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重點在使農村的產業興旺。農村經濟發展要以什么樣的路徑實現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是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關鍵。農村一二三產業在休閑農業的不斷發展、鄉村旅游的不斷升級、農村電商不斷全面推進展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v觀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以及農村電商發展過程,呈現出了許多的結合點。但是,在現實的農村經濟發展中,要么沒有認識到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以及農村電商之間結合點,要么沒有完全發揮他們融合發展的作用。本文就關于潼南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融合發展做了幾點思考,并給出了其融合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融合發展
一、潼南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
1.農旅融合發展迅速、規模不斷增大
潼南區既是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區、“西部綠色菜都”,又是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潼南以城區為中心上有桂林鎮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人工運河以及古溪的油牡丹,右有上和的東升茶山,下有太安鎮灌壩村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太安香水百合田園綜合體、臥佛龍多山桃花櫻花、杜鵑花,左有崇龕鎮油菜花、玫瑰花、柏梓鎮的檸檬基地、花巖鎮的梨花,潼南綠色旅游資源豐富,農旅融合發展迅速。2017年3月第十屆菜花節累計接待游客7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1億元。在菜花節帶動下全區接待游客24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5億元。2018承辦了“油菜花節”、“檸檬節”、“玫瑰節”、“柚子采摘節”等16個鄉村旅游節會。2019年潼南承辦2019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動,借助節會充分發揮農旅融合發展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讓老百姓越來越富裕、擴大了潼南對外的影響力。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活躍
潼南區委、區政府在2018年建成20個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整合了商務、農業、扶貧等專項資金500萬元用于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全區發展電子商務企業912家,個體經營戶3000余戶;電商交易額近40億元,其中,農產品電商交易額超過10億元。建成電商孵化園1個,阿里巴巴村淘、豬八戒網、京東、蘇寧易購、郵樂網、易田網購等平臺已經入駐潼南。聯合阿里巴巴打造“潼南綠”產業云智慧市場,加強對“潼南綠”孵化、培育和營銷,潼南特色產品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目前,市場已開通潼南檸檬、潼南花椒、農村電商、優品直供、熱賣蔬果等專欄,平臺招商入駐企業100余家,展示宣傳農產品1000余件;平臺日總瀏覽量約12萬,訂單量3000單左右。
二、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融合發展可行性分析
1.互聯網+理念不斷深化與農商意識的覺醒
一是隨著國家進入了新時代,人民的生活從方式和質量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潼南歷年GDP不斷遞增,2018地區生產總值380.95億元、增長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4%,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3596元、15204元,分別增長8.6%、8.4%。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加速向各種產業滲透,共享經濟、線上線下多產業融合發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餐飲等等各行各業在“互聯網+”模式下為我們開啟了全新的生活,“互聯網+”這種理念在每個人心中根深蒂固。二是在現代經濟蓬勃發展形勢下,生活在農村的廣大人民群眾不再為溫飽而擔憂,而是奔著小康生活的步伐前行。因此希望在農村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發展更廣闊的經濟收入空間,通過對原來農業資源的改革升級,增加其附加值從而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由于農商意識的不斷覺醒,所以各種各樣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及農村電商發展才有現在百花爭艷的局面。
2.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與農村電商具有高度契合性
休閑農業融合了農產品生產、加工、服務為一體,貫穿整個一二三產業。鄉村旅游是以鄉土風情、自然景觀為吸引物而展開的旅游活動,其主要對象是城市居民,是人們回歸自然的有效載體,也是產業結構改造升級、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農村電商為鄉村農產品銷售打開了方便之門,讓農產品交易電子化。三者都是圍繞農村、農產品開展的活動,因此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潼南菜花節已經成為全國知名鄉村休閑旅游品牌,潼南成功地舉辦了12次,帶動了潼南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潼南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及農村電商發展。
3.鄉村旅游是加快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的壯大發展有效途徑
鄉村旅游是農村經濟發展一條重要的途徑。鄉村旅游產生的食、住、行、娛、購等活動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都有密切的聯系,鄉村旅游能帶來大量的人流量,從而增加休閑農業的發展活力,奠定了農村電商發展線上線下模式良好基礎,促進休閑農業與農村電商持續發展。近幾年來,潼南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打造“四季花會”,以“春賞花、夏摘果、秋采菜、冬過節”為主題,形成了“季季有花、月月有游、季換花變”的休閑旅游格局,促進了休閑農業的升級改造,激發了農村電商的壯大發展。
4.農村電商是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有力支撐
農村電商的概念外延不斷拓寬發展,農村電商不僅僅局限于農產品的銷售,還包括促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電商化,農村電商能利用其本身特性與優點,可以加快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打造休閑農業OTO與鄉村旅游OTO,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培育新的動力,開創新的市場,提供技術支撐和平臺,加快其發展速度。
