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馮子木 曹如國
(臨沂大學圖書館,山東臨沂 276000)
名人珍藏館是以名人姓名命名,依托于名人的捐贈或者對與該名人相關的一切文獻和物品進行整理、利用的文化信息服務機構。近年來名人珍藏館成為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及閱讀推廣人文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區和高校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有利于擴大館藏資源、深化館藏內涵、提高圖書館社會影響和知名度。
國內名人珍藏館依托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研所、企業等形式存在,其中主要以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為主。依托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名人珍藏館有:無錫市圖書館“榮氏文庫”(1956年)[1]、南京圖書館“戈寶權藏書館”(1988年)[2]、湖南圖書館“張舜徽先生專室”(1992年)[3]、鹽城圖書館“胡喬木藏書陳列室”(1997年)[4]、蕭山圖書館“來新夏著述專藏閱覽館”(2007年)[5]、臺州圖書館“葉文玲文學館”(2011年)[6]等。依托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名人珍藏館有:上海理工大學“湛恩紀念圖書館”(1991年)[7]、湖州師范學院“沈左堯圖書館”(2003年)[8]、東北大學“寧恩承圖書館”(2003年)[9]、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院“張仲景文化特藏館”(2006年)[10]、泰山學院“萬里圖書館”(2010年)[11]、清華大學“科恩圖書室”(2010年)[12]、北京大學“素白贈書室”(2011年)[13]等。依托于名人建立的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地方文化內涵。
徐廣存博士,著名愛國學者、原巴黎第三大學教授、孔子講座主講人、旅法山東同鄉會的創始人之一。1936年3月6日生于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太平街道東南白塔村,先后到青島、南京、上海、臺灣等地讀書。1968年,因對歐洲戲劇的愛好,到法國留學。1971年獲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后執教于巴黎第三大學中文系,被聘為教授,曾擔任系主任。1995年與山東同鄉王經柱等一起創立山東同鄉會,并擔任秘書長,支持旅法山東同鄉會發展壯大,貢獻良多。1996年退休后則一直致力于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他一生心系祖國與家鄉,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責,嚴謹治學,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桃李滿天下,為推動中西文化交流和山東省與法國的交流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3月4日徐廣存博士在法國病逝,享年80歲。先生辭世后,夫人秦蘭英女士四個子女伯剛、仲強、叔健、季美按照先生遺愿,將其畢生的收藏無償捐贈給家鄉大學——臨沂大學,以表先生多年不忘家鄉教育的深厚情懷。
“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位于山東省省屬綜合性大學、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臨沂大學圖書館。“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以下簡稱珍藏館)是在“旅法愛國學者、漢學家徐廣存先生捐贈圖書專架”的基礎上進行建設開發的。珍藏館布局重新規劃,空間地址由普通書庫(封閉)轉移到專門工具書庫(開放),空間面積由20平方米擴建成約200平方米。珍藏館共收集了徐廣存博士捐贈的珍貴中外圖書6806種9781冊、影音資料(錄像帶、光盤、唱片等)1677件以及若干珍貴實物(留聲機、鑼鼓等),是臨沂大學圖書館特色館藏文庫之一。臨沂大學圖書館“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從2015年4月進行籌備,歷經3年,在徐廣存博士家屬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山東省僑辦、臨沂市僑辦、臨沂大學、臨沂大學僑聯、臨沂大學圖書館等眾多單位協助,于2018年4月18日在臨沂大學圖書館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至此“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在臨沂大學圖書館正式開館,成為臨沂大學特色館藏資源和閱讀推廣人文空間。揭牌儀式當天,徐廣存博士的夫人秦蘭英女士、北京大學化學系葉蘊華教授等知名人士參加,儀式吸引了歐洲時報、臨沂大眾網、青藤文學等媒體的關注。
