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茜,韓健文,何美娜
(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武漢 430065)
前言: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增長。不同于過去的閉關鎖國,我們打開國門,完成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進一步的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在方案中明確的指出了“需要加強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合作交流,要創新國際協同,創設良好的國際科研環境”。高校的外事部門承擔著高校國際交流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高校走出國門的主要渠道,其主要負責高校的外賓來訪接待、國際學術會議的舉辦、高層次人才的海外訪學等。從某種程度來講,高校外事管理人員能力的高低,關乎到高校能否進一步發展。
高校外事管理人員負責外事接待工作,面對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不僅是國內學者,同時也可能是國外的科研者。因此,高校外事管理人員首先需要樹立起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要能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方針路線并且不動搖。在外事交流的過程中,要向國外友人展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和魅力。外事人員需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推進工作的順利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在交流過程中堅定自己的立場。
高校外事管理人員同時需要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和豐富的文化知識。首先是外語能力,熟練的外語能力有利于溝通交際過程的順利進行,并且在接待海外來訪友人時,用他們的語言來進行交流,更能促進工作的順利發展。其次是豐富的文化知識,新時代的環境下,由于國家的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的不同等,形成了差異化的文化,因此帶來了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這會給雙方人員的交流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高校外事人員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跨文化知識,才能避免雙方交流過程中因相互理解錯誤而帶來的沖突,才能有效的推進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涉外禮儀是高校外事人員最為需要的一項技能,在一些大型的外事活動中,一個外事人員的禮儀問題也是國家面貌的代表。高校外事人員的禮儀素養包含了文化修養和精神面貌兩個層面?;谖幕慕嵌?,良好的社交禮儀可以有效的避免溝通交際中出現的文化沖突。文化和禮儀密不可分,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禮儀,而禮儀同時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現。
高校外事管理人員需要注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不僅要重視業務知識的學習,更需要加強政治理論的研究。實踐固然重要,理論不可缺少。高校外事人員需要從思想的層面上改變對工作的看法,要重視思想政治的學習,要主動地利用思想政治理論去推進外事活動的進行,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去武裝頭腦,投身于實踐工作。在實際的外事活動中,高校外事管理人員要時刻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能受到他人的誘惑,才能做好外事活動。
通過組織和開展各種培訓工作來提升高校外事人員的業務能力,這是高校必須要做好的一點。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高校外事人員的業務能力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從微觀的角度來看,高校外事人員的業務能力是高校的象征。高校外事管理人員不僅需要熟練的掌握高校的發展規劃和規章制度,同時也需要了解外事活動的流程和規章制度。除此之外,高校外事管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國際文化的學習,要掌握因公出國(境)管理規定和各國簽證手續流程,有序的推行高校外事活動的進行。
高校需要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的完善外事人員的管理制度。對于現有的規章制度,應該嚴格的執行。并且,還需要制定激勵考核制度,做到獎懲有序,才能有效的調動起高校外事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
總的來說,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為頻繁。高校外事部門作為外事活動開展的主要場所和渠道,其外事人員素質的高低不僅是高校的象征,同時也是國家的代表。高校應該注重外事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要將外事工作和外事人員的素質提升納入高校辦學重點任務之一,才能有效的推進高校外事活動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