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帆
一、關于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育教學概述
陶瓷是我們人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材料,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曾記載我國傳統制瓷工藝中有“七十二道方成器”的說法,由此可見,其制作過程涉及的工序非常復雜,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影響作品最后的成敗。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不斷進步,經過材料的提煉精選、工藝技術和燒成手段的進步和完善逐步筑成了傳統陶瓷藝術的基本框架。將傳統陶瓷藝術的工藝特征和當今時代具有的人性思想有機結合,也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陶藝”的新概念。“陶藝”這個詞是現代的語匯,是現代人以嶄新的視角來發掘陶瓷材料,根據一定的成型手段來表達自我認知或情感的陶瓷藝術作品創作。那么“現代陶藝”則是藝術家對現代文化社會的意識反映,其具有獨創性和藝術性。現代陶藝不同于普通陶瓷產品具有一定的標準化和定式,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精神內涵,重在表達個人的思想。
至于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學,早在1901年英國人查爾斯·佛格斯賓斯就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建立阿佛雷德陶瓷學院,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學課程計劃。而我國的現代陶藝教育則是于1940年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院開設的陶瓷科開始的。隨之10多年后陶藝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刻,我國陸續創立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和景德鎮陶瓷學院兩大院校。1990年后現代陶瓷藝術領域的急速蔓延,推動了專業教學的改善和現代陶藝理論的研究,擴展了現代陶藝的創作畛域,豐富和增補了現代陶瓷藝術的表現手法,對現代陶藝的進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效力,也推進了高校現代陶藝教育步入了一個嶄新的藝術教育階段。
二、創新創業教育時代要求下的陶藝課程教學
隨著現代陶藝的不斷發展,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時代要求,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學理應要隨著現代陶藝發展的要求進行積極的創新探索,與此同時還需要思慮到社會對于人才供給的培養,有針對性地來提升陶藝教育教學。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就指出:應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與專業教育及實踐教學脫節等問題,通過整合現有學生創新實踐資源,豐富創新教育內涵,從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理念重在創新,而我國的現代陶藝課程教學同樣需要進行創新改革,尤其是在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時代的背景下。因此我國現代陶藝課程教學必須正視現代陶藝教學模式的變更,以側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教學目標來進行優化和創新,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陶藝人才。
三、高校現代陶藝教學形式的思索變更體系
雖然我國的高校現代陶藝教育發展數十年,但在課程教學模式上還處在探索階段,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就目前的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學模式來看,主要有以下問題:①教學形式單一,不能與時俱進;②過于追求技術性教學方法,對學生創作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③課堂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不能接軌,學生就業艱巨。因此本文通過幾個要點,對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學模式變更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1.現代陶藝教學模式的創新變更
近些年,我國高校教育教學變更的強度越來越大,條件及標準也漸漸升高,就現代陶藝教學模式特性來說,動手操作實踐無疑是教學的核心。學生只有不斷的提高操作實踐能力,把抽象的設計理念通過實踐變為具體的實物,才能創作出高質量的陶藝作品,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陶藝課程變更發展的重要方向。首先,現代陶藝課程要建立體驗式教學模式。陶藝課程教學有著極強的實踐操作性,高校需要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平臺,因此打造專門的陶藝工作室和各種滿足制作工序所需要的設施,讓學生有實踐操作的體驗和創作的空間。其次,積極開發運用多元化實踐教學手段。高校教師除了要加強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外,陶藝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還要做出結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創業教學的改變。避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并根據本土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因地制宜地做以改變。積極探尋不同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研究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思維和持續學習的能力。在現代陶藝教學教育上,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創業比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有目的的實踐創作。通過校企合作方式,讓學生參與相關的項目,與社會接軌,并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學習創新方法。
