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陽春,王 齊
(長春大學,吉林長春市 130000)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高校教學體系中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講解層面,還應該從學生的思想認知以及實踐活動等方面出發,讓學生樹立高度的思想意識,并增強政治素養,進而促進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目前社會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高校應該與時俱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效率。
價值觀是看待事物以及處理問題最基本的思想觀念,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幫助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能正確的看待事物,不被片面的或者錯誤的認知所迷惑,始終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在經濟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的文化與政治思想相互融合,不斷斗爭,面對西方國家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文化殖民等方面的沖擊,只有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正確認識外來文化,不盲目、不偏激,在包容中進步。其次,德育一直以來是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標準,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后明確為人處世的道理,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思想認知水平,并堅守人格底線,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還應該樹立高尚的思想政治意識,利用理論知識建設祖國,從而實現人生價值。此外,在創新創業視角下,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學體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目前,很多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忽視,過于重視學生的理論成績以及升學率,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課時相對較少,為學生提供了教材也比較陳舊;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都作為公共課講授,由一位教師同時為幾個班級的學生講解思想政治課程。其次,部分大學生在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的認識,認為在大學中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考取優異的成績,以后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其實這種思想是片面的,在新形勢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傾向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方面,不僅要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創新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考查學生的整體素質。
教師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傳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師會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講解,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認為在有限的課堂實踐內為學生講述更多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更高,其實不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學生思維以及政治意識的教育,其需要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將其應用于實際的生活中,如果教師枯燥的講述,那么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貫穿于高校教學的始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存于思想政治課程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充分,難以形成持久性。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有效融合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學生在中民民族文化中汲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弘揚傳統文化,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高校首先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要求,創新辦學理念,將素質教育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高校應該明確傳統文化價值在思政教育中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辦學的過程中突顯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高校應該找準思想政治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將學生的德育建設放在首位,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比如學校應該積極組織開展與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舉辦以“仁者愛人”“誠信友善”“父母在不遠游”等相關的演講比賽等,以及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辯論賽、講座等,逐漸提高思想政治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性,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學校還應該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等的宣傳作用,將思想政治建設的內容以廣播或者報刊的形式進行傳播;促進學生能夠更加廣泛的了解傳統的優秀文化,同時養成高度的思想意識以及行為習慣,為以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出具備高尚道德素質的人才。
首先,高校應該為學生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為學生制定適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其次,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創業法律法規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對創業有關的法律法規、行業知識以及管理知識等有深入的學習;同時還要定期組織開展創新創業專題講座,聘請企業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為學生講述相關的創業經驗。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學生的法律知識、創業實踐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為以后的創業奠定了基礎。此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創新創業的實踐相結合,比如:為學生提供一些合作創新與創業的課題,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共同配合完成實踐課題,并鼓勵學生在團隊中去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凝聚力量,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動態與結果的綜合考評,同時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思想政治教學與其他的課程有所不同,其是對學生思想以及認知的教學,不能僅僅用學生的理論成績評價學生,應該將教學評價體系進行細化,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比如:在教學評價中應該融合對學生思想認知、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課堂表現、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內容,轉變單一以理論成績為主的教學評價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教師還應該以身作則,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并鼓勵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以及攻堅克難的決心;同時教師還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懷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與方式,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制定適合的教學計劃,進而提升大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首先,高校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確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科學的解決措施。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緊密契合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可以借助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思想認知;同時還應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構建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