2015年3月4日徐廣存博士在法逝世,徐廣存的夫人及兒女按照先生遺愿將其畢生的收藏無償捐贈給家鄉大學——臨沂大學。2015年5月11日,徐廣存博士的夫人秦蘭英女士親筆簽寫《捐贈函》至臨沂大學。臨沂大學接受捐贈后,秦蘭英女士在巴黎委托當地華人志愿者對捐贈圖書資料進行了整理打包,共計217箱,同時,臨沂大學以及圖書館也積極開展工作迎接捐贈。2015年11月18日,圖書館上報學校《圖書館關于接受“徐廣存博士捐贈圖書”所需相關費用的請示》;11月24日,圖書館上報學校《關于簽署進口代理協議的申請》;12月底,臨沂大學上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辦理徐廣存先生捐贈圖書資料備案和進口手續的請示》;2016年1月15日,臨沂大學上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進口管理司《關于徐廣存先生捐贈我校圖書資料清單的說明》;3月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同意臨沂大學接受徐廣存先生贈送圖書的批復》,3月7日圖書館開始對徐廣存先生捐贈圖書資料進行加工整理、搬運的招標采購,4月28日,臨沂大學發至黃島海關《關于徐廣存先生捐贈書籍的情況說明》;6月7日,臨沂大學簽收從海外發送的徐廣存博士捐贈圖書資料;9月27日,臨沂大學上報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臨沂大學關于國際贈書實物自審的情況說明》;通過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全部審查后,捐贈圖書資料全部送至臨沂大學圖書館內。10月初為臨時安置徐廣存博士的捐贈圖書資料,圖書館設置“旅法愛國學者、漢學家徐廣存先生捐贈圖書專架”對捐贈圖書資料進行臨時保管;同時,圖書館設置徐廣存捐贈專項小組,對新空間的設計、布局等事宜進行專項管理;采編部工作人員開始對捐贈圖書資料進行后續采訪、編目、典藏等流程;除此之外,前中宣部部長朱穆之同志應邀為“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題名,成為臨沂大學圖書館十分珍貴的收藏。
珍藏館的設計融合了實體空間(物理場所)和虛擬空間(數據庫)線下、線上兩個部分。總體構架如圖1所示。在實體空間設計上,根據徐廣存博士的捐贈進行分類設計捐贈展柜(影音、照片、圖書、實物),做到空間利用最大化,展示效果最優化;在虛擬空間(數據庫)設計上,將徐廣存博士的捐贈納入地方捐贈數據庫,繼續豐富臨沂地方捐贈數據庫,以達到豐富資源和開放共享的成效。

圖1 “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總體設計構架
3.2.1 規劃選址
珍藏館臨時空間——“旅法愛國學者、漢學家徐廣存先生捐贈圖書專架”占地20平米左右,空間封閉,僅由若干書架構成。從對捐贈的保護層面講,空間封閉,通氣不足,捐贈物品長時間放于此,尤其對書籍等保存條件比較嚴格的資料來說容易潮濕發霉,捐贈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捐贈的意義也就因此消失。從服務層面講,名人捐贈為充分發揮對社會的作用,就要實現開放共享策略,即對有需求的讀者及社會團體進行免費開放,然而狹小封閉的空間環境對大規模的社會團體參觀存在一定的阻礙。臨沂大學圖書館單體面積6.7萬平方米,館室眾多,考慮到圖書館館藏分布(一樓密集書庫,二樓人文社科書庫,三樓自然科學書庫,四樓藝術書庫,五樓特藏書庫)以及館室環境特點,經過專項小組考察研究五樓特藏書庫的一個館室(北書庫),占地約200平方米,空間敞亮,環境優雅安靜,是空間選擇的最佳地點。
3.2.2 設計再造空間
將徐廣存博士捐贈的6806種9781冊圖書、1677件影音資料以及若干件珍貴實物等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影音資料、照片資料、圖書資料和實物資料四個模塊,即四個特色展柜:(1)影音展柜。影音展柜展示了捐贈的光盤、磁帶、錄像帶等影音資料。在入展柜前,由采編部工作人員對全部影音進行編目,其中音樂類影音資料歸為J6類、戲劇藝術資料歸為J8類。(2)照片展柜。捐贈中包含99張徐廣存博士生前珍貴的照片,這些照片包括徐廣存博士美國留學、法國科研、與國家領導人、與家人朋友的照片以及珍貴的畢業證復印件等。2018年4月10日徐廣存博士的夫人秦蘭英女士蒞臨臨沂大學圖書館,親自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工作人員的記錄整理下,形成了完整的照片資料展示。(3)圖書展柜。根據《中圖法》將圖書進行分類、編目、涉及A類到Z類(不包括L、M、V、W、X、Y類。)其中I、J、K類圖書分別占捐贈總圖書的30%、23.4%、18.9%。這些類別的圖書資料為開展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書架前排有工作人員設計的架標,顯示了圖書分類以及相應的冊數。(4)實物展柜。實物展柜展示了兩臺留聲機及相應的黑膠唱片、一整套鑼鼓以及若干字畫、掛歷。
3.2.3 構建書目數據庫
在整理徐廣存博士捐贈的基礎上,啟動捐贈圖書數據庫工程,將徐廣存博士捐贈的圖書信息數據化,納入匯文系統建立書目數據庫,以方便使用者準確、快捷的在線查詢各種文獻信息,為學校發展和區域文化研究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和信息支持,同時也實現了捐贈資源的開放共享。
3.2.4 制定專門管理制度
珍藏館隸屬特藏部,在特藏部規章制度統籌管理下,另設置珍藏館管理制度。在館領導和部門協作下,組織制定了《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管理章程》。管理章程規定了珍藏館開放時間、管理規則、閱覽借閱規定、管理人員守則等內容。其中,考慮到珍藏館的社會效應以及所屬館室的特殊性(館室地還存在其他館區),珍藏館目前只開放瀏覽功能和部分借閱功能。目前由于珍藏館的社會效應還在逐步擴大,因此借閱功能還在逐漸完善。
3.2.5 完善學科館員制度
學科館員制度是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過渡的重要標志,隨著高校學科服務的開展,學科館員應運而生。將學科館員引入特藏管理方面,也是為了順應新時代特藏(名人珍藏館)管理的必然趨勢。本館將2017年引入的情報學碩士研究生中具有歷史、檔案專業背景的一名學科館員引入珍藏館管理建設中,充分發揮學科館員的專業素養,積極發揮珍藏館的書目整理、資源開放、資源共享等功能。
