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慧,袁照穩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惠州 516057)
伴隨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與迅速發展,傳統外貿也步入到了一個轉型升級的全新階段,而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興起與發展。跨境電商的發展迫切需要大量具備極高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就給職業院校教育工作的改進與發展提出了極高要求。高職院校作為培育跨境電商人才的堅實陣地,當前的教學質量以及人才培養情況還不能夠滿足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要求,專業定位不夠合理,師資力量匱乏,人才的實踐素質較低等都影響著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質量,也制約了跨境電商事業的發展。當前高職院校必須分析現狀,找到當前教育工作當中存在的缺陷,從而提出創新性的人才培育方案,培養出大量高技能的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
跨境電子商務是對傳統外貿事業進行變革和創新對外貿易手段的全新業務形態,憑借其獨特的優勢發展迅猛,但是在這一過程當中卻面臨著人才儲備不充足的現實問題,于是為職業教育培養的跨境電商人才質量以及人才數量提出了極高要求。從數量角度進行分析,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缺口極大,其中以中小型外貿企業的人才需求更為迫切。就市場反饋而言,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和人才供給存在著嚴重失衡的情況,甚至因為人才上的不足問題導致整個產業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從質量角度進行分析,目前還不能有效滿足跨境電商事業發展對于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質量的要求。學校雖然每年都會輸送不少畢業生,但是企業給出的反饋是無法招攬到高質量的跨境電商人才,特別是學生缺乏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
教育分層的重要原因在于社會對于人才受教育層次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企業對人才層次的需求會受到企業性質或規模等因素的影響。就目前而言,跨境電商的經營主體大多數是中小企業以及個體商戶,所占比重甚至已經超過了90%。主要是因為在全新的貿易形態和貿易發展背景下,中小型企業利潤被壓縮,發展空間也明顯縮小。于是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看準了跨境電商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優勢和動力,開始從海外尋求突破,積極開發海外市場,投入到跨境電商業務的開發之中。中小企業也成為了當前職業院校畢業學生從事跨境電商工作的主要單位。通過進行企業調研發現,在跨境電商行業當中,跨境電商人才受教育層次主要是中高職院校,而且絕大多數的企業也樂于招聘中高職畢業生。
在目前外貿行業全面轉型升級的背景之下,職業院校迅速作出反應,開始在學校的有關優勢專業開設跨境電商方向來供給如今需求迫切的跨境電商人才。也是因為這一情況,學校當中誕生了多個專業開設跨境電商的情況,導致對接專業顯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在系列調查研究當中顯示,業界人士的普遍看法是企業招聘的跨境電商人才集中在國際貿易、外語、國際商務、電子商務等專業。要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推動專業化建設,就必須保證專業和產業實現有效對接。在產業結構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對于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量迅速升高。跨境電商對于人才的需求強調要具備復合型的特征,所以在培育高技能型跨境電商人才時,要把相關專業構成專業群,然后和產業進行有效對接,滿足復合型人才需要。
全新業態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職業院校教師除了要在專業理論方面有扎實基礎之外,還要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實踐技能。但是通過系列調查發現,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師資力量存在嚴重匱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專業能力與實踐經驗比較欠缺,無法滿足高技能型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需要,也不能夠給學生傳遞大量與未來職業崗位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導致學生的未來適應能力下降。雖然學校通過組織教育培訓等方式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質,但是短期培訓是無法跟上行業發展的,還無法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不同項目跨境電商教學的要求。