2.鞏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學體制
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學內容不能只追求傳統的陶藝工藝制作,陶藝教師在陶藝課程教學中引導開發學生固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應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教學重點,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開拓創新思路,激發學生要從“所習不同,所務各異”的思維視角來進行陶藝作品的始創性,既要看重傳統和傳承藝術,亦要做到大膽創新、彰顯個性。這樣才能夠為我國現代陶藝領域培養出優秀的陶藝人才,有助于推動產業化、藝術化和社會化全方位的發展,對國際市場競爭力,復興我國陶瓷大國的榮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高校陶藝教師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創新型教師,樹立創新思維觀念,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成為一名學識淵博、思路敏捷、讓人敬重的創新型教師,進而用自己創新型教師的形象來感染學生。在課程教學實踐中善于挖掘學生創新思維的突出點;其次,高校陶藝教師對學生要擅長引導式的教學手段,在學生掌握多種基本制作成型技法后,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不同形式、不同材質的方式來進行陶藝創作,由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式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實現自我創作能力的興趣,開拓創新思維,做到與時俱進,完成現代陶藝教學和創新教育相結合。再者,如果陶藝創作只僅僅局限于技藝的教育是很難有突破性的創作,除了需要掌握扎實的基本技藝和創新創作能力外,還需要洞悉社會需求和了解時代潮流的能力,因此,我們還要強化學生人文學科方面的教育,增強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育,有意于引發學生創新陶藝創作的靈感。
3.加強培養學生創業就業能力
現代陶藝的發展繼承了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積淀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工序復雜的制作技藝。因此高校現代陶藝課程的開設,能夠讓學生在具有高強度的專業化教育下,極大程度上培養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和專業技能,并且為我國的陶瓷藝術領域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人才的培養需要相應的崗位來進行就業,然而就業的局限性加大了就業困難。因此培養學生創業就業能力迫在眉睫。
如何來培養學生創業就業能力?高校現代陶藝教育與普通中小學陶藝本質教育不同,它需要為社會培養專門的技術勞動能人。然而針對陶藝專業的社會崗位并不是特別普及,以至于很多大學生畢業進入社會,沒有足夠的崗位來就業。因此,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背景下,鼓勵大學生自立創業能夠有效地解決畢業工作困難的問題。高校作為綜合性人才教育的儲備地,理當擔任著“眾創”的重責。高校應該從宏觀上,通過一些措施來加速推進創業教育的轉型與發展,培養更多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創業型人才。首先,高校理應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意識,增加宣講活動;加強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術創新才能的造就;加強創業引導,扶助學生制定創業計劃,并致力于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認識,讓其成為引領時代的創業人才。
那么從具體教學方面:第一,高校陶藝課程的教學,可以與市場進行緊密結合,組織學生市場調研,將市場上所收集的各類信息反映到陶藝課程教學中,讓學生主動熟悉市場的動向;高校還可以成立陶藝作品展示區域,將學生的優秀作品推向消費市場,在得到市場認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根據市場要求,選擇自身研究方向,陶藝課程教學也可以緊隨市場要求調整教學目標,使教學課程得以進一步改善。第二,高校陶藝課程可以開設教學實踐平臺,建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讓學生走進企業單位,提升自身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就業素質,鍛煉學生創業能力;這樣一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去探詢社會需求、認識市場行情與動向,為日后自主創業打下前期基礎。第三,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陶藝課程教學的目的,是要為社會培養具有實際生存能力的專業陶藝人才,然而學生在校學習有限,能夠非常的熟練掌握陶藝工藝制作流程的學生很少。因此高校陶藝課程教學應該與地方行業文化相結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可以親身經歷生產全過程,融入行業,提供直接生產操作的時機,培育學生職業素養。
結語
高校現代陶藝課程教學的思索與改革是一件非常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它的執行務必樹立在科學有理、嚴謹細致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教育重點,學以致用地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技能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高校現代陶藝課程需注重教學實踐,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為前提開拓多種實踐教學方式,拒絕“灌輸式”教學,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的先進創新思維在企業中能夠得到發展與運用,將學校所學專業理論與企業實踐結合起來,打下穩固根基,為日后成為一名卓越的陶藝職業者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