“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的推廣和利用是一項長期、系統、復雜的專業工作,為達到打造圖書館閱讀推廣特色服務品牌、開創名人珍藏館建設新局面的目標,臨沂大學圖書館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4.1.1 借助珍藏館開展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
臨沂大學圖書館創新閱讀推廣機制,形成真人圖書館、讀書會、朗誦會、電影放映會等一系列品牌活動,開展各種閱讀推廣活動,實現對名人珍藏館的有效宣傳。2018年世界讀書日期間(3月至5月),圖書館在珍藏館所在館區以“名人名家行”為主題開展了系列讀書會活動,活動通過品讀名人作品提高了讀者知行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珍藏館的知名度;圖書館以“走進圖書館、沐浴書香”為主題帶領學校、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學習珍藏館,其中包括山東省委黨校圖書館、濟寧醫學院圖書館、菏澤學院圖書館、臨沂職業學院圖書館、臨沂新世紀幼師學校等眾多機構。
4.1.2 利用珍藏館資源廣泛深入學院建立合作
徐廣存博士的捐贈涉及法語、戲曲藝術、國學等方面,圖書館充分利用捐贈資源,深入學院開展各項專題活動。與外國語學院開展小語種交流會,以珍藏館捐贈法語圖書為材料,以鍛煉法語專業學生為目的,在深化法語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捐贈圖書的作用,未來逐步發展成為外國語學院法語交流基地;與音樂學院共建戲曲文化推廣中心,學科館員走進學院,為廣大師生推廣捐贈書目,促進對戲曲文化等捐贈的開發研究,此外建立戲曲文化特色庫,利用數字化資源達到館院共享的目的;聯合文學院,開展國學大講堂,以國學捐贈書籍為主,深入挖掘經典文化的內涵。
4.1.3 通過珍藏館數據庫資源達到區域性共建共享
2018年3月14日,以沂蒙作家文庫為依托,臨沂大學圖書館、臨沂作家協會聯合成立“沂蒙文學研究中心”,聘請中國作協副主席徐貴祥、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家黃發有及高振、靖一民等一批地方作家為顧問。沂蒙作家文庫成為沂蒙文學研究、交流的新平臺。徐廣存博士作為臨沂籍名人,其捐贈的珍貴資料在學科館員的加工、整理下以數字化信息存入沂蒙作家捐贈數據庫,方便讀者準確、快捷地在線查詢,為學校發展和區域文化研究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和信息支持。此外,圖書館借助區域資源鏈,與臨沂市圖書館、臨沂作家協會、各縣區藝術局進行資源交流。
4.2.1 收藏、保存、整理珍貴資源,形成特色館藏
“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由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捐贈,臨沂大學圖書館進行保存、整理并發揮其社會作用,這種形式不僅對珍貴的資源進行了有效的收藏,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圖書館的館藏文獻,彰顯了圖書館的特色人文氣息,對豐富圖書館特色館藏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4.2.2 發揮名人效應,強化教育功能
徐廣存博士是山東臨沂籍人,他一生熱愛祖國,眷戀家鄉,重視教育,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出錢出力。“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的建立,可以充分發揮名人效應,一方面激勵、教育、感染大家去學習這種品質精神,另一方面利用名人的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來提高圖書館的知名度,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
4.2.3 助力深化沂蒙文化內涵
山東臨沂是沂蒙文化的發祥地,這里聚集了眾多沂蒙作家的優秀作品。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作為臨沂籍名人,他捐贈的資源對于豐富沂蒙文化研究領域成果、積累和再創造沂蒙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4.2.4 推動地方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
地方高校圖書館在傳承地方歷史、推動區域文化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圖書館作為區域文化領域的重要環節,應當順應區域文化發展的趨勢,突出地方特色。“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借助于名人效應,能夠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推動圖書館的前進。
“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贈書珍藏館”的設立,不僅承載了愛國學者徐廣存博士的家鄉情懷,使其捐贈的資源發揮出更大的功效,也為地方高校圖書館建設名人珍藏館、建設閱讀推廣人文空間探索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成為推動地方文化發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