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熱油4號”油棕品種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登記,審定證書剛剛下發到海南。這是我國第一個油棕品種,是可供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品種,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和海南省農墾科學院共同選育,經過近20年引種試種,得到農業農村部的持續支持。審定委員會認為,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適應性廣等優點,適宜在海南全島推廣種植。
在較強冷空氣的影響下,8日至9日河北大部分地區迎來了今年入春以來的首場雨雪天氣,雖然對河北各地民眾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場降水的出現,對于已經進入返青期的冬小麥來說,非常有利。除了降水,氣溫也將更適合冬小麥的生長,據河北省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河北各地氣溫將逐步回升。這場雨雪天氣,對于河北種植最廣泛的冬小麥來說,即是“好雨”也是“及時雨”。
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糧食,獲得了大豐收,卻因沒有足夠的晾曬場地、存糧儲倉,以及后期暢通的市場銷售渠道而抵銷了產量,降低了質量,原本顯而易見的效益輸在了“臨門一腳”的最后環節上。怎樣做實農業、做大農業?使農民種糧放心、賣糧不愁,實現種田由保障型向營利型轉變,真正獲得“踏實感”“滿足感”?悄然興起于川西北一隅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使農戶存糧有息,支糧隨意,有了“待價而沽”的增值空間與時間,避免了“谷賤傷農”的尷尬,進一步活躍了農業大生產。前期種植與后期生產加工環節盡享“植保平臺、農資超市、生活直銷超市”一體化服務,消除了長期困擾廣大農戶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