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發展時間較短,經驗積累少,人才培養模式基本沿襲本科院校的模式,近年來實踐能力的培養逐步被重視,但實踐教學的途徑較為單一,通常為安排一定的實訓課程,而實訓內容相對簡單,不能有效的提升崗位能力。目前高職院校建立藝術設計工作室的院校不多,工作室中培養創新創意創業人才的方法和途徑的思考更少。本文將著重在高職院校建立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素質的方法和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藝術設計工作室;創新創意創業素質;方法和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234-01
一、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素質的前提條件
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前提是學生要成為這一專業的行家,對專業的屬性非常的了解,要具備一定的藝術設計水平與審美,因此應加強高職學生設計的基本能力、藝術設計創造與實踐的能力,提高設計者自身綜合素質——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加深對設計概念——美、節奏、均衡、韻律等的理解。不論是平面設計還是立體設計,學生首先要掌握的是對所設計對象的理解及對設計對象相關的背景文化、地理、歷史、人文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具備現代藝術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藝術設計相關工作的職業道德修養,并運用專業知識實際操作的能力。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素質的方法和途徑
(一)工匠精神的培養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需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設計者對自己作品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完美的精神理念。當今的時代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具備工匠精神,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利益不能長久。
職業院校的學生要想具有創新創業的素質必須具有腳踏實地,追求卓越,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耐心,專注,堅持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素質的內在源動力。
(二)服務意識的培養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還需加強學生服務意識的培養。
目前的畢業生多是獨生子女的一代,相對缺少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就是處于一個大的社會系統中,相互依存,相互服務,而藝術設計工作室最終就是為廣大設計客戶提供設計服務,創新創業更少不了服務意識,因此,服務意識應培養成學生的一種本能和習慣,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認識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對服務的認識,增強了服務的意識,才能更好的基于藝術設計工作室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
(三)企業真實設計案例的引入
企業真實設計案例的引入無疑是藝術設計工作室運行中提高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素質的有效手段,企業真實的設計案例能激發學生完善創業思想,樹立創業觀念,形成創業思維。
我們以藝術設計課程中常見的一門課程“VI設計”為例,如果僅僅是作為一門課模擬為某公司或某品牌進行VI設計,學生也能按設計要求完成設計任務,但在真實的企業案例項目中,能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創新創意思維被更大程度上的調動。加之教師對設計案例進行分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真實的企業案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展開互動探討發現創新點,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解創新的理念,激發創作靈感,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了解創新創業的知識,探討相關問題,發現客觀規律,學生通過跟進整個的企業案例也為今后學生的創業埋下了一顆種子。工作室通過企業案例的實踐方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培養了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
(四)公益設計一主題開發設計
藝術設計工作室在增強與企業聯系,加強實踐鍛煉,增強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立德樹人的培養,立足我國經濟振興,扎根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創意打造自主品牌的文化設計產品,弘揚地方文化,進行公益設計,鍛煉學生的創意創新能力,為祖國的發展推波助力。
參考文獻:
[1]鄔烈炎.設計教育研究[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秦蔚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工作室運作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孟亞靜(1981-),女,遼寧沈陽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