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沛
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親信、“卡神”楊蕙如涉嫌豢養網軍帶風向害死“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日前遭到檢方起訴。“卡神案”讓民進黨網軍議題連環爆,也讓島內政治人物常年養網軍的“舊聞”再次浮出水面。臺媒早就爆出柯文哲2014年當選臺北市長,很大程度是依靠網軍,因他長期培養PTT(臺灣知名網絡論壇)網軍戰隊帶風向,賬號多達3000個,引發熱議。
網軍罔顧倫理道德,惡意帶風向,為人所不齒。他們究竟其有何操作套路?又如何介入臺灣政治和選舉?
“網軍,跟個別的網友不一樣。”新黨發言人王炳忠介紹,網軍之所以區別于普通網友,在于他們不是自發性的,而是有組織動員、有任務分工、有上線與下線。
新黨“不分區民意代表”參選人邱毅說,臺灣地區網軍存在了很長時間,很多人都深受其害,包括他自己和王炳忠,以及國民黨2020“大選”候選人韓國瑜等。邱毅直指網軍本質,就是“有組織、有系統性地蓄意攻擊,壓制反對聲音,甚至造成無辜受害”。
臺灣網軍為何會興起?主要是因為網絡普及化和選民年輕化的影響。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以前臺灣選舉,候選人偏重親自拜票的“陸軍”選戰模式,但現在紛紛導入“空軍”選戰模式,也就是提高網絡聲量與影音曝光度。“空戰”需要更多新媒體小編、文宣設計者投入,以及不可或缺的宣傳推廣經費。這些經費,很大方面都用在豢養網軍上,用來帶動網絡風向,或抹黑對手,或為自己營造正面形象。
根據臺灣檢方起訴書,此次“卡神案”中,楊蕙如透過通訊軟件LINE群組要求下線在PTT等社群發文。而網絡新媒體,正是目前臺灣網軍主要“作戰平臺”。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告訴記者,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渠道,比較能夠發揮政治傳播效益,對臺灣選情和節奏有影響的,不外乎PTT、LINE、臉書(Facebook)和油管(YouTube)這四項。它們彼此區隔,最傳統的是PTT,原先是臺大校友論壇,后來擴展到社會大眾,里面的討論五光十色,內容也非常豐富多彩;在臺灣使用人數最多、影響最廣的社群網站是臉書;作為即時通訊軟件,LINE的組織動員和發布能力,對臺灣政治傳播的影響比較有力道;至于油管,無厘頭、有趣和惡搞視頻,深得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喜愛。
因為網軍面對的主要是年輕人,而最了解年輕人自己的,自然是同齡人。何溢誠介紹,網軍的群體以學生族群為主,因為學生最有時間,尤其一些“攻擊文”發起的時間,都在夜深人靜之時。此外,從學校剛畢業的宅男或是IT產業者,也是網軍重要組成結構。

“卡神案”后,臺灣島內網軍暫時低調。記者輾轉聯系到一位兼職網軍工作的22歲男大學生。他介紹,身邊的朋友之所以會成為網軍,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賺外快。“很多都是通過朋友引薦,也有一些是長期活躍在社群網站和論壇,寫寫文章、發表言論,而被公關公司盯上找上門的。”該不便具名的同學說,所謂公關公司其實就是聯結政治人物和網軍的橋梁。一些專門從事互聯網營銷的臺灣公關公司,會接政治人物尤其是選戰時政治人物的“包裝案”,接到后,會外聯寫手、網軍。而在答應成為網軍后,公關公司會先支付你一筆費用,目前的行情通常是一個月一萬塊(新臺幣),要發文章篇數不等。
該同學說,身為網軍的“基本素養”,就是一個人會養好幾個賬號,在各平臺累積聲望,有些賬號會發中立評論,有些純粹是為酸而酸,另外還有好幾個是特定陣營擁護者。公關公司篩選之后,再找人發包。
什么樣的人會找網軍?不外乎就是丑聞纏身,需要轉移焦點或是抹黑對方。比如這次“蘇啟誠致死事件”,就是楊蕙如為了轉移謝長廷被網絡批評而帶的風向。
在“黑人”方面,也有特別技巧。“如果要特別抹黑誰的話,我們就可能朝道德層面、法律層面去下手。”該同學表示,最容易影響大家的,通常就是那種看起來很刺激、很驚悚的分析或爆料,這樣最有殺傷力了。

此次“卡神案”,臺媒深挖其背后的資金來源,顯然跟民進黨脫不了干系。事實上,在操作網軍上,相較于國民黨,民進黨還真有“先天優勢”。
“包括學生和宅男,大都是二三十歲,比較傾向支持民進黨。”何溢誠指出。他以親身感受為例,認為“臉書上的網友也比較支持民進黨當局”。何溢誠的臉書粉絲專頁,如果連續幾天發表一些批評蔡英文的言論,就會被封鎖一陣子,需要重新發一個驗證碼才能正常使用。
臺媒稱,民進黨內部有所謂網軍“三大派系”。在何溢誠看來,其實民進黨不只有自己的網軍,還分英系、謝系、蘇系、“新潮流系”等等。就拿蔡英文和賴清德來說,賴清德一直說他在今年黨內初選期間遭受蔡英文網軍霸凌,但他自己在日本與媒體進行茶會,透過臉書直播的賬號“賴清德-清出于南”,卻是長期攻擊蔡英文與民進黨黨中央的“賴網軍”。
在臺灣,政治人物養網軍是常態,他們多以“網路行銷的小編”身份存在,尤其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網軍總司令”。只是,網軍造成的傷害已讓臺灣政治生態失控,各種抹黑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所造成的傷害,更難一朝一夕還當事人清白。(資料來源:《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