三、潼南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融合發展存在的困難
1.農旅電商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農村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農旅電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農旅電商的發展離不開網絡,離不開交通道路建設,離不開物流基礎設施。在潼南區大部分農村,相對城市而言網絡普及率還有一定差距,交通便利性不足,比如有些鄉村大巴車根本無法進入。特別是快遞物流還有“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特別是生鮮果蔬無法及時運輸,信息嚴重的不對稱、時效嚴重滯后、內容繁雜不專業等等影響著農旅電商的融合發展。
2.缺乏農旅電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環境下,所有交易都趨于電子化。我區電商和旅游平臺數量較少,更別說集休閑觀光旅游與特色農產品購物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一是缺乏建立綜合性平臺的意識。二是一些平臺僅僅是圖片、文字、視頻的堆砌起來的,內容趨同且展示的思維固定,不能根據游客按需定制,不能個性化推薦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線路,且平臺無法線上預訂,平臺也沒有及時咨詢回復功能等等,導致吸引力較弱,游客的互動體驗差。
3.缺乏農旅電商發展復合型專業人才
近年來農村電商迅速發展,鄉村旅游不斷升溫以及現代農業的不斷升級,對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大,對人才要求在不斷提高,特別是農旅電商復合型人才缺乏,是農旅電商融合發展必須克服的困難?!盎ヂ摼W+”形式下,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行業在電子商務的倒逼之下,不得不加入相應的營銷的新手段新模式。這些模式和手段跨越了農業、旅游及電商等多種行業,對于其從業人員的知識、經驗、技能等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縱觀現在高校教育及社會培訓機構,都沒有專門針對農旅電商這方面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課程,這也是該類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4.政府沒有充分發揮引導監督的職能
雖然各級政府對鄉村經濟的發展都很重視,都認識到農旅電商融合發展的必要性,但是在發揮政府職能上容易走入誤區,導致職能發揮不充分、不完善。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比較重投入、重建設而輕視管理,導致缺乏可持續發展?;蛘哌^度地強調政府主導性,強調統一規劃而忽略了市場規律與地方特色及個性發展。甚至有些地方在農旅電商融合發展中嚴重的缺乏農民參與,讓農民失地、失業、失利。
四、潼南休閑農業、旅游、電商融合發展路徑
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培育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
一是各級政府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保證農旅電商發展有充足的資金。而且政府必須發揮其監督管理職能,要加強對投資資金及團隊的管理,保證投資穩定持續與團隊管理的專業性。二是不斷加大惠農政策的力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企業加入到農旅電商融合發展中來,另一方面可以激發農民參與農旅電商融合發展的積極性,可以加快形成以政府主導,社會資源協同,農民積極參與的多主體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各級政府要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融合發展中避免越位與缺位,要以農為本,積極培育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完善社會企業及農民群眾利益分配原則及連接機制,加強各個主體間的信任度,營造一種雙贏局面,確保農旅電商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統一的農旅電商平臺
首先,應加強道路交通、物流運輸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確保農旅電商融合發展的服務質量。一是要完善通往鄉村的道路建設,保證車輛和游客都能易進易出,包括村內外道路、停車場、服務驛站、指引系統等方面。二是要改善農村的衛生狀況,包括廁所、垃圾污水處理、道路清潔及時維護等在數量及質量和管理上加強,營造鄉村青山綠水的美麗環境。三是加強鄉村信息服務設施,力爭鄉村wifi全覆蓋、全免費,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其次,政府牽頭建立權威的統一的農旅電商融合在線平臺。一是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牽頭,確保平臺的權威、真實性。二是該平臺并非是對當地農旅電商的簡單介紹,也不是用圖片文字展示的網站,而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能為多元經營主體、游客、政府部門管理于一體的平臺,推進農旅電商融合O2O模式,利用多種媒體豐富網站內容,利用營銷手段多講故事,完善線上和線下結合同步發展,提供立體的信息互動體驗及專業的個性化服務,讓農旅電商發展更加高效。
3.積極引進和培養農旅電商復合型人才
一是從高校、高職著手,拓寬其農業、旅游、電子商務等專業的農旅電商專業的知識,有意培養既具備休閑農業、旅游的又具備電商技能的農旅電商綜合性人才。二是聯合社會培訓力量,對本土休閑農業、旅游、電商經營主體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彌補其缺乏的相應知識、技能,提升他們在宣傳、在線營銷、經營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引進一些具有農旅電商融合發展的高端人才、專家、學者等,可以讓其在農旅電商融合發展的規劃、實施、管理整個過程發揮作用,也能帶動一批本地的人才在技能和本領上突破升級。
參考文獻:
[1]《潼南“旅游+”模式帶動全域經濟發展》.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信息公開.
[2]《潼南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信息公開.
[3]孟岳.“地方政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需要處理的六種關系.”新絲路(下旬),2018(9).
[4]崔寧.“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的聯動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7,(第10期).
[5]黃毅英,王永琦.廣西農旅電商一站式模式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第7期).
[6]朱洪恩.信陽市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
[7]張紅.天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