便可購買自己心儀的產品,通過網絡支付便可完成整個購買過程,這使得大學生對“錢”的意識逐漸淡薄,錢的概念只是存在于網絡中的數字。這種“錢”的意識淡薄,也會造成大學生盲目消費、超前消費,當自己的資金不能支持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時,有的大學生便會選擇通過校園貸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
(二)校園貸方面的原因
相較于傳統的借貸方式,校園貸具有貸款門檻低、申請貸款方便、下款及時以及貸款金額高等特點,這使其可以及時的緩解大學生的資金壓力,因而受到了部分大學生的青睞。校園貸無需大學生提供征信資料,并且不需要相關財產作為抵押,這十分契合大學生的特點,使其在大學校園中屢禁不止。除此之外,校園貸自身往往都會具有較強的煽動性,很容易誘惑大學生上當受騙。為了進一步的在大學校園推廣校園貸,部分網貸公司會吸納在校大學生作為其代理,通過學生之間的友誼和信任來促使更多的大學生進行校園貸。另外,校園貸還會通過QQ、微信等形式進行誘惑,往往其都會以相對短小并且極具誘惑力的語言通過網絡或者相關社交軟件等發送相關廣告,一旦大學生的自制能力不強,便很容易受到蠱惑,進行校園貸。
三 現階段高校校園貸現象防范及處理方式
(一)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
大學生是校園貸的對象,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可疑幫助大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校園貸的危害,提升大學生的防范意識,進而從根本上斷絕校園貸的市場,使其逐漸喪失生存的空間。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高校應給予高度的重視。首先,高??梢栽诖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消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養成勤儉節約、冷靜理智的消費習慣。其次,要充分利用微信、QQ以及校園廣播等渠道做好宣傳工作,讓大學生認識到校園貸的危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最后,家長也要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培養子女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加強對網貸平臺的約束
相關部門應在保障網貸行業正常發展的基礎上,加強對網貸平臺的監察力度,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網貸平臺進行約束,使網貸行業的發展更加規范化。針對網貸行業中存在的不規范現象,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力度。一經發現,一定要從嚴處理,絕不手軟,這樣才能有效打擊不良貸款以及惡意借貸等現象。與此同時,各網貸平臺也應加強對自身的要求,不要進行虛假宣傳,要明確相關貸款協議。還要注重保護大學生的信息安全,嚴禁利用大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非法牟利。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校園貸現象會給大學生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了進一步的防范校園貸現象,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對網貸平臺進行約束,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管理。并取得了較大的成效,為了進一步的防范校園貸帶來的危害,高校應注重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相關部門應注重對網貸平臺進行約束。
參考文獻:
[1]張麗娟,胡振明. 河北省高校校園貸現狀、問題和對策的調研報告——基于唐山在校大學生校園貸的調查[J]. 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8,v.16;No.6303:72-74.
[2]王銘,陳文雯,王守剛.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校園貸風險防范與教育引導機制研究[J].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v.22;No.11705:107-110.
[3]張陽,張培藝,胡馨,孫艷梅. 基于P2P平臺下高校校園網貸現狀與防范研究——基于某高校在校生的調查[J]. 教育現代化,2018,v.541: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