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紅
摘 要:體校少兒田徑運動教學訓練工作是一項重要的人才培養工程。科學有效地開展教學訓練工作,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但由于目前在少兒田徑訓練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對少兒素質發展敏感期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安排的運動訓練量不合理等問題,從而導致少兒運動員的后勁不足,其訓練成績也相對較低。因此,體院應該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有效的為少兒運動員的田徑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少兒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針對體校少兒田徑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通過合理選材、做好基礎訓練、調整傳統訓練項目、適當的進行訓練轉項、制定出完善的訓練計劃、調動起少兒運動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方式來完善田徑訓練過程,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體校;少兒田徑訓練;問題;解決方案
少兒田徑訓練應該有效的把握訓練尺度,不能單純以傳統的訓練方式,機械性的開展訓練,只是對少兒運動員的上下肢比例進行丈量,并采取固定的訓練方式優化和衡量各項比值。而是應該充分挖掘少兒運動員各項運動的技術特點,并成功地找到其運動關鍵技術的有效突破口。如針對跨欄短跑等項目的運動員來說,其肌肉爆發力是主要的培養對象,其次才是身高等方面的要求。而對于長跑運動員來說,則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胸肺功能以及較強的耐力,其次才是相對輕便的體重。而在目前我國體校少兒田徑訓練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需要相關教練人員采取有效的方案來進行解決,從而優化訓練過程,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一 體校少兒田徑訓練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制定的訓練方案不當及教練員專業訓練技術欠缺
體校在管理運營工作上存在著一定的疏忽,而其所采取的訓練方案也并不符合少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主要表現為體校所制定出的訓練方案缺少可操作性。該方案沒有充分結合少兒的生活、學習和運動等方面的因素來進行有效的制定,從而造成方案中的訓練內容和時間上的安排不夠合理。田徑訓練內容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教練人員對少兒的速度訓練、耐力訓練和反應訓練過于重視,但卻忽視了少兒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和素質訓練。而訓練時間的不合理則主要體現在沒有針對少兒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行充分的考慮,在時間安排上不夠靈活,過于固定。與此同時,教練員自身的訓練技術和專業水平也相對較低,部分教練員缺乏專業知識,而且沒有進行充分的學習,有些教練員自身的優勢也發生了偏向,進而在田徑訓練過程當中對少兒運動員的指導動作存在著不夠準確的現象,在演示動作時不夠規范,所選擇的訓練方法對少兒運動員來說不夠恰當。
(二)運動員缺乏運動積極主動性
體校當中的少兒運動員正處于自身心理和生理不斷產生變化的一個關鍵時期。少兒運動員的生理正在逐漸的趨于成熟,而在這一年齡特征下,開展高難度的運動訓練,將會對少兒運動員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而且過重的訓練量也會使少兒運動員的身體負荷不斷的加重,長期以往便會使少兒運動員產生抵觸情緒,對訓練任務消極對待。除此之外,田徑訓練由于教練人員所采取的方法不當,因此整個過程存在著一定的枯燥性,少兒運動員長期經歷這樣的訓練,可能會出現抑郁、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進而使其產生非理智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將會給少兒運動員造成負面的心理暗示,從而使其在心理上對運動訓練產生抵觸,進而出現不配合的行為。總之,不良的訓練方式會給少兒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都產生負面效應,進而使其對運動訓練缺乏興趣,積極性較低。
二 解決體校少兒田徑訓練存在問題的方案
(一)合理選材,為訓練做好基礎
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體校教學訓練水平,從而充分發揮出田徑少兒運動員的自身特點,其應該對少兒田徑運動訓練的選材逐漸加大重視。對此體校必須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并讓廣大少年兒童對田徑的相關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而且還要做好對體育尖子上所采取的優惠政策,從而吸引到更多的優秀少兒參加田徑體育訓練。
(二)調整傳統訓練項目,進行適當的訓練轉項
體校應對自身訓練過程中的不足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從而發現訓練項目當中所存在的弱項,并通過借鑒其他優秀的體育訓練方式,例如將生物學機制、強化核心肌肉等進行有效結合,提升訓練質量。但同時我國傳統的訓練項目也不能夠忽視,在借鑒國外優秀田徑運動訓練項目的成功經驗過程中,體校也應對傳統項目后備人才的培養進行有效的把握,并使傳統項目成為我國少兒運動員的重要運動項目。
(三)訓練教師與訓練方案
體校少兒運動員在田徑運動項目當中能否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主要在于教練員能否有效的履行自身的責任,擔任起相關的訓練項目。作為田徑運動項目訓練的教練員,應該針對少兒運動員的自身特點制定出符合少兒運動員身心發展的訓練方式。與此同時,教練員還應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訓練知識水平,可以定期參加相關訓練交流會,并對目前最新的訓練方案有一個正確的了解,轉變自身的訓練觀念,從而有效的提高訓練質量。其次,教練人員應該開展目的性訓練。體校在訓練過程中不能采取拔苗助長的方式,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應針對少兒運動員的不同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專項化訓練。體校應該根據少兒運動員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為其制定出合理的學年訓練目標,并以嚴格的標準來要求學生進行落實和執行。伴隨著少兒運動員年齡的不斷增長,體校應該對其訓練方式也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提高少兒運動員的訓練水平。