通過研究調查發現,跨境電商企業在相應崗位的人才需求主要是中高職畢業生,數量上基本對半分,從中可以看到企業在優秀跨境電商人才缺乏的現階段,對具備較高實戰技能與經驗的中職畢業生也有著一定的需求。但是如果人才緊缺局面得到緩解之后,等到整個跨境電商行業不斷走向成熟與穩定之后,仍然會把高職院校畢業生作為主要招生人群。不管是從職業教育整體角度進行考慮,還是從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方面進行考慮,做好中高職教育銜接,進行專業群整合建設都是非常必要的,是提高高技能型跨境電商人才質量和競爭力的關鍵。在推動中高職銜接的專業群建設過程當中,高職院校學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對接方案。可以是高職院校同一專業對接中職院校不同專業,比如實現高職商務英語與中職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專業的對接;促進高職市場營銷與中職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商品經營等專業的對接。還可以是高職院校同一專業對接不同中職院校的不同專業。這樣的專業群建設以及專業上的有效聯系,有助于整合課程資源,促進復合型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培養。
要培育出符合跨境電商企業崗位發展要求的跨境電商人才,必須對傳統的人才培育模式進行徹底變革,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以及落實產教融合。下面介紹幾種創新性的人才培育模式:第一,訂單培養模式。該模式是學校和合作企業簽訂人才培養訂單,而企業也參與到人才培養與系列的教育指導工作當中,給學生的專業學習與真實業務培訓等提供必要條件支持,也給學生對口就業提供途徑,最終保證學校、企業與學生的三方共贏。第二,引企入校模式。一是由一家或幾家合作企業出資注冊,在學校建立跨境電商企業。在企業運轉過程當中,合作企業負責提供真實的外貿商品,而學生則是企業員工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展真實的外貿業務。二是引入代理企業,彌補企業接納學生數量有限的不足,批量推薦學生對口就業。第三,現代學徒制。學校和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展開合作,建立現代學徒制試點,落實雙主體和雙導師的育人模式。學生既是企業學徒,又是在校學生,而校企雙方則協調處理好企業與學校的相關任務,保證各司其職與各取所長,共同助推跨境電商學徒綜合素質的發展。第四,教學公司模式。學校建立企業實體并承接和跨境電商相關的業務,比如建設跨境電商網站、運營店鋪等。在校企教師的綜合指導之下,學生投入到真實項目實踐當中,親身經歷整個學習和體驗過程,促進學校所學知識的吸收和利用。這種模式具有工學交替和學訓一體化的特點,是培養高技能型和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重要策略。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保證高技能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達成院校人才培育目標的基礎與關鍵,還是校企合作持續發展的保障。學校的專職教師和企業的兼職教師,都是整個師資團隊建設當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只有選取校企共建師資團隊的方法,才能夠各自展現所長,促進優勢整合,保證教學過程以及企業生產的有效對接。在組建教師團隊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幾項工作:第一,培育優秀的校內專職教師。在培育專職教師的過程中,有三種路徑可以選擇,一是要求學校教師去到專業對口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吸收企業的優秀思想和方法,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寶貴資源。二是要求教師參與行業企業組織開展的職業能力培訓活動,如全國跨境電商師資培訓班,獲得行業新技能,同時了解行業的發展動向。三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實戰項目,累積實踐經驗。第二,引入企業兼職教師。學校需要積極邀請跨境電商企業當中的優秀一線人員擔當實踐兼職教師,不斷充實和壯大學校的教師團隊,為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提供師資支持。第三,由專兼職教師共同構建綜合性教師團隊。在專兼職教師團隊組合建設過程當中,需要由合作企業務骨干與校內的優秀專職教師構建穩定性的教學團隊,其中學校專職教師負責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進行輔導,企業導師則在實戰技能和真實項目方面進行輔導,教師之間還要經常性的進行集體教研,以便共同進步。
職業教育是培育對接社會需求人才的堅實陣地,而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必須始終圍繞產業需要與崗位需求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改革,最終培育出與產業需求相適應的人才。我國傳統的外貿事業呈現出低迷和下滑的發展特征,而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貿易形態逆風上揚,迅速發展,并成為了全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對外貿易新引擎。這一新產業的發展需要有大量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作為重要的人力資源,但是目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與具體需求的脫節問題非常明顯,甚至是成為了制約行業進步的瓶頸。要突破這一瓶頸,就必須要發揮職業院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優勢,找到人才培養當中的突出問題,進而制定應對策略,實現職業教育對優秀跨境電商人才的精準供給。
教學機智是指教師面臨復雜教學情況所表現出的敏銳、準確的判斷力,是教師教學中的“點睛之筆”。教師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指導者、領導者。教師在語文教學時,不但要提高自身的語文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方法,還要在課堂上時刻保持教學激情,保證語文教學機智。語文課堂教學機智主要體現在準確判斷語文課堂狀態,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教學模式改變,在語文教學機智中,最重要的就是準確判斷和快速改變,兩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