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1月7日,俄羅斯人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東正教圣誕節”。當天全國放假一天。東正教圣誕節慶祝活動通常從6日夜間開始,每年節日到來之際,全俄東正教大牧首都在莫斯科最大教堂“救世主大教堂”主持節日祈禱儀式。祈禱活動從晚10時左右開始,于7日凌晨結束。當地時間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圣彼得堡彼得堡羅要塞參加東正教圣誕節慶祝活動,當天還在圣彼得堡主顯圣容主教座堂參加了圣誕禮拜。
新年樅樹高達數層樓
圣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誕辰而確立的。根據教義,應在12月25日慶祝,因此對天主教來說,12月25日為圣誕節。而對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來說,公歷1月7日也就是俄歷12月25日,因此,俄羅斯的圣誕節為公歷1月7日。上世紀20年代末,當時的蘇聯政府禁止俄羅斯人過圣誕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政府才將其作為一個正式的節日。在圣誕節當天,東正教祭司和信徒們要在教堂通宵達旦地祈禱。夜間,人們還要環繞教堂和農舍舉著十字和圣燈游行。相比之下,孩子們的節日氣氛顯得更為熱鬧。圣誕節到來前幾天,他們就會結伴挨家挨戶地前去祝福,他們手中舉著自制的“星星”裝飾品,在走近每個農舍前,會將一些谷物種子撒向農舍和農舍的主人。他們認為這些“星星”是代表基督降生時伯利恒上空的異星,撒谷物則意味著祝愿這家主人在新年里生活富足,人丁興旺,猶如優良的種子不至于掉在路邊讓鳥叼走而充滿新生命的力量,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圣誕節期間,俄羅斯各教堂附近經常會顯示出耶穌誕生的場景。而新年樅樹(也稱圣誕樹)是新年和圣誕節期間必不可少的裝飾物,它們常用杉木、松柏之類呈塔形的常青樹木做成,象征著健康長壽。全國各地都會在主要廣場和建筑物前安放新年樅樹。而在莫斯科的許多公共場所,如克里姆林宮、馬涅什廣場、莫斯科大劇院、特維爾大街、普希金廣場、阿爾巴特大街等著名景點和街道,到處都是彩燈和各式各樣的新年樅樹,這些樹通常數層樓房高。裝飾新年樅樹的風俗從18世紀開始盛行于歐洲。傳說神在新年時藏在常青的松樹里,為敬奉他們,必須為他們準備禮物。現在新年樅樹上掛滿各種各樣的禮物的習俗就是這么來的。而在俄羅斯家庭中,裝飾新年樅樹是全家最為開心的時刻。人們在圣誕樹上掛上用錫紙包的水果和糖及用錫紙剪的各種動物,把買來的長串彩燈、彩珠繞在圣誕樹上,樹下藏著父母送給孩子們的禮物。有的家庭甚至還專門請“嚴寒老人”(也叫圣誕老人)和他的孫女雪姑娘給孩子們送禮物。“嚴寒老人”是善良慷慨的化身,他每年圣誕夜,乘著鹿拉雪橇從北方來,悄悄把禮物裝在新長筒襪里或塞在枕頭下。而雪姑娘則是青春常駐、快樂永存的象征。
圣誕餐要有蘋果鵝
此外,東正教圣誕節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比如,人們通常認為,承受相思之苦的女孩可以在這一天得到解放。為此,女孩們需準備一塊石頭,把它放進爐子烤熱,若是烤熱的石頭可以砸破寒冰,那么女孩的單相思將結束。同時,在這一天,成年婦女需用蕁麻掃帚打掃房間的角角落落,以此掃除厄運。俄羅斯人圣誕節的食物也較為獨特,最為傳統的食物是蜜粥(多用大米、蜜、葡萄干做成),象征長壽。根據俄羅斯人的圣誕傳統,在餐桌上需要有12道菜,以紀念耶穌的12個門徒。食物通常有各種魚、肉、雞蛋、湯、沙拉、蔬菜、肉凍、水果等,當然必不可少的是蘋果鵝,人們將買回來的鵝腹中填入蘋果、面包和過了油的蔥頭,加上各種佐料放入烤箱中烤制。除此以外,每個家庭還會自制餡餅、蛋糕、布丁等。而圣誕餐桌的桌布下通常會放一點干草或秸稈,以此紀念耶穌誕生在馬槽。當一家人團聚在餐桌旁時,長輩們會回憶起過去一年中發生的一切好、壞事情,并為新的一年祈福,希望全家人生活美滿、健康。而在一些地區,在全家就餐后,食物和桌布直到次日早上都不從餐桌上取下。他們認為已故親人的靈魂也會在這一天回來吃飯。
圣誕節有許多忌諱
根據俄羅斯人習俗,圣誕節也有許多忌諱。包括節日期間不能罵人和誹謗他人,不應對你所愛的人講不吉利的話,或者詛咒他們面臨災難。不能酗酒和參加暴力活動。同時節日期間不應占卜。另外,在圣誕節期間人們不應從事縫制、編織、繡花和洗滌工作,否則你會在新的一年中得到眼淚和貧窮。而節日期間,人們不會從家里借給他人面包、鹽或錢,否則所有的好運都會從你手中送出去。而餐桌的腿要用繩子捆在一起,這樣未來一年中牛就不會從牛群中跑開。晚餐的殘余物應扔到籬笆外,這樣狼就不會傷害農民的牛。俄羅斯人還有一個習俗是,圣誕節的天氣決定著明年一年的命運。如果節日前天氣溫暖,那就不是好征兆,這可能預示著新的一年會出現健康問題。相反,如果天氣寒冷,那意味著新年身體健康,平平安安。而節日當晚如果天空晴朗明亮,星星閃耀,這也是新的一年將平平靜靜的預兆。▲
環球時報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