(四)調動起少兒田徑運動員的積極性、主動性
少兒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特征對整體訓練過程能否發揮出有效的訓練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體校應該改變以往少兒運動員的被動訓練方式,并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少兒運動員開展自主訓練。具體過程為當少兒運動員完成體校所安排的相關專項訓練方案后,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并在閑暇時間不斷的展開訓練,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有效的學習目標,并沿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努力。
三 兒童田徑訓練運用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防止重身體素質訓練,輕運動技術學習與掌握
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少兒運動員而言,體校不能認為其不宜學習,也不能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術。因此,在具體的田徑訓練過程中,體校既要加強對少兒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同時也應該重視運動技術的學習。否則將會使少兒運動員失去掌握相關運動技術的時間,從而延誤訓練時機,使訓練進程也得到了延長,對少兒運動員日后的訓練也造成了阻礙。體校如果只是單純重視少兒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將無法在專項運動當中有效地提高訓練效果,而專項運動技術才是影響少兒運動員運動成績的主要因素。少兒運動員有足夠的能力來學習和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術,因此體校應該采取合適的教學訓練方法和手段來開展訓練教學活動。田徑運動各項運動技術之間可以相互促進,所以體校在對技術教學進行安排時,也應該根據相關運動技術的難易程度和相互影響,來有效地安排練習順序,并科學地設計練習內容,正確的采取訓練方法。
(二)防止過早和狹窄的專項訓練
體校不能為了專項成績,進而壓縮全面訓練的比例,使專項訓練的比例不斷增大,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方式來增強少兒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這樣的運動訓練方式雖然在初期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后,少兒運動員會對相關的訓練手段產生適應,其訓練效果也會逐漸的下降。因此少兒運動員應該為自身奠定堅實的身體訓練基礎和運動技術基礎,以此來更好的開展訓練項目。
(三)防止采用大強度訓練法
少兒運動員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當中,一般采取兩種訓練方式。第一種是訓練量較小,而強度則較大的訓練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運動員的成績,但長期訓練后這種優勢將會逐漸消失。少兒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如果過大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害處,主要表現在容易造成少兒運動員的關節韌帶受傷,對內臟器官的發育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不利于少兒運動員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術。第二種是訓練強度較小,而訓練量較大的訓練方法,該方法更符合少兒運動員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有效地增強少兒運動員的抗疲勞能力和提高恢復功能,進而使其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的掌握能夠協調發展。
(四)選擇合理的力量訓練組合方式
少兒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應避免使用以杠鈴為主的大力量訓練。該訓練方法會產生相關的不良后果,既影響了少兒運動員的自然增長,特別是其骨骼的生長和發育,同時也會使少兒運動員的心血管負擔過重,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少兒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應該通過多種形式的方式進行組合,從而使少兒運動員身體各部位的收縮能力能夠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五)選擇和設計適合兒童少年的田徑教學訓練方法與運動
在少兒運動員的田徑教學和訓練過程當中,體校應該通過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來重點突出模仿練習和專項訓練。通過少兒運動員的反復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此外田徑教學訓練,應選擇符合少兒身心發展的運動器材,進而輔助少兒運動員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術。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體校通過調整少兒運動員的訓練方式,重視訓練思想,加強田徑訓練的選材和訓練,并引導少兒運動員樹立正確的訓練意識,從而為田徑運動項目訓練打造出了一種全新的訓練模式。體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還應引進相關的競賽制度,以此來增強少兒運動員的比賽經驗,提升自信心。體校還應制定出完善的改革訓練機制,從而有效地促進少兒運動員的發展,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段嬋. 少兒趣味田徑對小學生靈敏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8.
[2]趙珂佳. 少兒趣味田徑對初中學生田徑運動技能培養效果的實驗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8.
[3]潘春艷.體校少兒田徑訓練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2):100.
[4]劉萍萍.論少兒業余體校田徑教學與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59-60.
[5]徐嵩.體教維度下少兒田徑100米訓練方向主體性趨向研究[J].田徑,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